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继承父志(1 / 2)

 第九章继承父志

袁承志听完白月这一番所说,知道白月是想邀自己一同去扬州。沉思道:“史可法大人我是知道的,我曾见过他与父亲的书信,他与父亲一般,都是朝廷里的主战派,也是个威武不屈的铮铮好汉。崇祯虽然昏聩,听信谗言冤死我父,明朝官员多是无能腐败,但我父为我取名承志,自是希望在他身后我会继承的他的遗志,而我父在世之日,最大的心愿就是击败鞑子,保护中原百姓不受战乱之苦,能够安居乐业。”

想到此处心中已主意已定,说道:“兄弟痛惜父亲早逝,要秉承父志代令尊去帮史大人共同抵抗鞑子军队,愚兄甚为惭愧。。想我父为我取名承志,他老人家一生戎马生涯,只为驱除鞑虏,我多年来竟将他的遗志抛到脑后,只顾个人恩怨,实在有愧先父!我愿与贤弟同去扬州,共助史大人杀敌。”

白月要的就是和袁承志一同去扬州,听袁承志这么说,喜道:“我们兄弟二人继承父志,同上战场,一定能将鞑子个落花流水。”

当下二人又聊了一些各自的身世和近年在中原的一些见闻,不禁感叹百姓生活疾苦,而武功再好都无能无力。刚才本来袁承志还在担心其他人不同意的话不知要如何劝说,此时,袁承志去扬州之意已然坚定。他看着白月---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结拜兄弟,却已经有了非常多彩的人生经历,多亏他提醒自己,要不真不知道父亲在地下如何看待我这个不孝孩儿呢?

中午用餐时,袁承志向众人说起要和白月同去扬州助史可法守城,除了白月和李秋鹤外,其余众人都是大吃一惊,袁承志说道:“白月兄弟痛惜父亲英年早逝,要继承父志,去扬州杀鞑子,我听了后十分惭愧,我父亲在世时也是以驱除满清鞑子为己任,后来不幸遭奸人陷害,丧命于崇祯皇帝之手,看不到鞑子被赶出中国那一日,因此我决定,和白月兄弟同去扬州,他九泉之下如知我,也会感到欣慰。”

孙仲寿说道:“史大人曾和我同朝为官,虽是泛泛之交,但是史大人的为人我十分清楚,是个难得的清官,鞑子残暴,大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留,史大人爱民胜于爱己,定然会竭尽全力保护扬州百姓安全,扬州之战看来是在所难免的了。”

青青说道:“承志哥哥和孙叔叔既然决定要去,大伙就一起去,人多力量大嘛,虽然坐船挺辛苦的,但是为了扬州百姓,我夏青青也要承我父亲平素作风,做一回大侠,救扬州百姓于鞑子铁蹄之下。”

青青平时喜爱说笑,众人看她小女孩性子平时也都让着她,没想到她此时却说出如此一番话来,再看青青神色,却是十分大义凛然,都只得忍住不笑,当下众人商量出海回中原同去扬州不提。

时当阳春三月,南风劲足,海沙派的船夫常年往来于广州和南沙岛之间,说的上是轻舟熟路,群豪在船上想起不久之后与鞑子的恶战,都是满腹壮志,意气风发。

不一日,众人到了广州,上岸之后,白月和李秋鹤带着众人到了海沙派总舵,盛情招待自不在话下,饭毕,白月说道:“据我手下传来的情报,日前,鞑子皇帝之叔豫亲王多铎率军已过徐州,沿途所过之处,多数明军望风而降,现由降将许定国为先锋,鞑子军队在后分为两路镇压沿途城市,估计最晚不会超过十日,即可到达扬州。”

孙仲寿道:“鞑子军队多是骑兵又训练有素,素来喜欢远程奔袭作战,说不准路上会突然加快行军速度突袭扬州,而广州较徐州又离扬州远了很多,我们不可在此地久留,得尽快赶去扬州。”

袁承志道:“孙叔叔说的甚是,兄弟,麻烦你去备马,一个时辰后我们上路直奔扬州。”

白月细心,出发之前向广州至扬州沿途各地的海沙派分堂发了消息,沿途食宿都早已有人安排妥当,每过一地,白月便命各堂只留些许人手,其余全部跟随众人前往扬州。

除了吃饭和每天休息两个时辰以外,便是不停赶路,有几次,袁承志都看到青青昏昏沉沉差点摔到马下,便提议众人每日多休息一个时辰,青青却不肯,向袁承志说道:“承志哥哥,我没事,这次咱们去扬州的时间很紧,可别因为我而耽搁了,伯父地下如果知道了,肯定会怪我。”说完脸红如染,这番话自是表明她很在意袁承志的父亲对自己的看法了。

袁承志听了心里才恍然大悟,暗暗惭愧道“近两个月里,青青如此奔波劳累,却还为了能够让我父亲因为我去扬州杀鞑子而在地下感觉到一丝欣慰,不愿拖累大伙,我却以为她去扬州是起了玩性,要学父亲行侠仗义。。。我真是有愧于她对我的恩情。。。”

一日,一众人等浩浩荡荡的到达扬州城外,只见城门紧闭,城上的军士看到大队人马走近,喝问道:“城下何人?请止步!”

李秋鹤上前答道:“我等接到史大人消息,知鞑子要来攻打扬州,前来效力。请向史大人通报:白公志恒之子白月同七省武林盟主袁承志来助史大人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