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薛甲(1 / 2)

 义净千方百计想要见到的这位佛门隐士,法名唤作道林。

郭待封闯荡江湖也有数年,对于成名已久的武林人物都有耳闻,却是从未听说这位道林和尚,看来其并非江湖中人。

那提和尚遗留下的功法和论典俱都事关重大,而且第六部功法所托付之人混元霹雳侠冯子猷,即是领军镇守一方的朝廷武将,也是名震江湖的大侠,这么一想,郭待封又生出许多忐忑,道林和尚似乎并不像是那提托付的合适人选。

不过,郭待封还是决定,顺着义净这条线索追下去。

义净对大乘佛法已经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千里迢迢赶到桂州求教,可见这道林和尚必然佛法造诣非同小可,而且更关键的是,此人应该不仅清楚佛门大乘小乘千年争斗的内情,而且十有八九属于小乘佛教弟子,换句话说,道林和尚应是与卢迦逸多和那提的佛门上座部渊源深厚。

还有,郭待封一直在想,那个指点义净来到桂州寻找道林的人,无论此人到底是谁,几乎可以肯定是属于上座部一脉,郭待封甚至隐隐约约感觉,这个人或许就是那提师兄弟三人中的一个。

略一沉吟之后,郭待封不动声色地问道,“大和尚,在下游历江湖,却是从未曾听闻道林和尚的名号,实在是孤陋寡闻。”

义净闻言便是一笑,道,“既然是隐士,自然不愿张扬,若非高人指点,就是贫僧也不会知晓桂州地界还有这么一位道林和尚。”

郭待封点点头,义净又笑道,“道林和尚佛法精深,至于武功修为如何,贫僧却是不知。鲁施主年才弱冠,却已经突破至凝气境,贫僧实在是钦佩的很呐。”

原来,在城隍庙听讲经论之时郭待封曾经散出神识,义净当时即已有察觉,只不过难以在数千人中确定是谁。适才郭待封试探义净时提高戒备,催动体内真气高速运转,气息外溢,义净这才恍然大悟。

郭待封见义净看出了自己的修为深浅,不觉有些尴尬,解释道,“适才听闻大和尚讲经,一字一字俱是借精深真气送出,在下惊讶之余,略作试探,冒犯之处,还望海涵。”

“不必客气。”义净挥挥手,毫不在意。

其实义净此时心中也是波涛翻滚,眼前这名眉目清秀的少年,竟然是凝气境高手,已经叫人惊讶不已;更叫人震惊的是,义净能够感觉到郭待封体内真气充沛澎湃,却是深不可测无从判断究竟,但绝不在自己之下。

突然冒出来的郭待封,实力如此深厚,确实把义净吓了一跳,不过转念一想,江湖中名门大派不少,遇有武学奇才,倾尽全力培养之下,出现一个两个少年高手倒也不足为奇。

义净心性单纯,当下不再多想,只是好奇郭待封到底出自谁人门下,便出语问道,“鲁施主惊才绝艳,想必是出自名师门下。”

郭待封听义净话里话外有意询问他的师承,自己却是知道无论如何不能说出,只得打个哈哈,蒙混过关,道,“在下幼时有过一番奇遇,身上不过是些蛮力罢了,说出来倒是有辱师门了。”

义净听出郭待封不愿明说,便也不去勉强。

这边郭待封仔细品咂义净适才所言,禁不住兴奋起来,江湖中不乏隐姓埋名的绝世高手,道林和尚或许便是如此人物,那提和尚遗留之物惊天动地,托付与道林这样的隐士反倒更加安全,说不定自己要找的功法和论典就在道林手中。

为今之计,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见到道林,最好的办法便要着落在义净身上。想清楚这一层,郭待封笑道,“大和尚一心向道,鲁某极为佩服,愿助大和尚一臂之力,见到这位道林和尚,不知意下如何?”

义净闻言就是一愣,他虽说一心修习佛法,以探求佛法正宗为己任,却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郭待封来路不明,修为又是非同小可,初次见面便要协助自己,似乎热情的有些过分,再三思量,却又想不出郭待封为何要如此行事,反复权衡之下,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坏处,便道,“既然如此,贫僧再次多谢鲁施主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