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节 对峙(六)(2 / 2)

岁月 绿窗幽梦 0 字 2021-09-21

突如其来的大火在将整个长沙变成了一个人间炼|的同时还间接的吞噬着生命。将条整条的街道化作火海。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到湘江边上渡江逃命。些那些夺命出火窟。跑到湘江边上渡江逃生的人们被拥挤着。有人被挤到了江里。有的因为船翻了而沉入江中。淹死者不计其数。湘江之上满是顺江漂流的尸体。</p>

包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在内的许多从汉撤退下来地高层也都在混乱中连夜逃出城市的。</p>

“作为湖南省最大的城市早在秋战国时期。古城长沙就已初具雏形。楚国在这里建造,邑。成为它营南方的重要基地。到了秦朝。秦始设立长沙郡。从之后。这里就一直成为湖湘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在西汉和五代十国时期。长沙又两为国都。到了近现代。长沙更是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名贤-萃。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两千多年城不变的古城。长沙堪称是湘人千年缔造的结晶。可是这场燃烧了五天五夜</p>

却使它几乎毁灭。”狼狈不堪地周成义对着边的无感慨道道。</p>

在和军部取联系,成义也自地加入到了帮助维持秩序的部队中。而玉兰则是帮助收容救助伤者。情况的混乱几乎让人难以想象的。</p>

沿湘江而建的长沙,本事极为繁华。南门到北门。七里三分路。其中吴门司门口一带。商铺林立。是长沙最繁华热闹的地区。大火中。这里完全化为一片废墟。中山马路。西起江边。到吴门。仅幸存了中山堂国货陈列馆何建公馆曾国藩祠等10多家建筑。而曾是全银行钱庄和金银首饰最繁华集中的坡子街。也在一夜之间全部焚毁。</p>

西汉名家贾谊。曾在长沙度过了4个春秋。历经000多年的贾谊故居。也在此次在大火中付之一炬。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象征。也是长沙地势最高的地方。火中烧的仅剩下残垣断壁。西汉长沙王刘发所修筑的定王台。清朝末年被改建为“湖南省立图书馆”。然而这座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名楼。同它所珍藏的万卷善本古籍。在大火中毁之殆尽。</p>

西文庙|长沙府学宫。有近千年历史。殿宇交错。规模宏大。大火中却被烧只剩下“冠古今”的石坊。五代时。楚王所敕建的千年古刹开福寺。在大火中虽未被全部焚毁。但两旁的亭台阁榭却被烧的荡然无存。长沙人祭祀火神的火宫殿。百年来是长沙民众寻求火神护佑的地方。然而这个供火神的地方同样没有幸免于被火烧的厄运大火中仅剩下这座|楼。而安置在殿内的一批从前线下来的伤病员。也随同火宫殿一起的支离破碎</p>

大火中究竟烧死了多少人。谁也不准。就是现在。走在街道上的周成仁周成义兄弟俩仍然可以感觉到街道上的麻石路面上的阵阵滚烫。在周家兄弟看来。长沙已经犹如一座死城。到处是焦土瓦砾到处是断壁残垣大火全城变成了一个修罗场。</p>

然而这场蔓延全城巨大火灾到底是因何而发?周成仁不想去知道。周成义也不想去知道。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某些真相所在。南门方向刚有火起。全城四处就有几百条火头同时窜起。老百姓们告诉他们这些军人看到很多军人。远远的着枪朝着汽油桶。开枪。一打汽油桶就着火。按照油桶所摆放的倾斜位置。那大火对屋里冲。喷冲的那屋都被掀掉了。天空中像落雨一样的喷溅着的汽油。所落之处一片大火。”</p>

原以为来长沙主要是为迎战日军。现在却是来料理后事。74的官兵们想想就愤怒。11月15也就是长沙大火后的第三。根据命令。张灵甫率领第153旅从郊外驻地进入了长沙市区。而之所以选调74进城救灾。也是第9战区代司长官-薛岳的意思。</p>

万家岭一战中。74执行命令的准确性与坚定性可谓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宁可打光一个军。也绝不后退。也正是此给了这位薛长官难以磨灭的印象。薛岳相信这样一支军。盯视军纪严明此时已经遭到重创的长沙古城。绝不可再生事端而依靠74在长沙城内维持治安。一定能够维持秩序安定人心。</p>

望着焦头烂额无家可归的百姓。几乎整个74上下的官兵无人不是即既震惊又伤感。面对在火灾中挣扎的灾民。无人不识感到十分痛心按照长官部的命令。153旅在部队整训之余。将协助市民在瓦砾灰之中建屋搭梁。恢复家园。</p>

上面的所谓严查终于有了结果。政令不通。军令不严。尤其是地方军队自成体系自行其事。纪律观念一向淡薄是造成长沙大火这场惨剧的直接原因。而具体起因是由于天-阁附近的伤兵医院不慎失火。参加放火队的民团团员-丁森等人。一见火起。便以为|就是信号。首先燃自房子。接着预先守候各处的放火队不等空袭警报响起也一齐动手。也正是因为这样。火烧长沙的悲剧便是开始了</p>

然而在王耀武济时这样的军方高层看来。事情并没有这样的简单。武汉陷后。委座长沙多次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一再强调“焦土抗战”政策。就在几天前。11月7日89日。又在长沙健公馆。召开了一次会议。而也就是这次会议为长沙的悲剧埋下伏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