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1 / 2)

 你的性子,不是个甘于示弱之人,你若进来,又将她置于何地”</p>

张靖盯着她道:“你你家那香菱不过是个丫鬟,你竟将她看得这样重”</p>

宝钗冷笑道:“她本来也是仕宦人家的女儿,与你并无二致,你凭什么觉得她就比你低人一等”</p>

张靖给她噎得说不出话来,只好拿眼看薛蟠道:“薛大哥,你怎么说”</p>

薛蟠在妹妹与挚友之间,两头为难,看看宝钗,又看看张靖,翻来覆去想了许久,方踟蹰着对宝钗道:“妹妹,我觉得她挺好的,我与她相处这些时候,知道她的人品,她不会欺负香菱的”见宝钗歪着头盯着自己直看,声音就渐渐小下去,张靖眼中渐渐泛起泪水,小声道:“薛大哥,可否容我和姐姐说句话”</p>

薛蟠看宝钗,宝钗点点头,薛蟠便出去,临出门时,还回头看了张靖一眼,道:“阿靖,你不要哭,哭了对身子不好。【】”</p>

他一说,张靖的眼泪就掉得越发勤了,宝钗甩了一条手帕给她,她拿手帕将眼泪都擦干净,站直身子,咬着唇道:“薛姑娘自己是情海中飘荡的人,为何不但不体谅旁人求而不得的苦楚,反而处处为难于我呢”</p>

宝钗面色不变,淡淡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p>

张靖闭了闭眼,道:“林姑娘和你的事,旁人看不出,我却看得出,你对她,她对你,与我对你哥哥之间,都是一样的。”</p>

宝钗猛然转头,冷笑道:“方才你还说不会拿那件事威胁我们,原来是因为你已经打定主意,要单靠这件事逼我就范了么”</p>

张靖苦笑道:“你放心,我既不会说那件事,也不说这件事,我特地要对你说这些话,只不过是因为你们两的情事,迟早有一日是会败露的,到时会有什么后果,你们想过么”</p>

宝钗冷冷道:“不劳你费心。”</p>

张靖道:“的确不劳我费心,我不过白提醒你一句。无论如何,薛大哥终究是有恩于我,他娶我也罢,不娶我也罢,我总是不能就这么看着他伤心的,我言尽于此,你若再不肯帮忙,我也没别的法子,只能继续装作男子,端看什么时候被人认出来罢了。”转身要走,宝钗又叫住她道:“你回来。”</p>

张靖便住了脚看她。</p>

宝钗道:“你是从什么时候看破我和黛儿的”</p>

张靖道:“记得我们头一次见面么我以为你是薛大哥的咳,好友,对你不大客气,林姑娘先开始和我生气,后来却又和你生气了,你记得么”</p>

宝钗点点头,张靖道:“那时我就觉得不大对劲若只是寻常闺中好友,生我的气也就罢了,为何要气你呢后来我明白了,是因为我侥幸生得还算齐整,而林姑娘见不得你和生得不错的少年郎说话正如我见不得薛大哥同其他女人说话一样。”</p>

宝钗挑眉道:“你从那时候就已经知道了”</p>

张靖点头道:“情之一字,无论男女,或是其他,总是一样的,有情之人,对情人之事,总是比别人要更敏锐些,所以别人看不懂,我看得懂。”</p>

宝钗道:“你明明可以拿这事来威胁我,何必一定要费心折腾出这许多事情呢”</p>

张靖苦笑道:“我早就说过,我为薛大哥做的这些,并不是要以此来威胁你们,当然,我也不是全无私心,但是我的私心,就是希望替薛大哥做的这些,可以令他明白我的诚意,你明白么”</p>

宝钗缓缓地点了点头。</p>

张靖便对她一拱手道:“如此,告辞。”来时满怀希望,兴致高昂,去时却无精打采,意兴阑珊。</p>

宝钗一直盯着她的背影,直到她快要走出门外,才叫住她道:“我我替你设法在母亲跟前说说,不能保证一定成。”</p>

张靖站在当地,好一会才明白宝钗的意思,猛然回头,对着宝钗深深一揖。</p>

、第134章</p>

张靖既得了宝钗的允诺,当晚回去,便向人道:“林伯父睡了么我有事要向他说。”</p>

林海恰巧在书房看书,听人通报,以为张靖落榜,心里不舒服,便唤她过来,温言道:“文章之事,向来难说,你此次未中,下次再考也是一样。不必灰心。我当年也是考了许多年,又有祖、父遗荫,才侥幸得重。”又道:“我已经写好名帖,明日就去学政府上替你问问,看你此次究竟是有何不足,下回好能改进。”</p>

