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不谈酷刑(1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有为人的道德标准,行事的规范。

牲畜是没有礼义廉耻之规的,也就不存在行为的约束能力和自我的修养一说。

它可以当众屎尿齐下,亦可以路边。

但是人类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儒家道家的礼法约束。

历来为了统治和规范民众的行为,三千多年的黑暗封建历史,都在竭尽全力,灌输儒释道精神。

他们的根本目的,不是让整个人类的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是先推送他们的王政走向稳定的发展。

人民不懂文化,它无法得以传达它的剥削统治的意图。

人民不知道顺从,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它就不可能有物质资源。

所以他们不断的在寻找驯服民众的一种工具,那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一直传承,不断借鉴的的帝王之道。

思想上用传统的礼义廉耻来规范民众的日常生活。

但是各种文化典籍和私塾学院,和民众是距离遥远的事实。

所以说教,不能达成民间的统治效果,它就转而用酷刑。

所谓的刑罚酷刑,它来自古老的一系列对牲畜的屠宰仪式。

整个屠杀牲口的过程,其本身就是血淋淋的一种刑法。

为了使得民众从内心惧怕和表面以臣服,酷刑无疑是极野蛮,不人道的残酷行为。

那它为何能产生,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为何能存在如此长久呢?

有近代的学者认为:“酷刑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和社会中的等级制度。”

像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纣,因为大臣比干,对他暴虐百姓的行为极度不满而直言面谏,商纣感到自己的“天威”被犯,于是他对比干说:“人们都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窍,你如此仁慈是不是也长了一颗七孔之心呢?我一定要看一看。”

于是商纣当场便命武士用利刀剖开了比干的腹,挖出了比干的心脏。

这是一种残暴的屠杀,势必会被人唾弃。

但是人类走在古往今来的人生道路上,永远回避不了如此恶毒的行为。

酷刑是古代统治者主要用来镇压人民的反抗,排除王政朝堂上异己的主要刑罚。

酷刑,字义上指的是,通过对各种刑具的使用,对人、精神的肆意摧残,引起被施刑人的极端痛苦,恐惧,乃至死亡,以期达到施刑人某种目的行为。

古今中外,几乎全世界每一个民族,都有实施过酷刑的历史和案例。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其酷刑之盛行,其种类之繁多,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匪夷所思。

早在中国古代的尧舜时期,就有了关于“酷刑”的记载。

当时的“五虐”之刑,包括“截人耳鼻,阴黥面”。

夏代的“五刑”包括“大辟、膑辟、宫辟、劓、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