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 威(1 / 2)

 第两百八十章威

(诚挚感谢书友“一浪”的慷慨打赏,草稿删了又删,累得腰酸背痛,但是看到书友的鼓励,心头的快慰依旧无法言表。(顶点小说手打小说)在此感谢)

次日清晨卯时,那日头刚刚露出半边,笼罩在将军岭的薄雾尚未消散,赵国大军便隆隆开动了。“利用自己历史的先知,步步抢占先机”这正是上将军赵括决战那屠夫白起的杀手锏。大军阵列中,上将军赵括跨着那匹枣红色的战马,面色凝重地望着数十万大军滚滚杀向老马岭的洪流,望着那腾起的漫天黄尘,心头顿时油然升起一股子改变历史的冲天豪气。

“秦赵之国运,在此一决白起——我赵括来了我赵军来了”战马上的赵括,心下一字一句地沉吟着,默默地感受着脚下大地的震颤。

秦军的探马斥候可不是吃素的,便在赵军堪堪开动之时,武安君白起便收到了探马传来的紧急军情——赵国大军五十万,几乎全班出动,正兵分两路,声势浩荡地向老马岭营垒和丹水营垒杀来。其中,攻击老马岭赵军二十余万,正是由赵军主帅赵括统领

“娘的——来得好快”武安君白起心头微微一惊,只是瞬间的功夫便迅速地冷静了下来。赵军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秦军在老马岭的营垒还未最后完工,那六座尚未修建完成大粮仓,更是近乎空空如也。

“谁言赵括乃夸夸其谈之辈,此子兵家之才不俗呀”白起皱着眉头,那张四方形的大脸竟是阴沉无比,“老夫如此保密,他却能趁本君‘诱敌深入’的手段还未施展,此时便来猛攻,这战机的把握如此精准,或许只有用“天赋奇才”才能概括”

“武安君,赵括那黄口小儿,竟敢攻我老马岭,真是活得不耐烦了”那老将王龁,向着武安君白起慷慨言道。前些日子被赵军窝窝囊囊地打了一仗,打得秦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着实让王龁窝囊坏了。

“王龁听令出大军二十万,先与那赵括对战半日,待半日后不论胜败,且以计行事”武安君白起口气冷冷地下令道。那冷冰冰的口气中,没有一丝感情的温热。

虽然赵军已经提前发动,虽然囤积的粮草还差着很多,但是有了野王这个屯粮大仓,有了源源不断的军粮运输,白起自信后继的粮草断然不会出现意外。既然赵括杀来了,和他且周旋数日、让他慢慢进入毂中便是。

老马岭,天空纯净得不见一丝云彩,那初夏的日光,已是有些灼人。便在这明晃晃的日头下,赵国大军已经摆好了阵势,等待着发动第一波的攻势。

这第一波的攻势,乃是一种试探,试探秦军主力的战力到底是什么模样,试探赵国骑射劲卒和秦军大规模的对攻,到底能不能尽占上风。此波攻势,由御林军的飞骑营和劲步营协同发动。

飞骑营和劲步营乃御林军野战的中坚力量,自成军以来,历经大战、小战数场,每日间玩命般地训练,早已将各种阵势演练成熟。

随着那中军司马“唰唰地——”摆动红、黑两色令旗,看到旗语后飞骑营和劲步营的将士们,迅速地发动,只是眨眼间的功夫,便摆正了一个攻守兼备的方形大阵。

此方形大阵内含三十个方形小阵,每阵中央乃步军六千,侧翼各有骑兵一千五百,以掩护步兵的进攻和撤退。赵军前锋,总共九万绛红色胡服将士,远远望去便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又像是连片闪闪跳动的火焰一般炫彩夺目。

每个步兵方阵的身后,架设着十只轻型连发床弩,可四十支连发,射程约为一千步,乃对秦军远程攻击之利器。此时重型连发床弩,因为过于笨重、搬运不便,还在艰苦的运输途中,便未派上阵来。再者,那些威力惊人的重型连发床弩,赵括还有着有大用场,留着在关键时刻,再给自以为得计的秦军以摧毁性的一击。

再看那方阵中,步军将士们手举丈八长矛,前排的将士们将长矛平端,后排的将士们将长矛斜斜上举,以此类推,最后一排的将士们那长矛是垂直上举,如此层次分明,发功攻击时,长矛的攒刺可一波接着一波。

长矛兵方阵的空隙中,穿插着辅兵,辅兵得制式武器乃随身连发弩和精铁长剑。随身连发弩用于两阵未对接时的远程攻击,而精铁长剑则用于刺杀冲入阵中的敌军。

如此一来,劲步营远程、中程、进程、贴身搏杀,各式武器一应俱全,可以说劲步营武器的配备,已经远远地领先了这个时代,即使是处在这个时代军事尖峰的秦军,也多有不及。

每个方阵两侧,飞骑营的骑兵们手持两丈许长矛,因为有了马镫和马鞍对冲击力、反弹力的保护,御林军的骑兵们,已经可以利用战马的速度和惯性,以锋利的长矛刺穿敌阵。和这个时代通常理解的精于射术的骑兵相比,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