张靖道:“不必劳烦林姑父,此次我根本就没有去考。”</p>

林海惊道:“你没有去考为什么”</p>

张靖可以坦然面对宝钗,见了林海,却不免赧然,低头道:“小侄妾身,咳,我我是女的。”</p>

林海那一张脸便僵住了:“女的”</p>

张靖吐吐舌头,道:“父亲临终,怕远房族亲图谋我的家财,就叫我暂时女扮男装,本来叫我在林伯父家安置下,就和伯父说明真相的,然而我因着些私心,拖到现在才说。”</p>

林海定了定神,道:“贤侄,这话可不能乱说。”</p>

张靖红着脸道:“伯父若当真不信,就叫个丫鬟来验一验也使得。”</p>

林海盯着她看了半晌,果然唤来一个婆子,叫她替张靖看一看。那婆子一板一眼地将张靖全身看了一遍,向林海道:“回老爷,果然是个姑娘,老奴从上到下亲眼见了的。”</p>

张靖本来脸上微红,忽然听见这一句,那脸顿时红如赤霞一般,捏着衣角不语。</p>

林海见此,亦无可奈何,就打发她道:“你是女儿身,那便不好住在外院,已是晚上,也不好收拾地方,你就先同你林姐姐挤一挤罢。”</p>

张靖道:“林伯父不怪我”</p>

林海捋须一叹,道:“你父亲心思缜密,此事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我怎么会怪你只是你该早些和我说,我也不至于让你一个女孩儿家与薛蟠那厮混在一处,白白坏了名声。幸喜你们进京时日短,又不曾外出交游,此事应当可以隐瞒,我再替你寻个外官之子,你成亲以后,随他出京,这事就烟消云散罢。”</p>

张靖见他考虑周详,感动之余,又一礼道:“林伯父,小侄侄女还有一事相告。”</p>

林海道:“你说。”</p>

张靖道:“我与薛大哥朝夕相处,已经互许终身了。”</p>

林海勃然变色道:“胡闹”他这几年冷眼看下来,薛蟠心性品行,只算中上,文才实在不彰,以张靖的人品,再有他林海作保,嫁个翰林之子都有可能,配给薛蟠,实在委屈了。</p>

张靖不慌不忙道:“林伯父不要急,听我一言。”</p>

林海喝道:“你父亲将你托给了我,你的婚事便也由我做主。凭你怎么说,我是不会许的,再说薛蟠的母亲尚在,只怕她也不肯应许此事。”</p>

张靖还要再说,林海却不比宝钗,再不肯耐心听她说话,叫来两个婆子,把张靖半扶半劝地拖进内院去了。</p>

当日贾母身子不好,因此贾府催着要让宝玉与黛玉早日完婚,林海心内也想女儿早些嫁人,好趁着自己身子还硬朗时候多看顾女婿些,两家一拍即合,婚期定得甚急,林海固然怀着慈父嫁女之心,每日长吁短叹,晚睡早起,方姨娘却也操持婚事,晚上不得早歇,林海便径直入内与方姨娘说了张靖之事,听得她瞠目结舌,半张着口道:“若真如此,我倒觉得靖哥儿,靖姐儿还是要嫁给蟠哥儿才好,毕竟他两个镇日都在一处,情分既深,那名声上也早都在一处了。”</p>

林海道:“我方才又叫了婆子问,她守宫砂还在,无碍的,再说找个不在京的人,也无从知道这些往事。”</p>

方姨娘道:“老爷说的我不懂,然而我们庄户人家,只知一件事,纸包不住火,靖哥儿若真与蟠哥儿两情相悦,嫁了人家,哪里能不露馅的到时候夫妻不合,老爷岂不是辜负了张家老爷的好意再说我看蟠哥儿也是个好的,家境又好,母亲性子也好,也读书识字的,现今还中了秀才,是个好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