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2 / 2)

林海蹙眉道:“他家里那个妹妹,选秀未中,至今未许人家,我听说她家里一应事务,都是她在打理。那人有这样心机手段,靖儿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嫁过去又是要分管家大权的,两人岂能和睦”</p>

方姨娘讶然道:“我瞧宝姑娘是个极好的,为人和气,和我们姑娘也要好,老爷怎么担心起她来了”</p>

林海道:“正是她们两个要好,我才更担心呢。靖儿生性要强,我看那薛家丫头也是面上和善,心内却有计较的,两人处得来还罢,万一处不来,那边只一个寡妇,我这一个大男人,也不好和她说话,且那薛丫头又是玉儿的好友,到时调解起来,更要为难了。”</p>

方姨娘听了倒不以为然,只是她一贯是听林海的话的,便丢过不提,继续准备黛玉的嫁妆不表。</p>

宝玉这次名次虽不高不低,到底也是中了,当日贾府就派人报给了林海林海其实也已派人盯着榜单,一出名次,便已知晓,却故意装作不知,要等贾府来报,以显他林家的矜持贵重这边原本备下了两种嫁妆,见宝玉高中,少不得要再添加些关系学问文章的物件,那几个教养嬷嬷便催着黛玉再做几样恭贺之物来添喜,黛玉夜里必是要思念宝钗,顺便吟些相思之词的,哪有时间做这些活计那几个嬷嬷又管得严,虽有紫鹃趁嬷嬷不在偷偷替她做了几样,到底也熬夜在灯下缝了两晚,却只得了一个鸳鸯锦帕,恨得直骂宝玉道:“这瘟生早知就不叫他去考这劳什子了,横竖出钱给他买个虚衔就完事。”</p>

紫鹃道:“姑娘且熬这几日,等过去了,便好了。”</p>

黛玉哼了一声,草草收线,算是完成一样,此时早已是困得受不住,一倒床上就沉沉睡去,梦中尚不安稳口内只是唤着“宝钗”。</p>

紫鹃恐她熬出病来,且也有许久不知宝钗消息,次日便寻空回家,才走出角门,就见莺儿喜道:“我在这等了有半个月了,可算寻到姐姐了”</p>

紫鹃忙扯她到一旁,莺儿手中抱着一个包袱,交给紫鹃道:“我们姑娘说,林姑父家教严谨,许多东西,恐怕不许丫鬟们代劳,她就先替林姑娘做了些活,姐姐看看可是一次带进去,还是分几次”</p>

紫鹃打开一看,见里面都是些“前程锦绣”“妙笔生花”之类的绣品,估量着道:“如今府里管得严,大约要分几次,不过不打紧,这几天我们进出都繁,不至惹人注意。”</p>

莺儿道:“那就好。”又问紫鹃:“林姑娘可有什么带给我们姑娘的”</p>

紫鹃道:“又积了几张诗了,还有个什么赋,都在我怀里呢。”就拿出来给莺儿,两人再叙了些钗、黛之近况,便各自去了。</p>

宝钗心甚细致,特地仿着黛玉送她的荷包做的东西,每一针何处,每一线又在何处收尾,皆与黛玉素日习惯相符,唯恐叫人看出不是黛玉本人所做,黛玉见了,越发感念心意,每日摩挲抚慰宝钗所赠之物,却舍不得拿出去给嬷嬷们交差,还是紫鹃千般劝解,说日后嫁了宝玉,也依旧可以拿回这些东西,才依依不舍地交出去,到底自己留了条汗巾子,夜里悄悄系在自己腰上,紫鹃见了,只是叹息。</p>

这边紧赶慢赶,终于赶在五月之时礼成,及至回门之后,宝钗便催着薛姨妈,打着看望王夫人的幌子,又在贾府“借住”起来。</p>

、第135章</p>

宝钗再见黛玉,是在秋爽斋中,黛玉倒还算精神,还作着新妇打扮,一身上下都是艳红的颜色不是从前小姑娘时候那般活泼俏丽的红色衣裙,而是满带着侯府富贵气势的大家宗妇妆扮,朱红正色配着满头珠翠,端的是艳光四射,神采照人。</p>

