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任重道远(2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对于丘处机的往来所历,我们可以在李志常所著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中非常详细的去了解。

1220年二月,丘处机一行,从山东莱州(山东掖县)出发,宣召使刘仲禄率领二十余骑兵护送,一路北行,经潍阳(山东潍县)、青州(山东益都)、常山(河北正定),三月抵达燕京。

所以一旦听说成吉思汗已从乃蛮故地拔师西征,丘处机写了一封《陈情表》上书成吉思汗,称颂他“天赐智勇今古绝伦,道协威灵华夷率服。”

这正是他对当时成吉思汗的看法,和对未来中原命运的预料。

他知道,铁木真时代就要涵盖中原,只是后方未定,中原则不取。

他表示自己“欲投山窜海,不忍相违,图其一见。然道德之心令人戒欲,军国之事非己所能。加之自身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老弱不堪,深恐中途不至。不若暂在燕京德兴府盘桓,以待圣驾东归。伏望圣裁,早下宽大之诏,祥其可否。”

然道德之心令人戒欲,军国之事非己所能

从这个词句中,已经看到丘处机并没有涉政的意图,更没有贪图名利的想法自身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老弱不堪其实也是事实。

成吉思汗收到这个表文时,当时的蒙古大军已攻下花刺子模国首府撒麻尔罕。

他听了耶律楚材的翻译之后,自然不允所请,这是大才,不是贪恋荣华富贵的虚假泛泛之辈。

即命起草第二封诏书,恳请他西游撒麻尔罕。

此前用词是想念,此番用心是恳请态度的不同,可见成吉思汗的为人,形象一点不拘泥君主的所谓高大上之说。

如此为帝,千古可传佳话

佛教居士耶律楚材,在引用了菩提达摩东来传法的故事后,又不惜借道教方面杜撰的老子西去化胡之典,要他奉为楷模。

丘处机被迫继续西行,以七十三岁的高龄,颠簸于马背之上行走于沙海之间,他的诗文记述了当时的情景:“不堪白发垂垂老,又踏黄沙远远巡。”也是说了他事实背负着大汉子民此后的命运。

虽然历史上片面的说,此刻的成吉思汗索要不死之药的急切之心,由此可见!

不过是庸碌之辈,自己的短见之说。

其实早前60年,成吉思汗不会要?

此前那60年的时间,什么时候不会去求一颗备着?

见到成吉思汗后,丘处机知道这是诚心的聘请自己来这里的。在被问到路上的千辛万苦时,丘处机说:“山野之人奉诏而来,此乃天意。”

他把天意一词加重来说,也是准备为后来的很多传道做一个铺垫。

爽快的蒙古大汗接着便问:“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以资朕乎?”

丘处机:“山野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不死药。”

所以作为道长,这样的回答不仅需要勇气,而且需要有一种对真理的信念!

所以历史上的评论系:丘处机的坦然正是他高于历代宗教家的地方,仅此就配得上“非凡”二字。

其实就当时而论,超凡都可以配的。

丘处机选李志常等十八位弟子随行,从燕京北上,取道呼伦贝尔草原,由此折而向西,横越蒙古。路途历经近4年。

自然游历中华北部关外,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镇海城,西域风光,穿过新疆西部,自撒麻尔罕起行,经碣石城、越铁门关、渡阿姆河,最终抵达八鲁湾成吉思汗的行宫。

这也是修道者的一种人生、人文、自然地理的历练。

丘处机人到老年,能这样出国旅游一次,一生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