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节 南海鸡事(1 / 2)

 郑和在旧港的事务很多,朝庭只是任命了几个大头目,如宣慰使、指挥使及同知,施正卿当初可是报了不少人的名字上去的,他的意思很明确,通过永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永乐也不笨,没大理他,但把这个权力下放给了郑和。哪里都有个左中右,永乐对旧港的形势不熟悉,自己也不能亲自去,于是这些天,郑和忙上了。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相对而言,郑和高高在上,几个世家巴结郑和意图太明显了,而王动恰好是个跳板,当王动在龙城大搞建设的时候,世家都纷纷表示支持。他们的支持在龙城得到了回报,王动按着明朝的方式都、布、按建立了管理机构,他们这些世家也是团团坐分猪肉个个有份。不过,在他们眼里,小小的龙城只是开始,他们要的是旧港,旧港这会才是南海诸国明朝势力的风向标,在旧港的地位才能决定自己家族生意能做到多大。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王动在龙城的时候,这些个世家正好可以避开施正卿,正是加紧活动的时候,他们个个都不笨,一切都是以生意的名义开始的。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丘彥诚绝对是个懂眼色的人,他对王动在龙城的举动表示大力支持,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别人还要积极的投入到各种事务中去,早请示晚汇报,弄的王动头大的不行,什么事好象都逃不出他的眼底。王动觉得很有意思是,这个丘彥诚在历史上留下过名字,只是说他后来留在明朝没回旧港,把那个很有名的施二娘丢一边去了。如此说来,此人也是有点想法的,只是自己老婆实力太强了。想想也是,能做到世家的族长,当然是有点能力的。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龙城的官职是通过郑和任命的,王动问郑和,这事最好不要送去吏部备案,郑和想了一下同意了。丘彥诚本人兼职做了个布政司使,而按察司使出人意料的给了郑政的老师,一个叫杨中顺的人,郑政自己是个法家弟子,所以这个杨中顺就不用多说了。杨中顺也是感叹,没想到自己避祸漂在海外几十年,居然还有这么一个机会。自然不用多说,按着大明的历律在龙城大展拳脚。王动只是对他提了三点意见:一是民族平等,二是信仰平等,三是适当保护龙城的利益。前两条很容易理解,也显示出了王动的胸襟,第三条,杨中则还真有点摸不清头脑,陈泽点拨了他一下,写了一个“明”字,杨中则看了大吃一惊。指挥使不用多说,给了郑政,这下子,郑家在龙城大获全胜。明眼人是看出来了,王动要的是自己的力量,丘彥诚代表了王动与明朝的妥协,毕竟这个在永乐那都挂上号了,同样的,他也是旧港势力的代表;郑政是新势力的代表,杨中则是没什么根基的人,不过他在南海诸国学生倒是有不少,这两人能做到这个位置全是王动的扶持,总之,各派势力都离不开王动,王动才是龙城真正的老大。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当然了,得不到最瞩目的位置没有关系,百废待兴,一把手最累最辛苦,实权人物还是底下的那些个主事人员,这些主事人员就不一样了,八大世家全都有份。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旧港,古名三佛齐国是也。番名曰浡淋邦,属瓜哇国所辖。东接爪哇国,西接满剌加国界,南距大山,北临大海。诸处船来,先至淡港,入彭家门里,系船於岸。岸上多砖塔。用小船入港内,则至其国……”――摘自马欢日志。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郑和的船队停在彭家门,那里成了旧港最热闹的地方,船上的人员是领了牌子轮流上岸休息的,个个都不会错过上岸的好时光。一般说来,他们上岸能干的事就这两样,一是赚点小钱,把自己私带的小东西拿出来卖一下,再买点小东西回,二是上岸放松一下,吃吃喝喝,去红楼红船,或是去赌钱。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王动自龙城回了之后,在彭家门小住了几天,他的两位夫人在那里,因为一向与两位夫人混在一起的赵大娘在彭家门与一个同行搭上了关系,这个同行开了个名为春因坊好去处。在南海诸国,本来不大需要性工作者,因为这里的性服务行业好象没什么可赚的,当地人淫风甚炽,不输给暹罗,不过由于汉人多了,好赌的习性在此地聚集爆发,春因坊主业是个赌场,羸了钱的人总要有地方让他们花呀,所以这里吃喝玩都有,但都是围绕着赌业展开的。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赵大娘知道除了大城外,旧港才是真正汉人聚居的地方,所以她带来的私货的大部分要在此地出手,结果,她还没找到买家,买家就发现她了,没办法,谁让她那么醒目。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

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言情赵大娘其实不醒目,但她手下的姑娘太醒目的。与上次郑和的船靠在彭家门不同,春因坊的张嬷嬷发现,明朝的士兵到她这里玩过之后,个个都说这里的姑娘不行,以前过来的时候,只要掀起尾巴没看到有**子的,都想要上,如此火急火撩,这会过来居然个个都要好好挑挑,张嬷嬷凭着职业的敏感,就知道,这些人一定还有其他的选择,她可能碰到竞争者了。要知道,在当地,番民是极度鄙视这个行业的,所以她的竞争者只可能是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