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垣二十八星宿(1 / 2)

 这一晚,全京城暗流涌动。</p>

唯一跟个没事儿人的就是郑年了。</p>

回到家的时候,刚刚过了戌时三刻。</p>

戌时便是一更宵禁,现在坊外已经没了人,郑年回到三十二坊进入广安巷之时,遇到了一对母子,孩子手里捧着窝窝头吃了几口,咳嗽了几口。</p>

母亲的手肘和膝盖上都有补丁,看来是经常做厂活造成的,二人也看到了郑年,女人尴尬地笑了笑,“阿年。”</p>

郑年将佩刀向身后藏了藏,“这不是曾哥家嫂嫂么,怎么这么晚不回,外面危险。”</p>

曾广寿的媳妇和孩子略带歉意,“当家的两日没回来了,也不挑货,不知道去了哪儿,坊子里转了一圈也没找到,阿年你见了么?”</p>

郑年思索了片刻,“兴是出去喝酒了吧?晚了没回来,不行明日一早我去商坊寻一寻。”</p>

“谢谢阿年。”</p>

回到家的时候,老妈还在灶台旁边坐着熬粥。</p>

“妈!不是和你说了不要这么累,我来熬。”郑年将佩刀解下,走到了灶台旁边。</p>

老妈歪着头目光涣散看着锅里,心神飘忽道,“明儿个京兆尹陈大人的家眷就要官卖了,后天正午在南菜市口行刑,为娘要去……送他一程。”</p>

郑年蹲在一旁,抚在老妈的手背,“我陪您去。”</p>

“好。”</p>

老妈郑重地点了点头,“儿啊,以后一定要成为你陈伯伯那样的好官,为百姓请命,为世道正言,即便是死了,也永远活在这巷头巷尾。”</p>

“我还不想死……”</p>

郑年憨憨一笑,“娘,放心吧,我一定会做一个有用的人,听您的。您呢,现在就去早点休息,粥的事儿我来管咯。”</p>

安抚老妈睡过去,郑年才开始熬粥。</p>

夜晚的萧瑟,街道上渐渐也没了人,一边坐在灶台旁边扇火,一边看着手中魁祖的武道手札。</p>

【武道天下十品,三境。】</p>

【凡是在下三境修得剑、刀等兵刃者,皆是废柴。】</p>

【炁乃道之根本,以天道化万物,这武道也是修炼炁之法本,天下万变不离其宗,修炁则可修万物。】</p>

魁祖吹完了一段牛皮之后,便开始了炁的修为。</p>

‘按照这魁祖所说,炁并非是气,乃本源同生之物,修行的法门虽然不简单却也称不上难,而最难的居然是不要去修其他的兵器。’</p>

郑年蹲在屋外思来想去。</p>

‘确实感觉有些不一样的,但总觉得是因为今日师父带我醒了炁。’</p>

【法于天像,人与经脉。】</p>

【周天星象乃是经脉之运,三垣二十八星宿于天同于人。】</p>

【三垣乃:紫微、天微、天市。三垣脉则为紫微脉,天微脉,天市脉。统称三垣帝脉。】</p>

【二十八宿共分四象,乃东周青龙七脉,南理朱雀七脉,西山白虎七脉,北海玄武七脉。】</p>

【心法修炼切忌心急,待到四象三垣大成之后,才可冲破第一道玄关,进入九品境界。如此可根基稳固,超越旁人。】</p>

按照手札上所描述,乃是以九穴为一脉,七脉为一象。按部就班修炼即可。</p>

郑年也不着急,既然内功心法也有了,招式就是武思燕给来的《上山玉常修身习录》。</p>

这是一本拳法、掌法、腿法和身法的招式书册,有模有样的走了几遍,感觉自己像是公园里面练太极的老大爷。</p>

正入神,旁边却想起了一个声音,“差爷!”</p>

郑年一愣,现在已经是三更天了,想不到还有人在坊里晃悠,转头看去,是一个破布烂衫,衣着褴褛的老乞丐。</p>

手里提着一个酒葫芦,茂盛的头发在月光下反射出了晶莹的光泽,依靠着墙壁坐在不远处,仰着头喝着葫芦里的酒,应该是喝干了。</p>

“哟,丐爷。”郑年一直都觉得乞丐是一个非常棒的职业,无欲无求,随心所欲。</p>

“这么晚了您不歇着跑这儿来干什么?”</p>

老乞丐明显一愣,“什么是丐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