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2 / 2)

武侠.历史 喵喵2001 3342 字 2019-11-15

“对,你,”倪尔不容置辩地一挥手:“你是军人,懂九种语言,而且又是东方通,办这事再方便没有——你不是连中国话都学会不少,还起了个中国名字叫什么‘万世德’的么?”

上海县城,小东门里。

连绵的兵荒马乱让这座县城的居民总数陡然翻了几番,原先不值钱的蜗居草屋,也一下变得金贵无比,街上的铺户买卖也多了起来,生意也好了许多。

本来么,打仗归打仗,日子归日子,再怎么着急上火,这饭总是要吃,茶总是要品,书场里的评弹也总是要听的。

“眼下这场子也好,市口也好,可长毛要是真的进城来,我们祖孙俩怕是真的要喝西北风了,唉!”

一间不大的书场里,柳老头一面弹着三弦,一面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着。凤儿抱着琵琶坐在他身侧,咿咿呀呀唱着开篇《杜士娘》,在他们对面,几张八仙桌边围满了人,十几条散长凳也挤得满满当当。

柳老头想的失神,手中弦子也不免走了几个音,台下却毫无察觉,他们的眼睛,差不多都盯在凤儿的脸上身上。

“今天客人怎么这么多。”

饶是久历江湖,给这么多人这样一直盯着,凤儿也不免有些发毛,说起来,这还是他们祖孙俩第一次从茶馆挪到这偌大书场里开场呢。

好在就一个开篇,凤儿草草唱完,赶忙抱起琵琶起身施礼谢场。书场的规矩,收钱是票房的事,一场唱完,各家艺人再按场面轻重、名头大小分头寸,她这个开篇是开场小唱,后面说扬州评话的孙先生还等着登台呢。

虽说票钱不贵,肯花钱买闲听书的,大抵多少是有些体面的人,穿绸衫的,戴镶玉小帽的颇有那么几个,人堆里影影绰绰,竟还晃动着几个西洋人的身影。

也难怪,这里是洋行遍布的地方么,前些日子不是还有客人说,如果仗打得紧了,可以挪到洋租界里去唱呢。

柳老头见孙女儿磨蹭着久不下台,不由狠狠瞪了她一眼。人前是非多,初来乍到的,显什么显呢?那些流着涎水的绅商不去说,柱边抱臂站着的那个卷头发洋人,一双褐眼珠子贼溜溜的,就决没打什么好主意。

“瞧他胳膊上的刺青,就算在洋人堆里,他怕也是顶坏的一个,哼。”

注释:

1、捻子:当时江北的一种半公开民间反清武装,捻就是集聚不散的意思。捻子出则为捻,居则为民,组织性和纪律性都远不如太平军;

2、薛抚台,当时清署理江苏巡抚薛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