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道林和尚(1 / 2)

 道林和尚身边最为亲近的心腹之人终于出现在讲经现场,郭待封和义净两人心情大好。义净自不必说,郭待封也是踌躇满志,两人也不去追薛甲,自回庙中商议。

这边再说薛甲。

薛甲果然是奉了道林和尚之命前来听义净讲经,一俟义净讲经完毕,便立刻离去,赶着回去复命。

薛甲带着数名随从,步履匆忙,转过几个街角,早有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等在前面,薛甲也不说话,举步上车,轻喝一声,“快走。”车夫扬鞭一挥,赶着马车急驰出城,几名随从则各自牵过一匹骏马,翻身跃上马背,紧紧跟在后面。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薛甲等人已经离开桂州城池四十余里,眼前闪现出一座高山。车、马取道进山,大道一旁立着一块巨石,上面篆体涂红镌刻着三个大字——“妙高山”。

山路崎岖,薛甲等人一路奔驰,天黑时分,一行人等终于来至山腰,林木掩映之中隐约坐落着一处青砖小院。

薛甲下得车来,叫开院门,身后一众随从自在门外等候,薛甲独自进了院中。

开门的是一名壮汉,太阳穴高高凸起,一望而知是名练家子,带着薛甲左转右转进到后院,便躬身退出。

屋里已经掌灯,薛甲在门外整理了一下衣冠,轻轻拍了一下屋门,恭恭敬敬地道,“尊师,弟子来了。”

过了一会儿,屋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进来吧。”

薛甲忙应了一声,推开门走了进去。

屋里陈设布置成一间简洁的禅房,左手靠墙一张床榻,右手靠墙一张桌数把椅,居中正面则是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画卷,一张条案上香炉内三支檀香袅袅生烟,两支红烛照耀着屋内很是明亮,佛像前放着一张金黄色一尺厚的蒲团,一名身材佝偻的红衣老和尚打坐在上,正是道林。

薛甲恭恭敬敬地立在道林身后,道,“尊师,弟子前来复命。”

道林却不答话,口中一张一翕,手中转着一串佛珠,只顾默诵经文,大约过了一刻钟光景,方才停下,也不转身,道,“功课已毕,你且说说今日的情况。”

薛甲忙道,“尊师,今日是那义净和尚最后一天讲经,弟子亲自去听,遵着师尊的示下,待他即将开讲之时方才现身,不待他结束便已离开,并不曾与他交谈。”

道林微微点一点头,道,“很好。不过以义净凝气境的修为,应该已经发现你了。”顿了一顿,道林又道,“你先说说,义净讲的如何。”

薛甲道,“弟子愚钝,并没有听出有什么不妥。”

说着,薛甲从怀中取出一叠纸来,恭敬地道,“尊师,这是今日义净所讲的内容,请师尊过目。”弟子一直派人听讲,每日将其讲解内容记录下来,敬

道林伸手接了过来,略侧着身子,就着烛光,细细看那记录。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的光景,道林将那几张纸放下,沉思了一会儿,方才缓缓地说,“这次倒是老实的很,不知玄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薛甲接道,“弟子也是纳闷的很,这几日义净讲经,弟子一直派人去听,也细细读过所有的内容,这部新翻译出的《异部宗轮论》,确实和尊师平日里为弟子所讲的佛法部派源流吻合。不过……”

“不过什么?”老和尚问道,声音语调还是不疾不徐。

“不过,毕竟是弟子按照义净逐日里的讲解,记录整理而来,并非从玄奘那里照着原本抄录,或许义净拿到的未必就是玄奘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