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韬(1 / 2)

惊雷逐鹿 金龙鱼 4516 字 2019-09-06

 “敦煌宋繇博通经史,诸子群书无不综览;张湛好学能文,曾经用《左传》卦文解释《周易》,恩,这是汉儒的古义了;刘昞十四岁跟随儒师郭瑀读书,现在隐居不仕,开业授徒,有****五百余人。^^看了又看小说网^看了又看小说网^^去看书还著有《凉书》十卷,《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三卷,注有《周易》、《韩非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

雷瑾一边阅看着手中的一卷文档,一边随口品评道:“这个刘昞倒是可为儒林祭酒呢!”

绿痕微微笑道:“哦,还有位敦煌人索敞,其人精通经籍,曾随刘昞一起讲授门徒呢。”

“敦煌呵——”雷瑾笑了起来,道:“想不到敦煌如今依然文教不绝啊!”

原来这敦煌所处实际上是戈壁绿洲,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上,唯有这里有水有树,西去南下的商人都要在这里打尖休息,是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

唐代以前,敦煌曾经是繁荣无比的国际城市,然而其后历代频繁战乱,西域商道屡屡断绝,如今的敦煌已经大见衰落。

依靠商业发达而兴旺起来的敦煌,自然也会跟随着商道的萎缩而逐渐衰落。

民康物阜,方有文教的昌盛繁荣,衰落的敦煌自然无法维持以前的文教盛况。因此雷瑾方才感叹现时已经无复昔日盛况的敦煌,居然还有不少学问精深的文人学士。

绿痕接着又说道:“兰州赵柔,其年少时即以德行才学知名河西;宗钦,也是兰州人,少而好学,博览群籍,有儒者之风,著名河西;武威人阴仲达少以文学知名;武威人段承根,亦可称一代俊才。这些人我们都已经和他们不同程度的接触过了,其中不少本来就和我们雷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争取他们为我们效力并不太困难。去看书只是——”

绿痕迟疑一下,才说道:“爷,我们有必要招揽这么多文人吗?”

微微一笑,雷瑾道:“我认为还远远不够!绿痕,你知道吗?治国平天下,文治武功,皆不可偏废。文武并用,武以卫文,则王霸之业可期。现在武之一道,我们已经逐渐上了轨道;但是文之一道,我们什么都还没有来得及做呢。如果真的如元老院判断的那样,这个天下的乱局铁定无法避免,那么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绝对不会太多!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天下才会大乱?”

雷瑾虽然极力想摆脱元老院的影响,但是对元老院那帮元老的判断却从不怀疑,绿痕也是一样,他们俩都知道,能够跻身于元老院元老之列的雷门中人,个个都是智慧惊人,堪称“非人怪物”的智者、强者和达者,任何一个元老都是曾经翻云覆雨的惊世人物,虽然他们中间很多人现在已经甘愿默默无闻的守护着雷门世家。

绿痕白了雷瑾一眼,道:“你这是唯恐天下不乱!”接着有点疑惑的问道:“我还是不太明白,你招揽这么多文人干什么?办学馆吗?”

“办学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雷瑾傲然道:“绿痕,你还记得吗?我曾经和好几位老师探讨、推演、谋划过很多很多方略,检讨历朝历代各路英雄逐鹿争雄或成或败的得失教训,作出过种种假设方略。我现在做的,就是目前情况下,在所有方略中选择出最好的一种,并且努力把这方略变成现实!”

“我让你搜集这些文人的资料,是因为我首先要把通译学馆、弘文学馆、印书馆建立起来!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譬如建立这通译馆,首先就是要培养大批通事,他们不但要通晓各族的语言,而且还要通晓各族的文字,如果他们有文字的话。去看书培养这些通事,除了满足将来战争需要之外,也是内****理的需要,当我们控驭整个西域的时候,我们要和各族打交道,必需大量的通事人才以满足军政两方面的需要。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达到这个目标的话,仍然不是我要建立通译馆的初衷。我们最终是要把中原汉地儒、道、释、法、墨、阴阳、兵、农、史、五行、阴阳等诸子百家的文化书籍,还有天文历算、地理方志、诗词曲赋、白话评书等等,一一由汉文翻译成明白易懂的其它各族文字,印刷刊行于世;同时也要把西域各族甚至比西域更远的国度,那里的异域文化,尤其是许多口耳相传的非文字文化,包括各族的传说、风俗、服饰、建筑、饮食、歌谣、舞蹈等,尽可能以文字或其它形式记录下来,并翻译成其它各族的文字,包括翻译成汉文,印刷刊行。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待绿痕回答,雷瑾说道:“我是希望,至少能够让我中华各族的文化都能互相交流沟通,互相取长补短,最终融为一体,再创我中华之盛世辉煌。说实话,我对中原汉地现在死气沉沉的文教,非常之失望。我希望能够引入外族的新鲜血液,引入一些蛮横勇武的风气,刺激一下总是四平八稳,酣然沉睡的汉人!”

绿痕瞥了雷瑾一眼,道:“嗯,深入思想文化层面的治理,才是真正彻底的治理!运用****、经济等手段,同时加大思想文化影响的力度,甚至着力扶植大批各族的精英,扎根于斯,到那时他们的意识都是来自于中原汉地,无论是心底里,还是实际施政都必然倾向于亲汉!这办法不错。去看书那你,具体打算怎么做?”

“威之以武,同之以利,化之以文,只是我们的指导纲领,具体怎么做,还要看实际情况。说到这软的一手‘化之以文’,短期很难见效的,需要我们作春雨润物细无声的长期打算,我们尽力去做就是。至于与各族之间,互通有无,同之以利,我们再细细商讨,看怎么做,才能改进加强我们和西域各族的经贸联系。历代朝廷都是通过榷场,人为限制经贸来往,以此控制边疆,抑制各族,还自以为得计,其实很不利于增强边疆各族的认同感,一旦朝廷控制力量削弱,很容易出现各族离心的情形,现在需要彻底改弦易辙,重新厘定我们的策略。此事慢慢再议不迟,暂时还沿续我们目前的做法吧。”

雷瑾若有所思,继续说道:

“这通译馆,宗旨就是‘有教无类’,学生除了招收汉人青年子弟外,还应该大量招收西北各族青年子弟入学。老师可以尽量延请各族的精英来作老师,其中一部分老师我已经解决了,都是从西北各地苦役营挑选出来的,有的是因罪发配的官吏,有的是牵扯到寇乱之中的文人儒生,还有的是‘****流民’中颇有些学识之人,以及其它原因流放西北的囚徒,目前勉强能够顶上一阵子了,现在都安置在青海。还有,将来要尽快组织人写出一本《风俗全书》,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要对西域各族化之以文,首先就要尊重别族的风俗禁忌,只有尊重他们的风俗,才有可能招其亲附.

当然目前最急需的是要搞出一本《士兵手册》来配发各军团。去看书前一阵子在青海,我已经和狄黑大哥,组织西宁行营的参军幕僚和那些专门挑选出来有学识的苦役流犯,闭门造车搞出一个《将官手册》一个《士兵手册》的草稿,另外还有一部《西域图志》的草稿,这三部图册草稿,等通译馆和弘文馆正式成立,到时候还要交给学馆的学士们继续补充完善,尤其是《士兵手册》中有关各族风俗禁忌部分,要仔细审核,定稿之后,《士兵手册》要逐步配发到每个士兵手里,至于《西域图志》也要作为将来军事训练的一部分内容!”

绿痕说道:“咱们家不是收藏有前朝和本朝许多《操典》、《教范》、《阵中要务令》、《军士教战令》、《兵律》么?要印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