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南下高唐(1 / 2)

 话说四人击退程家三霸,知道官府即刻就来,便开始思进退,武大郎一心要武松出逃沧州找小旋风柴进避避风头,这一点花荣是不可能同意的,他可不愿意人才外流。

“武大郎所说虽有道理,奈何放下滔天人命,如若二郎一走了之,大郎恐怕要受牢狱之灾,二郎如果信得过荣三,荣三有一条万无一失的法子。”花荣知道武二郎现在对自己感动,同时在他生命中只有大郎最为重要。

“哥哥不弃,二郎愿闻其详。”武二郎其实也是没有法子,便问道。

“实不相瞒,我并非什么京东荣三,这只是小弟江湖的名号,小弟花荣,是青州府清风镇镇守,想要结交天下好汉,故而隐名,二郎切勿见怪。”花荣解释道,“这是我这位兄弟便是与我出来的白面郎君郑天寿,如若二郎不弃,可让郑天寿护送大郎到清风镇小住,一来镇守好避风头,二来镇守厨房也需人物,不知二郎意下如何。”

“哥哥瞒我好苦。”这时迁苦笑道:“但哥哥以荣三名义除暴安良,正是江湖人士所为,隐名自保,亦可理解,时迁愿随哥哥。”

“哎,也好,放在大郎在此我不放心,哥哥热血沸腾,二郎愿听哥哥意见,只恐搅扰哥哥。”武松想想便爽快地答应了。

“那好,我们即刻就起程,只是我想到高唐州去一遭,想请二郎和时迁兄弟相陪,不知两位意下如何。”花荣见武松答应,便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

“也好,我也好久没有出去走走,愿随哥哥左右,除暴安良,匡扶正义。”武松也是欢喜。

“那就这样,天寿兄弟,你就护送大郎上清风镇,我和二郎、时迁去高唐州,今年过年就不回了,你也莫要过来寻我,明年开春就回,叫嫂子和董德等人放心。”安排好了,花荣便叫郑天寿把程家三霸的马匹牵过来,带着大郎连夜往清风山方向去,自己和武松、时迁往南走,去高唐州。

三人同路,有说有笑,一心贪看那沿途风光,不知不觉便过了歇息地点,行至一座山头,只见枯树丛生,杂草乱长,武松看着这风景,笑道:“好一座凶险的山头,这是好汉居住的好去处。”

话音未落,只听得一声锣响,山头上冲下一批人马,为首的那好汉着实把三人吓了一跳,只见他狰狞鬼脸如锅底,双睛叠暴露狼唇。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胆敢说不字,上前揪脑袋。死在荒郊外,管宰不管埋。送上望乡台,永远回不来。”三人惊讶未已,只见摇旗呐喊的喽啰便大声唱喝道。

“好汉贵姓,兄弟京东荣三,路过宝地,烦请通融。”花荣也不求战,只是一味报上姓名,这是花荣此次出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网络各路英雄好汉。

那人一听是京东荣三,便吃一惊,道:“素问京东荣三仗义疏财,但是你说你是谁相信,要我这把丧门剑信我就信。”那为首的好汉说罢,便执剑冲下来,指名道姓挑战花荣。

这下激怒了身边的二郎武松:“小小山贼,敢劳哥哥出马?你这山贼头子,先来尝尝二爷棍棒的滋味。”

这好汉也不惧,挺剑便刺,武松看这汉子气势汹汹,便拿起棍棒迎将过去,不到十回合,这好汉便有几分力乏,花荣见汉子不能得胜,恐怕被武松棍棒所伤,便忽的一下从马上跳下,手执朴刀只一打,便将二人分开。

这汉子也是豪爽,见花荣出手不凡,便立刻上前作了一个大揖,道:“鲍旭刚才不信哥哥,这番准是信了。”说得众人和喽啰都笑了。

“好汉莫非是就是丧门神鲍旭。”花荣一听他报名,又看这凶横模样,便知这个可能就是枯树山的鲍旭,“敢问这就是好汉聚集的枯树山?”

“原来哥哥也知小弟名号,鲍旭有幸,想请几位哥哥同道山上相聚。”鲍旭见是荣三,又对自己如此了解,顿时豪情万丈,便想邀请他们上去。

“去就去,此地崇山峻岭,是个好地方,鲍兄如不嫌弃,今夜就在山寨歇息。”花荣毫不拒绝,便答应了。

一听花荣一句话也不含糊就答应,鲍旭很享受这种绿林豪杰被信任的感觉,尤其是是在啸聚山林的时候,尤为突出。便叫喽啰快速上山准备鸡鸭牛羊,并把好酒端将出来,准备在山上大办排场。

当夜,四人举杯邀明月。

花荣又把自己的身份和鲍旭说了一遍,并且想起当年水浒传里面李逵一邀请,鲍旭就下山,便说道:“鲍旭兄弟,此处虽然地方险恶,但是四通八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如若不弃,花荣想邀请兄弟共聚清风镇,他日时机成熟,一起翻天覆地。”

鲍旭虽然丑陋粗鲁,但是却也知道形势,如今大宋虽然民不聊生,但是大厦尚未倾倒,官兵若要剿匪,却也是易如反掌,枯树山并无天然屏障,便道:“哥哥厚爱,小弟也觉得有理,怎奈手下如此多人,全靠小弟扶持,如若小弟舍他们而去,是在不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