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讨价还价(下)(1 / 2)

天下督师 一只虎 0 字 2022-02-04

 有时候别人的想法通常会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更何况两个世界的人,眼下蒋允仪就是如此,他终于发现唐澜不是开玩笑的了。但唐澜的真实想法他是做梦也想不到,他实在想不明白,唐澜为什么要放弃大好前途。</p>

蒋允仪摆手让唐澜坐下,“靖方坐下,此番还要从长计议。至于说到参将,老夫已经一再向朝廷申奏,只是朝廷一直没有答应。你看朝廷在东事和寇事上连年用兵,花费极大,朝廷粮赋经常入不敷出,立营的话首先是粮饷解决不了。老夫以为朝廷迟迟不答应,还是在此节上。”搞不懂怎么回事就先打打官腔,不说行也不说不行。</p>

唐澜想想,也明白了其中关节,又开口道,“那最少要标营的游击守备。”游击守备他是跟贺大春了解过的,至少是个五品武将,而且能有一个标营,按照编制,应该有1000人,这对扩大山寨的势力实在是很有帮助,而且也方便获得武器装备。</p>

“这个嘛。”蒋允仪在考虑,这个唐澜怎么没完没了,还是死活要个武职。</p>

唐澜这时很笃定,对方有求于他,急的是老狐狸。他喝口茶,轻轻敲着边鼓:“老大人,郧阳金鞍寨休戚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p>

蒋允仪咬咬牙,“好,此事好商量,但参劾盛游击,仍需时日。”一个抚标营如果有6成都是金鞍寨的兵,这个游击守备不给他也不成。</p>

唐澜道:“好,一个月后等大人准信。除此以外,澜还有所请。”</p>

蒋允仪道:“但说无妨。”</p>

唐澜道:“九月,朝廷下旨,流寇肆虐,着各地缙绅起团安堵地方。寇祸之惨,澜亲眼所见,身为郧地一介举子,如果还浑浑噩噩,袖手旁观实在说不过去。遂想请成立团练,招募各县寨丁弓手集中训练,协助老大人绥靖地方,防备流寇。”</p>

蒋允仪眉头一皱,他搞不清楚唐澜为什么提出要组团练。刚才说要以文入武,眼下他要搞个什么团练,这又算哪门子事。</p>

看蒋允仪的样子,唐澜道:“此次贼寇犯境,老大人手中只有标兵五百,左支右挡,捉襟见肘,还不是兵少的缘故,而且增设参将,老大人也说了,朝廷那里因为粮饷不准。老大人辖区足足有五府,岂是500兵可看顾得过来的。</p>

若是再来一股大寇,老大人又当如何应付?要么调客兵前来,但客兵要受双饷,荆襄一地可以支持否?再说,客兵过境骚扰乡里甚多,怕是比流寇不遑多让。我看与其等那些靠不住的客兵,不如靠自己。”粮饷、骚扰地方,都是客兵的死穴,唐澜这么说,正好打在蒋允仪的心坎上。</p>

蒋允仪沉吟不语,唐澜知道这些冠冕之言并不能真正打动他,又道:“郧阳各寨历来各自为战,不听官府调遣,如今学生将他们组织起来,便将散沙凝聚,日后有事当是老大人一股大大的助力。”</p>

本来郧阳各山头的寨丁就是地方团练,都是既定事实,只不过没有官府承认罢了,现在蒋允仪有心依靠金鞍寨这支强大武力,也是有将郧阳地面最大的山寨收服,以震慑六县那些桀骜的山寨的意思。</p>

更重要的既是武装,团练必须握在朝廷手里,通常一般会有闲居地方的卸任官员来主办,唐澜虽非官员,但有举人功名,朝廷信得过,身份非常合适。唐澜的话,正好说在他心坎里,如果能通过统一的团练控制各山寨,那是再好不过了。</p>

虽然对于唐举人这么积极的武运梦想,蒋允仪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但本质两人所求是一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