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航道之下(1 / 2)

 写作最难把握的是安静和寂寞的平衡:为了不受打扰,常常要逃避热闹,可一旦长时间独处,又感到痛苦。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很多人选择在咖啡馆或酒店大堂写作——身处其中,置身事外。

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小女孩,她的一个女同学兼小伙伴老踪着她,离不开她似的。对此她评论和感慨道,有的人需要朋友,有的人不需要朋友。

有人“特别怕一个人吃饭”,有人除了跟特定人之外,都是一个人吃饭;有的人以人际关系的“网”为依靠,有的人以之为是束缚;有的人不惜哗众取宠来吸引眼球,有的人觉得“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有的人需要在“众乐”时“发电”,有的人需要在“独乐”时“充电”。

我想我大抵都偏向于后者;所以,我觉得自己不用去什么咖啡馆或酒店大堂——我的有限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

为了闭关写东西,我去了通州。

我考虑过去怀柔或密云的山里。

后来,我从那种“在寂寥的长夜,我推敲着诗句”的自我想象、自我陶醉和自我感动中清醒过来,担心自己对独处、孤独、“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念兹在兹的向往,弄不好是叶公好龙,就放弃了。

我的担心是对的。

我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我后来意识到,我要的是“大隐隐于市”,出门就是滚滚红尘;要的是“心远地自偏”,不是真想去一个荒凉偏僻的所在。

而且,我不是喜欢“无人问津”,我是不喜欢“有人左右情绪”。

新的市政府快启用了,位置相当于副中心的副中心。从地图上看,风水不错,南面是大运河bj段最“横平竖直”的一箍节儿——小时候走亲戚时去那儿玩过。

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斜阳散射,金光洒满微波荡漾的水面和荒草丛生的堤岸。沿河西望,一片灿烂辉煌。我依稀记得,我应该是发呆了,恍惚了,乃至有些忘我了。

我这儿属于通州城区,在首都机场的某几条到港航道底下。

就听觉来说,不注意时,飞机过去就过去了;注意到时,轰隆隆的,属实聒噪。就视觉来说,飞机的加入使蓝天、白云的构图更加平衡,画龙点睛般生动起来。

通州还有个特点:地铁在闹市区的架桥上跑。夜色朦胧的时候,一列火车拖着光影,轰隆隆驶过;恍惚间,有那么点置身巴黎左岸或纽约布鲁克林的感觉。

我必须承认,起码在写作这件事上,我不是时间管理大师。

我需要大块的时间,至少要以天为单位来安排,上下午都不踏实,无论小时。因为要酝酿情绪,进入状态,而且写作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可能,劳心的时候,时间过得快,劳力的时候,时间过得慢吧),太短了不够用。

另外,就是不要有打扰;不然,耽误的时间不算,再重新进入状态恐怕又要费一番功夫。

这么说吧,凡是耽误我坐到电脑前的事,和需要我从电脑前离开的事,都碍事儿。

吃饭就是其中一个最耗时间、最打扰状态的事情。如厕也算,好在时间短;不过,也有人用尿不湿的。睡觉是休息,另当别论。

我常常想,如果发明一种食丸(仿药丸取名)就好了,浓缩的,含人体所需的热量、维生素、矿物质等。

忙的时候,每次视个人的用法用量吃几粒,完事。

想品尝美食,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可以吃大餐,色香味意形,川鲁粤淮扬。

就像解决生理需求,可以搓粉抟朱,也可以单手自摸。

有人说,打开燃油汽车的发动机盖,就知道这是一项终将被淘汰的技术。因为,为了获得那点动能,弄得太复杂了。

如果把人的五脏六腑扫描一下,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觉?而且,人还不是燃油车,简直是蒸汽机车。不过,有一个好处,不挑剔“燃料”,吃香喝辣或吃糠咽菜,都行。

当然,人体跟机器不一样,极其复杂、精密;而且,还有七情六欲的。

我不胖,也不是很瘦,但一不小心就会更瘦一些。除了不贪吃和健身外,我怀疑,情绪低落和思虑过深也消耗能量。

我怕如果经常吃不好或饮食不规律,影响了身体,毕竟身体是本钱。在外面吃或点外卖怕不卫生、不健康,自己做效果不好还更耽误时间。想来想去,应该找个家政钟点工,起码每天做顿午饭。

上网找了几家正规的家政公司,还是要有组织有纪律,能反馈能评价的。

网站上有详细的个人信息,照片、年龄、籍贯、学历以及工作经历;还有介绍,比如,擅长家常菜和各类面食,爱干净讲卫生,性格温柔随和,等等。有的还是本科学历,二十几岁,不知道什么情况。

浏览了几十个人之后,选了几个;打电话了解后,有了意向,又到店里见了面。

这位姐姐叫沈雪,“80后”,看起来跟实际年龄完全相符,一天也不差;她五官端正,中等身高,体型匀称;她是河北人,普通话很标准,听不出口音。

试工的第一天,大概上午十点半的时候,沈雪通过微信问我,中午准备吃什么,家里有什么菜,需不需要买什么菜。我告诉她暂时不用买。

她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到了。进门后先换上了自带的新拖鞋,接着换上了厨师一样的白色上衣,还戴上了一顶一次性无纺布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