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 / 2)

 而晴雯心里这个最合意的人选是贾芸,贾芸是荣国府的旁枝,聪明伶俐,又不失本心。

重要的是他是和黛玉有着一样的遭遇,都是在父亲身故后,自己年幼不知世事,被舅家吞了家产。贾芸是当时母亲妇道人家,对外面的事一概不知,只任兄弟操办丈夫的丧事,谁知兄弟哄了她。贾芸一直靠着族中每年那几两银子过活,舅舅连一顿饭都舍不让他吃,可谓无耻之至。后来贾芸攀上凤姐,得了差事,他舅舅又四处那是他的功劳。

贾芸就是将来觉察是黛玉要开铺子,他也不会把事情捅出去。前世贾芸在贾家被抄家后,几次去探望凤姐,宝玉等人。又在巧姐被舅舅卖了,陪着刘姥姥去江南寻巧姐,可谓仁义。

“怎么钱生钱?是去像说的那样开个铺子,我们出不去,又没有人手!何况我们也没做过,不知道怎么做。”黛玉提出自己想法,她们离不得府,根本不能做,何况是自己去跑头露面吗?

“不是姑娘所想那样,我们找个可靠的人,来打理铺子。”晴雯笑道。

“我在府里不认得人,找谁好?”黛玉不知道找谁,府里唯一打理事物的贾琏,她无法托付的,说出去他们又要说不好听的,在府里不安分。黛玉看着晴雯:“你可有合适的人选?你家亲戚有好人选吗?”

“我和姑娘都是无依无靠的人,我只有个表哥,有只当没有!”晴雯叹道。“人选是有,他是贾家的人。”

找人选,要给黛玉说清楚。

“谁,是贾府旁枝的人吧!”

“是,府里旁枝,叫贾芸,他按辈分是问姑娘叫声姑姑,父亲没了只有母亲在。”

“他在你的梦中是实诚的人吧!”如果不是人品好,晴雯不会推荐他。

“嗯,他在府里败落,不曾落井下石,奔走救人。”贾芸是通过给凤姐送东西,才入凤姐眼,在此之前凤姐还把贾芸即将到手的差事给了别人,贾芸还因为这件事受了舅舅的羞辱,但是他并没有记在心上。

“那就他吧。”黛玉又问道:“我们不认识他,冒昧去找他,他会同意吗。”

“他父亲没时,他还小,被舅家吞了家产,和母亲相依为命。芸二爷的母亲又老实,不会奉承,不来府中走动,太太、奶奶们记不住她,得不到资助。姑娘要去找他,他怎么会不愿意?”晴雯将舅舅夺家产的事说出来,黛玉心中也会有个底,就算不知道事情渐渐觉察出来。

“那是外甥呀,关系那么亲,他们也做的出来吗?”寄人篱下使得黛玉,有点相似感觉。

“什么都不如地位、钱亲近的,有句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就是爷爷了。没钱是孙子呢!”晴雯冷笑道。贾母前世为了元春和府里的面子,花了林家家产,王仁卖了巧姐。

“外面竟是这样的境况。”黛玉叹道。

“府里也是这样的,比如太太管家,大太太不理事,两位太太的陪房是不一样的,周瑞家的大家见了就殷勤,王善保家的见了面,府里人对她就不如周瑞家的。在那里都一样的。”晴雯给黛玉分析道。

“是呀,那里都是一样的!”黛玉的心情有点低落,听了贾芸的事和晴雯说的人性。

“姑娘是一部分人是那样的人,也有不忘恩人回报的人,就像芸二爷,姑娘。我说这些只是让姑娘知道人心之恶,姑娘防人之心不可无。”让黛玉认识到人心险恶,以后她意思到贾府对她做的事,不会太往心里去,那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