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任重道远(1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0 字 2022-02-21

 金代世宗、章宗时期。

当时的大金国尚有力量,统治北宋时代的中国北方。

金大安三年(121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开始大举伐金,诸王贵族,几乎全都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这场战争。

数年间,蒙古军队蚕食了几乎全部的华北平原,并于己1215年攻陷金中都。

此后不久,丘处机曾受到过金与南宋的两次征召。

1216年,他拒绝金宣宗的借口是:“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则不敢违也。”

其实他本身的道教属地在金朝领地,他不敢违背金人的利益和征兆去觐见了,这无可厚非。

但是要他为金人卖命,他这时的推辞就看得很清晰了。

1219年时,丘处机答复南宋宁宗的聘请之词,说法是:“我之出处行止天也,非若辈所及知,当有留不住时去也。”

这种记述显然是后来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全真后人对新朝的不得已的美化。

就看当时的时局是,山东尚在金、宋兵锋交加的范围之内,睿智的教主怎么可能会说这样的话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丘处机看得很清楚,金与南宋,都已深深地陷入了困境,受着内忧外患的侵扰与这样濒于覆灭的朝廷沾染,无异于引火烧身!

所以有远见的丘处机就在他回绝南宋和金人召请的当年,成吉思汗的诏书亦到了。

耶律楚材起草的诏书称成吉思汗“视民若赤子,养士若兄弟”、“七载之中成大业”,称丘处机为“道充德重”之士,又谓“三九之位,未见其人”。

这里其实已经把丘处机“若兄弟”有他则“中成大业”,他是“道充德重”之士,做了重点渲染。

即使不爱俗世君主的奉承,丘处机也是听了飘飘然,心里舒服很多。

再说金朝此刻打压全真教众,也禁止民众信仰道教。

一边冷,一边热。所以何去何从,自然明显。

耶律楚材替成吉思汗表示:要“亲侍仙座”,聘丘处机为“三公九卿”,问以“忧民治世之务”和“保身之术”,虽然“先生既著大道之端要,善于不应”,难道不念“众生之愿哉”?

并且在聘请他的公文里,事实列举了文王请太公、刘备顾茅庐的典故以表仰慕,更兼刘仲禄强调“师名重四海,皇帝特诏仲禄逾越山海,不限岁月,期必致之。

丘处机在预料时局、盛情难却,又迫于压力的情况下,“毅然北行”。

这就是故事的时间,地点,历史背景

所以,说丘处机当时的作为是汉奸的,只是没有读书,还是个嘴贱客。

换做是他,成吉思汗这样派亲信大臣,正式下函去请,他早梳洗打扮,连夜屁颠屁颠的就跑去了毕竟高官厚禄,还光耀门庭,谁不会去?

丘处机选李志常等十八位弟子随行。

这里面暗藏深意。

这就是说他不是一个人朝着功名去的,是带着救助苍生,告慰黎民的心,带着弟子去传道的。

而不是一个人,朝着功名利禄大步流星的狂奔而去。

带着众多弟子前往,也是有一个事实见证。

这就是他高明之处,明智之举。

自然,三清观里,我们能看到此人,超脱凡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