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理查德的访华日记 4(1 / 2)

 理查德的惊讶是有道理的,因为任凭任何一个人看见在他看来至少要花费数百甚至上千才能吃的一顿饭,在一个名叫学堂的地方居然能够免费无限量供应,恐怕都会极为惊讶把。

要说崇祯对什么最上心,一个是教育、一个就是吃食!而当两者撞到一起的时候,伙食几乎就成为了即教育质量之后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不仅仅是中央会调拨大量的经费,地方朝廷也会主动的调拨大量经费,充足的经费加上东南亚三省不断开垦带来的充足粮食供给造就了学堂一种几乎‘病态’的伙食标准:

“宁可孩子们胀的的剩饭,也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饿着!”

如果因为经费、粮食补给等问题让孩子们在学堂内唯一的一顿午饭都吃不好、吃不饱,还美其名曰什么提倡节俭节约,这在崇州看来完全就是扯淡,孩子们就应该享受帝国最好、最全、最多的福利待遇。

所以理查德此时此刻看着完全说的上是山珍海味的伙食,心中震撼可想而知,在跟着奥德排队随便选了几样东西之后,两个人做到了一排富有意境的竹桌竹椅上,感受着一旁透过竹林吹来的微风,看着眼前精致饭菜,理查德终于体会到了乡巴佬进罗马城时的感觉,只不过这回罗马城换成了大明,而乡巴佬则换成了罗马城内的尊贵红衣大主教!

这一顿饭吃的理查德小心翼翼,虽然很好吃,但倍受打击的理查德已经有些不自信起来,相对于那些井井有序吃饭的孩童,理查德也让自己尽可能自然些,但是这样的结果却是反而看起来不怎么自然了。

在震撼中吃完这顿饭,理查德终于不敢在这里继续呆下去,甚至连杭州城也没有继续呆,此时此刻的他只想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京城,面见皇帝,然后将天主的荣光带到这边大地…不,是让当地百姓认识到天主给予了他们多大的荣光。

在于奥德匆匆告别后,奥德为理查德推举了一位年轻的商人信徒作为理查德的陪同及翻译,两人将从杭州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向着北京而去。

直到重新坐在了船上,理查德才微微反应过来,但这回理查德却不再让自己的内心彻底平复下去,而是保持着一个高度,免得再受刺激时,心脏受不了!

事实证明理查德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运河上的船只速度很快,又格外平稳,几乎感觉不到波浪,坐在船上举目眺望,碧云蓝天下是无垠的良田和村镇,发达的各种规格道路铺设的到处都是,道路上满是牛车、马车或者推着鸡公车的行人,可以看见,在大明核心腹地的南方大地上,繁多的人口与广袤的田地奠定了帝国最结实的统治基础。

而在欧洲想要看见如此广袤的田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理查德很认真的在船上看了数天,可眼前的田地仿佛永远不会消失一般,无论什么时候看去,永远都是一望无垠,中国或许不敢说是工商业大国,但绝对敢说是农业大国。

而且是那种远远领先于世界的农业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