第一百九十三章 发现(1 / 2)

 邱楚机一时怅然,感叹的回道:“以我师重阳真人所传全甄修炼之法,认为自心真性本来无欠无余,只因被妄念遮蔽迷乱而不能自觉。若要制服妄念,则可直接从炼心方面入手,炼尽妄念,仅存正念,久而久之正念亦除,达到于一念不生处体证真性,直到超出生死。此种修行得道之法,乃是把成仙证道之根据,建立在人心所具有的“真性”上,超出生死或长生成仙之道,唯在自心中体认真性。

按此修炼,则我辈只要在道心上下功夫,于一念不生处体证真性,便可于一念间顿悟,乃至超出生死,得道成仙,此是为唯重修心见性,以期超脱生死,得证大道之法也。

然,我于陇州独自苦修十年,逐渐感到仅仅单纯地以心制念,难度甚大,内修心性尚且不足以得证大道,却是还需外修功行,即应在尘世中锤炼,在锤炼中积累功行,要为民做事,要寻访名士虚心请教,要融汇儒释道三家经典于一身,要看透世间诸般现象,直到功行圆满,如此之下,内修心性、外修功行,存无为而行有为,两者并重,方能在有朝一日法天象地,得证无上之大道也。”

内修心性,外修功行?就是出世与入世的结合么?或许是吧,倒是有一定的道理,帖木真心中了然一笑,继而郑重起身,向邱楚机抚胸行了一礼,真诚道:“道长所言玄妙,我虽一时间无法尽数参透,但听您今日论道,还是令我受益匪浅,铁利在此谢过道长了。”

“姑且言之,姑且听之,铁施主自塞外而来,却有耐心提出诸般道家之问,又能安坐于此,不烦不燥,听完贫道的一番妄言,足见施主您是一个勤于思索之人。所谓大道至简,又安知多年以后,施主不会先于贫道而得证自己的道呢?”

帖木真听后哈哈一笑,举茶相敬道:“那我就多谢道长吉言,但愿多年以后,你我各自都能得证自己的道吧!”

“师叔与铁施主今日论道,亦是令我受益颇多呐,谢过师叔,谢过铁施主。”在全程听完二人论道之后,一旁的萧元符赞叹了一声,继而举茶以对,相谢道。

接下来,邱楚机又向帖木真问了许多塞外的风土人情,帖木真又向邱楚机请教了诸多健康之道等等,就不一一细说了。

.......

而就在帖木真与邱楚机二人论道的同时,豁儿赤、博儿术、木华黎、忽必来四人,并及五个跟着他们的牵拢官一起,由青年道士赵智林带着,正在玄真观中继续游览呢。在众人向东游览时,豁儿赤走在最前面,他正缠着赵智林问东问西,一旁的牵拢官费劲的把他的话翻译给赵智林知道,而其余的人,忽必来、博儿术只是饶有兴趣的四处观瞧,并未有太多的言语,而那剩下的几个牵拢官,则对道观内的景色毫无兴趣,他们只是在操着粗话,笑骂着互相聊天而已。

至于木华黎,则沉默的跟在了最后,他习惯性的目光扫视着左右,但在沿着道路行走时,突然间,在他脚边不远堆积的一小堆枯黄的银杏叶,吸引了他的目光,以他敏锐犀利的双眼,一眼便看到了,在那堆可能是还未来得及清扫的枯黄树叶里,夹杂着一抹小小的黑色残片,它被黄叶覆盖着,若不是仔细注意脚下去看,绝不会发现它的存在。

但木华黎的双目何其明亮,对于这一抹黑色的残片,他几乎一眼就认出了那是什么,这黑色残片突兀的出现在了一座道观之中,令他的心中猛地一紧,随即,他见众人各自在前没有注意到他,他便假装随意的矮身,趁拍打皮靴上的土尘之机,不动声色的将那夹杂在黄叶中的黑色残片给抽了出来,并悄无声息的将残片握于手中,最终藏在了衣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