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鏖兵武汉 第三十八章节 关联者(三)(2 / 2)

岁月 绿窗幽梦 0 字 2021-09-21

虽然在张古峰事件发生后,朝鲜军、陆军参谋本部,都指示要采取不扩大方针,而第19师团却实施暴走,并最终开战,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参谋本部方面,第一课长-稻田正纯大佐为核心的大本营参谋认为这种时候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p>

因此6月13日,苏联远东地区的人民内务委员会的柳希柯夫将军叛逃过来了,从他那里,日本高层得知由于内部肃反,苏联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失血,而这个时候,也是对苏试探其军事力量的一个较好时机,而反观日军方便,第19师团、第20师团都是精锐的朝鲜军师团,而且第19师团一直都是担任对苏联警戒的主要防务。\</p>

大本营的想法并不只留在纸面上,奉命到张古峰边境实地视察地大本营参谋-荒尾兴功少佐早就已经将这个消息透露给第1师团长-尾高龟藏,这样尾高中将就完全了解到了参谋本部对张古峰事件地全部意图,因此暴走也在常理之中。</p>

不过在完全部署之后,尾高中将也知道,仅以这几个步兵大队及附属炮兵,难以阻止苏军的反击地。于是31日上午11时,他又决定调驻罗南的佐藤为德大佐地第73联队(2、3大队)、驻屯在大城的户三治大佐的第76联队主力(2、3大队,1大队已在战场)、田中隆吉大佐的山炮兵部队第2大队(主力已在战场)、临时轻装甲车队至阿吾地一带集结。</p>

</p>

不过当这一增兵计划上报到朝鲜军司令部时,中村孝太郎司令部怎么也不同意这个计划,因为中村司令官认为这是在扩大边境事件。但此刻身在第19师团的朝鲜军参谋长-北野宪造少将,却向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发去电文,建议在师团长职权内,以调动这4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到外地演习的名义至阿吾地集结。电报中,北野宪造参谋长要求中村孝太郎司令官能予以同意,以解决第19师团当前之困难。</p>

结果朝鲜军司令部方便于8月1日20时同意了第19师团的这一调动。而早在第19师团于3日晨进攻张古峰的时候,就于凌晨5时40分以电话报告的形式上报到了朝鲜军司令部,“沙草峰方面的苏军向75联队发起进攻,该联队随即加以反击,凌晨2时40分左右仍在战斗中。”而接到报告的朝鲜军司令部在知道了战斗的大概后,中村孝太郎司令官一面向其大本营报告详情,一面指示第19师团占领和确保高地线,不过要尽量不再扩大事态。</p>

而接到张古峰战斗情况报告的参谋次长-多田骏于31日上奏了天皇,而裕仁天皇则对作战部队未越过边境,体现了大本营不扩大的意图,表示了满意。</p>

随之多田骏参谋次长、载仁亲王参谋总长分别于8月1日零时10分、午后18时20分、夜间22时40分,3次以电报形式要求朝鲜军不再扩大事件,只有苏军挑衅方可予以反击,第一线部队保持现状并作反击的准备;对占据地区及国境线要严加警戒;事件不再扩大,准备通过外交途径解决。</p>

不过这个时候,情况已经不再受到控制了,第19师团长-尾高中将从苏军开始展开的连续猛烈的攻击行动中,也知道事件不会简单解决,于是他做出了决定,在增援的5个大队到达后,立即将步兵73联队及山炮大队部署在张古峰正面,将步兵76联队部署于张古峰以北约11公里的回忠院一带,企图从北面迂回进入张古峰地区的苏军后方。</p>

但这一方案被大本营予以否决,理由是现正着手外交解决,这样做违背了不扩大的方针;同时是这样做会给苏军进攻水流峰地区以借口。</p>

8月3日晨,增调的步兵73联队与第37旅团到达战场,随即作了新的部署,即37旅团指挥所位于将军峰,将整个张古峰地区划分为南防守区和北防守区,南防守区,以张古峰和52高地组成,由步兵75联队第2大队及配属部队防守;北防守区,以沙草峰地区组成,由73、76联队各1个大队及配属部队防守;山炮兵第25联队,野战重炮兵第15联队配备于图门江以西,支援对岸步兵作战。野战重炮兵展开于古城、南峰山地区;山炮兵展开于甑山地区。</p>

由于苏军连日反击,第19师团前方情况相当吃紧,尾高中将又于8月3日下午要求将步兵第7联队增援至战场,经几番周折,最后才获得朝鲜军司令部的调动同意;8月4日夜间,尾高又根据苏军连日来的炮击和空中轰炸的情况,提出增强炮兵和高炮部队的要求。</p>

由于他事先服了在军参谋长北野宪造少将,所以经朝鲜军司令部向大本营提出申请后,在5日晚间22时,大本营同意了尾高的请求。于是大本营方便增调了关东军野炮两个中队、独立重炮兵1个中队、装甲列车1队、华北方面军的野战高炮1队,归辖于朝鲜军司令部的指挥下。此时在武汉方面,第2军、第11军已分别沿大别山、长江攻向武汉,并在作进攻广州的准备,可以这一切都是紧密而联系在一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