黛玉早便知道宝钗今日要进贾府,却故意不在正堂待着,带着紫鹃四处闲逛,她虽是新嫁,却是熟人,走门串户,十分方便,与妯娌姐妹们说了一会子话,掐着时间,算着探春那里将要开席招待宝钗,方招招摇摇走过去,一进门,便见宝钗穿着一身湖蓝色轻薄裙衫,立在那里同探春几个说话。</p>

黛玉忽然就眼睛一热,立住定了定神,才含笑开口道:“我来迟了,宝姐姐恕罪。”</p>

宝钗面上虽与探春说话,心内却时刻留神门口,莺儿亦站在门外替她张望,远远见到黛玉,就先轻咳一声,宝钗立时抬头,入目却先只见到紫鹃王夫人本来想叫紫鹃留在府中,待黛玉嫁进来了,再拨过去,贾母却虑及林家人口不丰,索性将紫鹃家里一房全拨给黛玉,再陪送进来,因此紫鹃倒算是黛玉的陪房了紫鹃之后,方见黛玉伫立在外,四目相对,宝钗的眼睛便也是一红,怕叫人看出来,马上扯起嘴角笑道:“林妹妹来了,如今我们可该叫你宝二奶奶了。”</p>

黛玉笑道:“什么奶奶不奶奶的,自家姐妹,难道还要分个你我么”径直入内,探春等皆起身相迎,让她坐在主座,探春、宝钗各坐一侧相陪。</p>

两人既要避嫌,席上倒不大说话,只是彼此之间偶尔拿眼一睃,瞥见对方面容,便觉之前无限相思,都已值得。</p>

席上备酒,酒过三巡,探春便说要行令。宝钗一心只是想与黛玉厮见,含含糊糊道:“我有些不胜了,想先回去坐一坐。”</p>

要与诸人告辞,众人因她才进来,便不强求,只随意又劝几杯酒,各自散了。宝钗从侧门出去,站在那花径里散了一会,其时花草正妍,各自争芳,宝钗却无心看景,只踮着脚不住往那头看,一见紫鹃的影子,便从枝头上摘下一朵花,揉成一团,向那头一扔,紫鹃转头一看,见了宝钗,便是一喜,又对那一头招手,黛玉便做贼似的从那头一探、一看,提着裙子飞快地过来,一头扎进宝钗怀中。</p>

宝钗不防她竟如此主动,吓得缩着手,试探着地唤道:“黛儿”听到怀中人儿低低的啜泣之声,又急忙拍着她的背不住抚慰,又半是调笑地道:“这是怎么了一见面就哭,倒像是不想见我似的。”</p>

黛玉嘟囔着说了句什么,宝钗没听清,两手微微将她推起一点,略略屈膝,耳朵附在她嘴边道:“什么”</p>

黛玉就抽抽搭搭道:“我并不是不想见你。”</p>

宝钗以手指勾去她脸上的泪,抚着她的肩膀笑道:“不是不想见我,那是什么我怎么不明白呢”</p>

黛玉带着泪横她一眼,虽未回答,那眉眼中缠绵情意,却早已不言自明,宝钗知道黛玉断不肯先说思念的话,得此一句,已是破天荒了,因含笑凑在黛玉耳边说:“我可想你得紧。”</p>

黛玉方破涕为笑,轻轻道:“我也想你。”媚眼横波,竟带出几分新嫁娘的风情来,宝钗被这眼神一看,那心儿就扑通扑通地迅速跳起来,紧紧搂住黛玉,恨不能将她与自己压成一个人才好。</p>

黛玉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眼泪不住地流,嘴角却犹自带笑,也抱紧宝钗,两人相拥好一会才分开,各自叙话,又问她:“立规矩可累么”</p>

