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都指挥使(1 / 2)

北庆朝歌 一颗李子 0 字 2022-03-06

 只听他和颜悦色道:“你既已领了皇恩,自然就不再是一介闲散郡王,从前的谨言慎行丢不得,府内的耳目更是留不得,这件事确是宜早不宜迟。舒总管素来明理,不至于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但让一个明白人想不明白一件简单的事,似乎是你的拿手好戏。”

斯先生重重看了盛子萧一眼,盛子萧顽皮的眨眨眼:“离晚膳开席还有些时间,我陪先生去园子里逛逛。”

只是,这位嘴上说着去园子逛的郡王,领走的方向却是后厨。

“殿下身体是真的康健了。”

轻松的脚步声中响起一声嘲弄。

“此话若由别人说出来,我心安理得;但先生这么说,我实在有些不安。”盛子萧内涵道。

“殿下多疑了。”斯先生一副君子坦荡荡的风范,大声道:“我只是见殿下去园子不走内廊,偏要舍近求远将半个府邸绕一圈,才突发感慨罢了。”

“先生妙手回春之术世间少有,连太医院院首都赞先生神医,我焉能不争气?”盛子萧稳稳反击。

“你神色凝重的让殷鸿叫我回来,就是为了与我斗嘴不成?”

“当然不是。”盛子萧调皮的拿手当扇子,边扇边走:“我哪有那么无聊?”

“殿下此刻也不见得有多正经。”

“唉,我怎么不知道先生竟是个急性子?”

“殿下……”

“好好好,不开玩笑了。”盛子萧举双手投降:“我请先生回来,就是想亲口告诉先生,我决意对奕王下手。”

“殷鸿跟我说的时候,我以为是他听错了。”

“怎么?先生也不赞同?”

“不是不赞同,恰恰相反,我比任何人都希望殿下加快肃清朝纲的步伐,但加快步伐不等于冒进。”

真正的谋士,只算计利弊得失,与利无益,与得相悖,都会被制止。斯先生亦如此。

“三位亲王之中,康王城府最深,奕王有勇无谋,诚王狡猾伪善。殿下若想一战立威,康王乃最佳人选,诚王亦可;若殿下无意在此时露出锋芒,惹人注目,理应韬光养晦。如今殿下却要对奕王下手,请恕我目光浅薄,无法苟同。”

“先生深谋远虑,分析利弊一针见血,足以见先生胸有远见,心有全局。如此睿智的先生却坚称自己浅薄……唉,先生究竟是浅薄还是责备我不该意气之争?”

“你并非意气之人,自小又因你母亲的叮嘱一直深藏争斗之心,按理不会,可……”

不知不觉中,二人间的对话由诙谐幽默的愉悦走向一团乱麻的纠结。

盛子萧决定换个话题,好将这团乱麻重新理顺。

“算算时辰,盛安已经出城一天一夜了,先生一点都不好奇我派盛安出城做什么?或者说……先生早就派了眼线一路跟随?”

“殿下说的这是什么话?”身为谋士却劝不住一意孤行的主子,斯先生的挫败感被盛子萧的顽劣激得失去了伪装,他就像第二个舒总管,气呼呼一脸:“我若派人跟踪,岂有瞒你之理?”

盛子萧“噗嗤”一声乐了,萦绕在二人周身的气氛终于不再纠结。但盛安这个名字的出现,又叫斯先生想起一件旁事:“跟盛安去小牙子村里的暗探回报,小牙子家人早在两月前就迁离了村子。”

“两个月前,正是小牙子被灵犀宫弟子取代的时候。”盛子萧敛起笑意,温柔的目光散露寒气:“先生猜猜看,小牙子一家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一目了然的事,何须猜?

