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夜谈心,一笑泯恩仇(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0 字 2022-05-21

“少说这些废话!”李宪赶紧摆手:“都是江湖朋友,我敬重你们全力守护身边的百姓,送几匹战马略表心意。至于今后跟我走,这话就别提了,霸王寨近万百姓比我更需要你们。这里还有一批财物,等风头过了之后,你们运回山寨购买粮食。”

正午时分,吴小琴小组简单弄了些饭食,让大家对付一餐。

李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张遇,我们从蔚州过来人生地不熟,尤其是对河南的江湖情况不甚了解,希望你们下山转转,不知是否可以办到?”

听说让自己等人出去探听情况,张遇没有丝毫犹豫就带领兄弟们策马下山。

现在青云寺没有外人,只剩下吴小琴小组十二人,再就是李宪、韦冬宁、武元春在方丈室闲坐。

武元春从萧姵的出云阁离开之后,李宪一直认为她应该到栾城寻找完颜京。本来已经下决心忘记这个人,没想到会在尉氏县附近碰到。

李宪没敢直接问出心中的疑惑,而是换了一种说法:“元春,我不想打听你的私事,但是对你突然出现在这里,我还是很好奇。”

武元春低头抚摸着横在膝上的宝剑,沉默了起码有三分钟,才悠悠地说道:“萧姵真不简单,十三岁就能够坐镇一方,而且统帅大军上前线毫无惧色。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做追魂枪的妻子。小贼,以前是我错怪你了,真是对不起。”

用“小贼”称呼李宪,一共只有两个人。

第一个是耶律余里衍,因为李宪抓了人家的胸脯。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李宪抓了,而且萧芸娘、萧晨露是见证人。

第二个就是武元春,李宪的蛤蟆功碰到了人家嘘嘘,这是神仙都无法开解的问题。

韦冬宁跟随李宪之后,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灵智已经被全部激发出来。

一听小贼这个古怪词语,韦冬宁美丽的大眼珠子,就在李宪身上转个不休。

李宪也豁出去了:“不管什么情况,那也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对得起对不起这样的话,今后不准乱说。”

武元春仿佛没有听见李宪的话,而是低声念出一副对联:“因追求而结合,一个人可比千军。为信念而牺牲,十三岁堪称万古。”

一听这两句话,李宪的眼眶都红了。

萧姵战死之后,李宪是刻骨铭心的痛。于是有感而发,随口念出了这副对联,就镌刻在萧姵的墓碑上

李宪前一世是当兵的,这一世没有读过书,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这副对联平仄格律都很别扭,却是真情实感,也是李宪悲痛心情的写照。

“我陪了萧姵半个月,仿佛重新活了一次。”武元春依旧低头看着膝上的宝剑:“那半个月时间,我脑子里只有两个字:信念。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两个字,给我心灵造成的是迷茫和震撼。”

“我每天盯着那幅画像,多么标致的一个小女孩,居然在十三岁就战死了。我不知道信念这两个字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萧姵在十三岁就能义无反顾。所以我决定出去走走,到萧姵战斗过的地方去看看。”

“没想到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死了,居然会有那么多百姓始终记得她。只要在路边随便问一个人,就马上给我讲出一大堆萧姵的故事。有人说她是蔚州圣女,有人说她是追魂枪从天上请下来的玉女。”

“我把蔚州五县都走遍了,用了三个月时间,终于明白萧姵的信念是什么。看见大街小巷的姑娘们欢笑,看到田间地头的姑娘们忙碌,看见土地庙前的姑娘们传授九章算经,我才知道萧姵根本没死!”

说到这里,武元春抬头看着李宪,已经是泪流满面:“萧姵永远活着,而且万古长存,可是我却死了。没干一件好事就死了,我真不甘心!”

李宪早就眼眶湿润,几乎是脱口而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其迷途实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萧姵死了,她死得其所。因为她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所有人应该如何活着。蔚州五县能有今天,和萧姵的牺牲是分不开的。”

“因为不甘心,所以我决定再活一次。”武元春擦干眼泪,声音大了不少:“所以我来到了河南,来到了东京汴梁城。然后又听到了李半仙的各种故事,让我更向往能够活下去。”

李宪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点点头:“我们都应该活下去,才不辜负萧姵的牺牲。”

武元春的目光越来越亮:“耶律余里衍派人刺杀你,你义无反顾去救她。我无数次和你为难,你却从来没有记恨我。我后来终于明白了,你心里有萧姵的影子。因为萧姵希望大家都好好活着,所以你也希望大家都好好活着。”

“是。”李宪眼圈又红了:“我看见那些受苦受难的姐妹,就像看见无数的萧姵站在我面前。”

武元春突然抓起宝剑挺身而起,整个人变得意气风发:“我也能够变成另一个萧姵,让更多的人知道武元春曾经活过一次!”

韦冬宁擦了擦眼睛:“元春,恭喜你能够回来,我想姐妹们都会为你高兴,为你自豪的。可是,你没说为何要来这里呢?”

李宪顿时想起来还有正事:“对呀,你为何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