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城赵客马蹄疾(1 / 2)

古灵录 缘笙破晓 0 字 2022-04-18

 “那书生举着蜡烛近前一看,不由脸色大变:哪里有甚么月下仙子,分明是一个人脸狐尾的妖怪!偌大的狐尾从裙裾底下露了出来,细细数来竟有三根!那书生不由一怔,全身竟没了一丝力气。”

“呆了半晌,书生深吸一口气,正欲转身离去,没曾想那狐妖竟幽幽回过神来,一双似醒未醒、媚而不妖的眼满含春意地盯着他。正是:穷生情乱遭厄难,狐妖月现动心猿。欲知后事书生性命如何,且听小老儿明日为众位继续道来,今日暂且多谢各位捧场!”

正楼上一白须老者押了一口茶,润了润口。接着,他便操着略为拗口的方言,招呼楼下的小厮尽快收了银两。那小厮一袭蓝衫麻鞋,捧着一方木盘迎了上去,行动倒也利索,显是干惯了这事。楼下的看客们或解囊,或絮叨,一时竟是比方才热闹了许多。

那老者也不管下面众人如何骂声连天,只蹲坐在正楼的阑干一角,吧嗒吧嗒地抽起旱烟,在一片烟雾缭绕中,看着楼下木盘里愈来越多的铜板神怡气悦起来。

楼前是开阔的平台,有两棵古树参天挺立。此刻,平台聚满了前来听书的闲客。台外栏杆下有“御天游”刻石。平台东南侧,则假山巧峙,花木扶疏。

那老者心不在此,望着木盘心里不由念叨起来:“想不到从邺州来此居然对了,谁能料想这等神鬼之谈竟引得大半衡州州城之人云集于此。光这一晌午,竟抵我平时一日收入。想是这天一阁的风水极好,我倒是沾了它的灵气。只是眼前好生烦恼,本想拿了钱便走,可这衡州城的生意委实不凡。若是离开这里,我到何处再去寻一个这样的所在?说不得,原先的行程先搁置一旁,只能多滞留几日了。”打定主意,那老者不由打量起对面的天一阁。

天一阁,自是衡州城繁华之所在。周围烟花巷陌,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倒是个韵事叠生、佳话不断的场所。周遭固然繁盛,却又比不得天一阁的光景。这天一阁虽居风尘之地,却无一丝烟火之气。只是其内如何,却是少有人知。

只是在他说书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十余拨人进了去。老者走南闯北,倒是练出了双好眼力。他见那进去的十余人中,个个俱是公子打扮,绮绣宝饰,绸衣锦帽,烨然生辉,自非一般人家。老者当时不敢多看,随即回过神继续说书。此时再回想起来,老者心中又被勾起一窥楼内的念头。只是他并非年少心性,按耐住心中冲动,转而评量起天一阁的构造。

老者听闻在东华之西的中洲,有一通天阁楼,名唤“天一阁”。此阁上邻天门,扪落星斗,镇九洲之灵脉,锁四海之玄机,端得是盛名赫赫,也不知眼前这座天一阁与中洲那座有甚么关联。

但见眼前这座阁楼,高约十丈,望之则感天地浩茫。听州城之人所述,整座阁楼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件之间彼此勾连牵制,又经受千年岁月剥蚀昂然耸立,不可不谓之精巧。

天一阁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主阁则是“明三暗六”格式,即从外面看,有三层回廊相绕的明层,内部却为六层。正脊鸱吻高达丈余,正阁梁枋彩画则以“碾玉装”为主,辅以“五彩遍装”。四根楠木“通天柱”从一楼直抵顶楼,周围绕以廊、坊、椽、檩互相榫合。除四根通天柱外,又有一百零八根木柱,暗合天罡地煞之数,隐隐自有玄秘不可言说。

那老者望着天一阁怔怔出神,兀的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思绪。顺着声音向青石板道看去,只见一身着白袍之人御马挥鞭自城北而来,所到之处人人皆是躲避不及。那人胯下之马色如霜纨,当真是银马白袍绝配。

那说书老者不由赞道:“当真好马!”那马上白袍此刻离他尚有百丈有余,老者又是低声自语,说的更非这衡州本地言语。可那白袍之客却好似听得这番话语,双眼猛地向老者所在方向横扫过来。这一扫,却让老者如置身穷东烈风之中,通体生寒,心神竟随之一恍。待老者回过神来,才发觉自身头脑眩晕浑身上下竟没了力气,瘫坐在凭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