“我也没想到,灵犀宫会为一己私利,手刃无辜百姓……”斯先生哀怒的情绪在说到这里时嘎然而止:“你辞退府中所有下人,除了防隔墙有耳,也是不想让小牙子的悲剧在穆王府重演,对吧?难怪你不肯告诉舒总管真相。”

盛子萧刚毅的眉角一点一点柔和:“不仅如此,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用意。”

斯先生讶异的目光立刻望了过来,只听这个面相绝美的年青人继续以淡淡的口吻说道。

“明日平儿就到洛城,戚府破旧,不便住。要平儿选,他肯定是选我府上。放在以前,父皇必不会应允,可如今我得了鸿胪寺副卿的官身,在外人眼中,平儿请的就不是暂住穆王府而是借住鸿胪寺副卿府。相较而言,鸿胪寺副卿府怎么都要比鸿胪寺官栈更亲切更具人情味,父皇看重这些虚情,理应不会拒绝。如此一来,王府岂还能留外人?”

“言之有理。”斯先生气呼呼的脸终于有了好气色:“我听说,戚小将军这次回来,身边带的不是戎装士兵,而是一小队家臣。殿下驱散所有外人,是打算让那些家臣接管王府事宜?”

“先生若存了这个心思,那我只能笑先生太高看那些家臣了。”

说起那几个舞刀弄枪的家伙,盛子萧忍不住不多诋毁几句。

“那些家臣呀,上阵杀敌是块好料,持家理事……呵,做个护院和车夫都勉强。所以呀,”盛子萧停下脚步,真诚的望着自己的老师:“还请先生赶紧带殷鸿、邝殊回来协助舒伯。”

斯先生平静的眼眸重重一颤,他一直所期盼的局面终于要展开了,千言万语压在嗓子里竟不知如何表露,挣扎半晌,嘴角方激动的迸出一个“好”。

“好什么好?”

刚刚还一阵激情高昂的两个人,立刻被这个冒然闯入的声音吓到了,扭头一看,舒总管正端着一四方小炕桌穿越夜色前来。

“你们谁说的好?”走近后,老人凑到二人跟前追问,目光最后锁定在斯先生身上:“听声音,貌似是先生。”

斯先生退后一步,虚虚一笑:“是。”

舒总管冷哼一声,气性很大的将炕桌往斯先生怀里一推,斯先生接得慌里慌张,赔笑道:“舒总管何事如此恼火?”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能不火大吗?”舒总管重重剜了满面春风的盛子萧一眼:“短短一个下午,洛城就传遍了,说穆王康复后性情大变,喜欢无故刁难、苛责下人,以致府里下人为保小命纷纷从王府出逃。我在外面跑了三个时辰,揽工要活的倒是不少,可一听穆王府三个字,逃得比兔子还快。”

“所以我才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你将定价高出市面三倍,还怕招不来人?”

“殿下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舒总管提高音量,粗着嗓子道:“三倍?三倍是多少银子你知道吗?”

飞溅而来的唾沫将盛子萧逼退两步,斯先生撇嘴一笑,舒总管神来一眼狠狠一瞪,吓得斯先生赶紧道:“舒总管且宽心,殿下已命我闭馆回府,明日殷鸿和邝殊就会来王府听差。”

这个回答总算给舒总管的心头火上了一味良药,但见老人怒气舒缓不少,又从斯先生手中夺过小炕桌,清了清嗓子,傲娇道:“请殿下和先生去书房议事,别碍着我们干活,开饭了,我自会去请。”

二人满口应下,等舒总管一离开,又悄悄跟去后厨。

敞亮的厨室内灯火通明,一身武行打扮的李大叔与衣袖高挽的舒总管各占一个案台,案台上堆满了等待处理的食物。

李大叔手持一柄白晃晃的钢刀,切肉如削泥,手法娴熟。舒总管拿的是一柄薄刀,体积仅为李大叔钢刀三分之二,这样的刀最适合用来碾碎姜蒜辣椒这类佐菜。

二人身后不远的地板上放着一只大木盆,盆内堆满了色泽崭新的碗碟盘杯,一双纹路深厚的手游走其中。手的主人,正是一脸喜庆的陈嬷嬷。

三个戚府昔日家仆上次一起共事还是十年前,十年光阴,足以让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但这样的悲剧似乎并未发生在这三个人身上。

十年后首聚,他们脸上流露着相同的喜悦,言谈之中,偶有的眼神交汇满满都是家人间的温暖与默契。好似,时光与距离从未让他们远离。

盛子萧和斯先生在门外看了又看,终于还是决定不去打扰,乖乖回了书房。

“你派盛安出城找什么人?”

一步入书房,斯先生就换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