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拔苗助长(2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打仗不是表面的那样简单。

对地理环境,作战背景的事实不了解,也是造成战局失败的很多因素。

但是就是因为战争,遇到人为的洪荒时期,当时两淮一带的贫苦百姓更是陷入事实上的水深火热,田地颗粒无收,生活苦不堪言。

全子才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行军,于七月初二到达汴京城东扎营。

虽然形式上,全子才于七月初五就占领了汴京,却一直无法展开军事行动。

面对四面的一大片湖泽,数百里汪洋,他亦能有什么作为?

是承包鱼塘开始养鱼,还是隆起土垄,开始养虾?

蒙古人对中原的破坏力,当时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而两淮的运粮队陷入黄河泥潭,简直寸步难移。

赵葵到了汴京后,便指责全子才没有继续西进攻取洛阳。

求功心切的赵葵一面派人去催军粮,一面把汴京的军粮先集中给部分兵力,让这部分兵力分到5天的粮食,而后让其先直扑洛阳。

而其他留在汴京的部队,等军粮运到汴京后,再出发前往洛阳。于是,宋军前往洛阳的主力军队,便由此演变成了分批投入,孤军深入,给了蒙古军各个击破的大好机会。

这也是蒙古人希望看到的结果。

毕竟蒙古人以骑射为主,极少利用进战抗敌。所以大苏联的军团,它一时吃不下,遇到如此良机,也是宋朝当灭。

由于赵葵对全子才没有进兵的不满,他于是改任他手下的徐敏子为前锋部队的监军,将全子才留在汴京。

当时进攻的前锋部队共1万3千人。

之后,由杨义指挥原全子才部的淮西兵,以及其他部队作为第二梯队在得到军粮后前进去洛阳。

而部队拿到粮食之后,都纷纷叫嚷军粮太少,赵葵却仍然强行命令各军出发。

事实这时候,军粮少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只有这样多,二来是克扣军饷粮草,一直是封建王朝军队将领的一种习惯。

毕竟这些粮食可以换钱,中饱私囊,不打仗,他们得不到贪墨的机会,所以历来的那些将领是主战的。

但是真正的战役胜败,又实际上很微妙了。所以历史的很多真像,很多结果与事实,都是变换莫测的。

在补给如此匮乏的前提下,徐敏子命令前锋所部的1万3千宋军,把5日军粮留作7日来食用,于七月二十一日,也即赵葵到达汴京的第二天起程前往洛阳。

赵葵,字南仲,号信庵,南宋名将、画家、诗人他竟然不是行伍出生亦能打仗?

赵葵早年随父抗过金,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以功授承务郎、知枣阳军。历官庐州通判、将作监丞、知滁州等职。

绍定四年(1231年),擒斩叛将李全,升福州观察使、左骁卫上将军。其实很多文官都是替代皇帝,平定地方和军阀的叛乱得到的升迁,在军事战略和事实才能上来论,都不是这一路的人。

他们是封建王朝,当时的乱世背景下很特殊的产物,也系统治者不懂得管理,乱用人的一种事实呈现。

文官带兵,岳飞等名将相反得不到信任和重用,还要皆杀,也是他们的一种行政手段上的事实作为。

这也充分展示了过去的封建王朝,一群无知的统治者,说你有用、就能用,不堪一用、也得用,的荒唐治国方略。

因此,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出阵的不是岳飞这样的军事将领,而是写诗作画的儒生。

赵葵此刻受皇帝器重,带大军出师北伐,意图收复三京。

他只是犯了三个错误。

一是,战局不利时,不能孤军进兵,以免被围而全灭。

他不懂这套,我说能行就行,给你五天军粮,还当七天的来用,士卒吃不饱肚子还要强行攻打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