黛玉道:“老太太心疼我,不叫我在那里伺候,太太也不大叫我,倒是清闲。”想起一事,眼光渐渐转向脚下,看着自己两脚尖合在一处,又各自分开,方踟蹰道:“有件事要说与你知道这几个晚上都是袭人值夜,我同宝玉睡在一张床上,不过我们什么也没有做,你放心。”</p>

宝钗笑道:“我信你,你不必这么急着说与我听。”</p>

黛玉道:“那日太太悄悄向婆子们要元帕,幸喜你事先和我说过,我叫宝玉戳了几滴血在上面,不知是不是多了。”</p>

宝钗道:“不多,不多,若激烈时,许多也出得。”</p>

黛玉拿眼把她一扫,心内微觉不悦,宝钗还未察觉,只拉着她手细细叙述离情,又叫紫鹃看着,两个到那屋檐下对着你侬我侬一番,惹得黛玉两颊红扑扑地热起来,才恋恋不舍地分开,黛玉向外,宝钗向内,各自走了几步,又都一回头,黛玉轻声道:“老太太前儿高兴,多喝了几杯酒,现下不大自在呢,我去老太太那待一会,晚饭时候找你。”</p>

宝钗一笑道:“我等你。”说完这话,还不就走,黛玉却也还不肯回头,只是看她,宝钗催道:“你快去罢,晚上早点来就是。”</p>

黛玉嗯了一声,还流连不去,宝钗见状,一跺脚,自己飞快地走得远了,再住脚回头,黛玉已经到前面去了,宝钗方太息一声,无精打采地回了蘅芜苑。</p>

苑中一切如常,只是摆设又换了一些,较之宝钗所设,越加质朴,宝钗知道贾府入不敷出,秀眉微蹙,思量着待会见了黛玉,要提醒她多长个心眼,别用嫁妆填补这些亏空,转念一想,自己又不缺钱财,日后养着黛玉也够了,没得和她说了这些,叫她于诸般烦忧之外,再添一心事,因此就放下不提。</p>

然而宝钗从午后等到傍晚,至傍晚又等到人定,还不见黛玉回来,打发人去问,只说是老太太忽然有些不好。</p>

宝钗讶然道:“其他姑娘们也都去了么”</p>

报信的道:“都去了。”</p>

宝钗微感不祥,将自己的丫头通通打发出去探听消息,这一晚园中并未落锁,宝钗在堂屋中坐立不安,直等到三更时分,才听前院倏然喧闹起来,片刻之后,莺儿同贾府的几个婆子慌慌张张过来,报道:“老太太去了。”</p>

宝钗虽已猜到端由,仍不免一颤,急忙问道:“黛玉呢”贾母于诸孙中唯与黛玉、宝玉亲厚,黛玉待这外祖母也是依恋,这会儿只怕已经要哭成泪人了吧,又想起丧事最是磨人,黛玉这身子骨,恐怕熬得艰难,心中难免焦急,出口的话里也带着急促。</p>

莺儿知她心意,忙回道:“这会儿已经去跪灵了,宝二奶奶咳,林姑娘晚上没用东西,我想厨房这会儿未必顾得上她,咱们这倒有几盒现成的点心,不如姑娘袖上几个,给林姑娘稍稍垫一垫。”</p>

宝钗听说,一径叫人快去带的南点拿来,选了几个扎实软糯的装了,匆匆到了前头,少不得也洒几滴眼泪,感伤贾母之逝,又趁人不备,挨到黛玉身边,扯扯她的袖子。</p>

黛玉早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忽见宝钗过来,不觉就要往她身上一靠,宝钗慌忙拉住她,顺手将装着点心的油纸包塞进她袖子里,对她使个眼色,黛玉立时明白她的意思,哭得越发厉害,脸色发白、嘴唇发紫,软软地就往宝钗身上倒,吓得宝钗一把抱住她,同紫鹃两个把她给扶到边上,丫鬟婆子们忙不迭地灌水打扇掐人中,才见黛玉悠悠醒转,眼还未睁,泪水已经如连珠般落下。</p>

、第136章</p>

贾母既逝,举家戴孝,贾琏、宝玉乃是</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