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烟头惹祸(2 / 2)

三是从室内点烟到外面一边抽一边走,路过张家柴草垛的行人。

四是起火前几分钟,吸烟者把烟头扔掉路上被风刮到起火点的。

王印昌站在起火点处,向南北西三个方向详细观察,八趟民房距他家的距离大约在100米、200米、300米、500米范围。

首先要排查这八趟房所有的烟民。

范围确定后,王印昌、尔连双、还有孙洪洲开始了调查。

7天时间,他们排查了100多烟民,100多人中有30人值得细查。又经过进一步工作和筛选,有29人被排除。排除的依据是,

这些人都不占有接触起火点的时间。15人外出不在家,有6人打扑克,有8人已经睡下。唯独一人不能排除。

这个人叫李和,是乌兰花公路道班的值班员。道班位置距起火点500米。道班共有三个人,两个人不会吸烟,会吸烟的只有李和。

李在5号晚8点之前回家,必须经过张书记家西边的毛毛道。

王印昌没有马上接触李和,他和尔连大、孙洪洲,做了三个吸烟模拟试验。求出吸烟人吸一支烟需要多长时间,一分钟在路上能走多远。

以前王印昌也吸烟,1975年他受伤后,就抽不了。会抽烟时他真就没试过一棵烟能抽多长时间、走多远距离。

为了确定吸完一支香烟需要多长时间及行走路程多远。王印昌选出三个人,一个快速行走、快速吸烟;一个中速行走、中速吸烟;一个慢速行走、慢速吸烟,做模拟实验。

试验结果是:行走路程距离及吸烟所需时间各不相同。快、中、慢三个速度。快走快吸的是一支烟要5分钟,行走速度460米左右,中速行走、中速吸烟的人,吸完一支香烟大约需要6分钟,行走速度500米左右,慢的是7分钟。行走路程都在大约520米左右。

实验这天的风力与失火那天的风力基本相同。

王印昌又看了道班在起火点北520米。李和应列为重点对象。

调查道班的人,有人证明当天晚上8点,李和从道班回家时,点着了一棵烟,一边抽一边往家走,途中路过起火点。他吸烟的速度是中等速度。从时间上分析、可以锁定李和为这起火灾的肇事者。

传讯李和。王印昌、尔连大、孙洪洲对他进行了长时间询问。

开始时,李和不承认失火那天晚上回家时吸烟,后在各种证据面前承认了张治忠柴草垛失火那天晚八点钟左右回家时,从道班出来时吸了一支烟,烟头是扔在起火点,当时忘了用脚将烟头踩死。后来就发现他家失火了,还参加救火了。

王印昌感觉时间不对,还差一分钟,20米对不上号,就问:“没扔烟头时你还做了些啥?”李和说:“我还撤了一泡尿”。

这就对了。一泡尿、一分钟20米。时间、地点都对上号了。

最后,认定张治忠家柴草垛失火为李和烟头引起。张、李表示无异议。王印昌给李和的处罚是,给张书记再搂一大车毛柴以作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