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攻城第一波(1 / 2)

 (诚挚感谢书友1iteonnk、揉碎女人心的慷慨打赏,您催更的字数,小生尽力完成。有票票的书友,敢情您赏赐几票推荐,小生的票票少得可怜。您的支持是小生创作的源动力!)

正是初春,燕国下都武阳城外,不见半点绿意,枯草、枯树、冷石,四野间满目萧瑟。那呼啸的寒风,吹动着干枯的树枝,出“呜呜——”的凄凉吼声。

血色的夕阳,映照着千余面绛红的军旗,点缀在荒凉的景色间,徒增凛凛杀气。

寒风中,少将军赵括双手叉腰,昂然而立,专注地望着前方的大城。落日的余晖,在赵括黑红的面庞镶上了一道金色的轮廓。

赵括的身侧,立着御林军军师苗先生、千夫长陈不群、百夫长申阳、苗邦四位干将。看着赵括那威风凛凛的模样,四位干将心底陡然升起莫名的崇拜:“少将军以舞勺之龄,指挥数万大军,真乃天赋奇才!能追随少将军,实乃我等的荣幸。”

一整日的休整后,长途跋涉的御林军将士,渐渐恢复了精神,一个个斗志昂扬,静等着少将军的一声令下。

这正是赵括的御兵之道:“养精蓄锐,以待关键之时的雷霆爆!”经过日间的修养,御林军不负赵括的期待,那森然锐气已渐渐升腾起来。

经过与四位干将一整日的谋划,赵括的攻城奇策,已渐渐思谋成熟。傍晚时分,少将军赵括准备动第一波攻势了。

“申阳,按适才所议,进攻武阳城!”赵括转向百夫长申阳,陡然一声暴喝!

“诺!”申阳干脆利落地沉声应答,“刷——”地劈落手中的令旗,“床弩,出!”

随着申阳的号令,一阵“吱呀呀——”车轴摩擦声次第响起。

转眼间,一百五十辆连床弩,被齐整整地推到阵前。待推进到距离武阳城墙四百步左右,床弩停了下来。

第一波的攻击,赵括准备挥床弩的远距离攻击优势,打一个“距离差”,达到“我可伤敌,而敌无法伤我”的效果。赵括要用第一波的床弩攻势,压制住城头的守军,不求海量杀敌,但求吓破城头燕军之胆。

根据苗先生的战阵经验,再目测一下这武阳城墙的高度,赵括估摸着:燕军的弓弩,最多能俯射到三百步。这四百步的距离,对操弩手来说,绝对是安全的。

御林军操弩手的技法,已日渐成熟,一会儿的功夫,一百五十辆床弩已安装完毕。

武阳城头的守军,见一日间围城的赵军毫无动作,以为这武阳城高、河深,想来赵军一时间还找不到攻城的门道。城外赵军虽有十万之众,想来对这固若金汤的武阳城无从下手。

一整日的对峙下来,守军渐渐有些松弛。

此时,守军们突然现城下的赵军,远远推来了百余辆床弩,心底不免一阵讪笑。

那武阳守将王茂,远远地望着城墙约五百步外的床弩,心底一阵疑惑:“这床弩不是什么稀罕物事,我燕军之中此器甚多,不过这五百步外的距离床弩又有何用?”

王茂想象不到这御林军的床弩竟能射到五百步外,弩箭连更是出了王茂所处时代的军器水平,更让王茂想象不到的是,这床弩在五百步外尚能确保精度,几乎箭无虚。

“弩箭准备!”申阳运气腹中之气,高声令,“射!”

刹那间,高空中“嗖嗖嗖——”铁箭头破空声连片响起,这尖利的哨音震惊了城头的王茂。

王茂下意识地一个矮身,一支弩箭堪堪掠着头皮飞过。王茂只觉头皮一阵刺痛的冰凉,少顷,一股温热的液体顺着头皮汩汩冒出。

“他娘的!这床弩竟能射这么远,真是见鬼了!”王茂狠狠地骂着,随手撕扯下一块衣襟,动手包扎起伤口。

不过,王茂的这声怒骂,怕是连他自己也没有听清楚,刚出口就已生生淹没在城头阵阵哀嚎声中。

“噗呲——”

“哎呦——”

“娘啊——”

一瞬间,武阳城头弩箭穿透身体的声音、哀嚎声混杂在一起,适才一片平静的城头,已变成了人间地狱。

“啪!”一块腥臭的软乎乎物事,呼啸着糊在王茂的面门。躲在墙垛后王茂,凭着直觉抹去一脸的腥臭,回神间吓了一跳,只见那软绵绵的物事竟然是半边的肉脸。

王茂猛然回,只见身侧一位亲兵卫士,生生被弩箭撕掉了半边脸,那卫士血肉模糊地躺倒在地,出阵阵瘆人的哀嚎。

“一箭射去半边脸,五百步外,这弩箭竟然威力如斯!”王茂心头一阵阵惊呼,“如此床弩,这城还如何守下去!”

“呼呼呼——”

就在王茂震惊的瞬间,周围火苗纷纷窜起,回神间已渐变成熊熊大火,守城燕军的冬衣,竟成了御林军火箭上佳的燃料!

御林军已换猛火油火箭,一波三千支连弩箭射出,只见武阳城头已是浓烟滚滚。

惊魂未定的王茂,趴伏在墙垛下,连声高呼:“救火,救火,快救火!”

此时,两拨弩箭射罢,城头活着的守军已是不多。

即使侥幸苟全性命,这些幸存者亦是被御林军诡异的床弩吓破了胆,一个个学着王茂趴伏在地,不敢起身,生怕那鬼神莫测的御林军火箭射中自己。一箭痛快地死去也就罢了,最怕的是半死不活时被这熊熊烈火生生烧死。烤全羊好吃,但那被烤羊羔的滋味着实可怖。

城内的守军,听到将军王茂嗓门撕裂一般的召唤。望着浓烟滚滚的城头,倒有些亡命之徒纷纷爬了上去,慌手慌脚地提着盛满水的陶罐往那大火上浇去。

不过令这些燕兵称奇的是,那火势并未扑灭,反而顺着水流四处蔓延。弩箭上的猛火油,已燃起熊熊大火,靠着这点水,又怎能扑灭。

城内的守军汹涌而来,陶罐、木桶、甚至头盔都派上了用场,一阵阵冷水泼过,城头的大火被源源不绝的守军奋力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