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罢工(1 / 2)

 就在杨天启程赶往狮山共和国,阿卜耶已国内开始对爆炸袭击进行调查,搜捕复国组织成员的时候,一段视频通过隐秘的方式,疯狂的在互联网上散播开来。</p>

视频的主角是一个男人,大大方方的出现在画面之中,并未像恐怖分子一样遮住面孔,面对镜头,他侃侃而谈。</p>

“我是北苏国复国组织的领导者韦乔,我在这里向公众宣布,前日,在喀土穆的爆炸袭击是我们组织策划的。”</p>

“我们的目的不是造成平民的死伤,在这里,我向全体国民致以歉意,因为在我心中,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同胞,是北苏国的子民,我们有着相同的历史,有着共同的信念,我们唱起同样的国歌,反抗过残暴的殖民者,我们一起沐浴独立的荣光。”</p>

“但是现在,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侵略了我们,毁灭了我们的家园,还意图统治我们,同化我们,抹去我们的历史,让我们忘记我们的根,失去我们的信念。”</p>

“同胞们,站起来,像一个战士,去战斗,去反抗,重铸努比亚人的信念,光复库施王国的荣光!”</p>

在之后,这个韦乔更是详细列举了阿卜耶已联邦政府所谓的十宗罪,比如血腥屠杀,前两年独立日的血腥镇压,杀死人数超过数百。</p>

如经济掠夺,划分人种,优待外来移民的华人,给华人极好的待遇,造成极端的贫富分化,经济不均衡等等。</p>

这十宗罪,条条有根有据,听起来似乎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可真要了解情况的就会明白,如独立日的镇压屠杀,杀的是复国组织的恐怖分子,如给华人优待。只是一部分吸引的人才。</p>

每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无完人,更何况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样那样的错误,能算错误吗,谁又能不犯点儿错误,可到了韦乔,到了复国组织嘴里,就成了一条条无法忍受的大罪。</p>

当然。杨天领导的阿卜耶已政府的确有意识的淡化北苏国的影响,如修改国家历史,修改教科书,也颇有些洗脑。</p>

但是洗脑需要一个过程,一代二代人的洗脑或许会有效果,可阿卜耶已建国才短短几年,又能起到什么效果。</p>

可是这则视频却引发了超出想象的广泛关注,从阿卜耶已建国以来,复国组织就一直存在。但只是在局部,如相对偏僻,经济贫乏的北部州等地区。</p>

事实也就是这样,经济不好。兜里没钱,吃的没人好,见人家赚大钱发财,才会心理不平衡。胆小的恨天怨地,胆大的就动起了歪心思。所以复国组织只有在这种地区才能生存,才能长久。</p>

可话又说过来。在这种地方存活下来又能如何,不成气候,复国更是一句空话。</p>

加上杨天对复国组织零容忍的清剿,在整体大环境下,复国组织根本上不得台面,恐怕只有寥寥一些有心人,会听说过阿卜耶已有这么一个组织存在。</p>

但这一次情况却不一样了,有自杀式炸弹袭击在前,这起爆炸袭击,可以说是阿卜耶已建国以来最大的恐怖袭击案件了,关注度惊人,而复国组织选择在这个时候跳到台前来,自然也吸引了无数国民的眼球。</p>

视频被反复转载,虽然阿卜耶已当局对互联网进行了限制,可还是有数百万的人看过这个视频,口口相传,一时间,在民间流传最多的便是复国组织的出现。</p>

而对复国组织,民间也引发了广泛的议论,有些人叫嚣着要复国组织是在搞倒退,逆转时代潮流,必定会覆灭,要政府铲除复国组织之类的。</p>

但也有不少人保持着相左的态度,议论的焦点更多的不是复国组织本身,而是复国组织列举的十宗罪。</p>

十宗罪,或许完全是编造,但也不是空穴来风,总有一些依据。</p>

如经济掠夺,阿卜耶已推行的经济政策,的确造成了相对极端的经济分化,这是事实,只是被复国组织有目的的夸大罢了。</p>

这些种种的信号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了杨天的耳朵里。</p>

杨天是匆匆结束了对狮山共和国的访问,赶回了卡杜利之后,才敏锐的感觉到这种变化。</p>

那种气息,就好似暴风雨来临的天气,要变天了,连空气都变得湿润了,变了味道。</p>

“现在舆论的走向有些不合常理,我隐约觉得,幕后有黑手,在推动着风向的转变。”周凯同样表情严肃。</p>

杨天当然认同这个看法,冷笑道:“不用说,当然是以色列,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趁机作乱罢了。”</p>

话虽如此,可杨天表情却不见任何轻松。</p>

人言可畏,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想当初,杨天让特劳斯特在美国搞鬼,弄的政府停摆,乔纳森黯然退兵,不也是同样的无奈。</p>

有一个健全的体制,就会有相应的限制,美国政府不是一言堂,有妥协有牵制,才会有被逼的无奈,如果乔纳森是独裁者,一人说话算,那言论再凶,他也不会受到半点儿影响。</p>

现在是同样的情况,阿卜耶已不是以前的卡杜利,反抗军不成气候,现在有完善的体制,有框框架架,规定的言论自由,政府总不能发个声明,告诉全国国民,不许议论复国组织吧。</p>

现在势头不妙,杨天心里清楚,可束缚着手脚,能做的事情有限,用政府喉舌媒体去引导言论,也怕做的太过火,引起反效果。</p>

可不引导又不行,言论这种东西,口口相传的多了,没有问题也能整出问题来了,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再想挽回也会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