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蠢蠢欲动(1 / 2)

举鞍齐眉 草木葱 0 字 2022-02-01

 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的奉先殿,乃大楚开国之初,太祖皇帝敕令建造的。</p>

自从那年京中发生了变故,高世海以国丈之尊威逼幼帝禅位,至使大楚半壁江山换了主人。原先,在殿内摆放的项氏皇族的牌位,都被篡位者清扫一空。</p>

待宁国公带着从瓦剌借来的援兵,借机攻入京师,天下再一次改天换日。政权重新回到项氏子孙手中,奉先殿的情况又发生了变化。</p>

不仅高家先祖的牌位,被小皇帝下令付之一炬,就连管理太庙的那些官员,也拆换了好几拔。</p>

此时,奉先殿前殿气氛压抑。屋内司仪官脸上的表情,说不出的凝重肃然。</p>

“礼毕!”随着司仪官一声唱和,主祭的男子随之起身。殿里内侍们的脸上,跟着有了些许松放的表情。</p>

就在殿内祭拜仪式刚刚完成,从殿外东南方向,过来一支队伍,旌旗华盖羽扇面一应尽有。</p>

“将军,圣上朝这边过来了。”就在众人愣神的当口,葛曜身后的亲兵,走到他的身边凑到耳边,轻声提醒了一句。</p>

他们这一举动,被掌管奉先殿祭祀的主管太监吴登,全都看在眼里。</p>

只见吴公公上前一步,来到大殿的正门处,对葛曜微微躬身:“将军,陛下过来了,咱们迎出去吧!”</p>

葛曜轻轻颔首,随后就带着众人迎了出去。</p>

“陛下怎么来了?”项忻的右脚刚跨入殿内,葛曜一边行礼问安,一边问道。</p>

左手携起对方胳膊,项忻表情郑重:“此等大事,朕自然得亲临坐阵。毕竟如今皇族中,就只剩你跟朕两个人了。”</p>

泰宁帝的话音刚落,葛曜慌忙谢恩:“陛下言重了,微臣受宠若惊!”</p>

项忻亲自过去相扶:“一家人就不必这样客气了。如今新朝初定,朕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将军帮扶的。你能回到这里,端王爷在地底下有知,定会含笑九泉了。”</p>

小皇帝的话,让葛曜受宠若惊,只见他双拳相抱:“陛下恩泽,微臣铭感五内。圣上有什么差遣,臣当肝脑涂地,决不推辞。”</p>

葛曜的回答,让项忻甚为满意。</p>

想起前些天,他接到此人从江南递来奏折,朝中一番忐忑的猜想,这位少年天子感触良多。</p>

为了江南的局势,他特意将宁国公、施太傅、威远伯以及文大人召来商量对策。</p>

当时众人意见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葛曜那份奏折,乃是给朝廷下战书,目的就是要跟朝廷谈条件,不然也不会公然指定商谈大臣。另一派则是认为,葛曜所图甚大,肯定不只江南那一块地方。毕竟,他派去接管南楚边防要塞的将领,皆脱胎于山东邵家兵。这种态势,一个不留神,既可以跟他旧主邵良惟结盟,联合起来攻楚,又能继续臣服北边,跟大楚南北夹击,一举拿下大晋。</p>

那个时候,认为葛曜野心不小,意欲待价而沽的意见点上风。</p>

谁也没料到的是,他竟然是宗室之后,端王府早年走失的世子。</p>

只是,眼前此人怎敢孤身一人北上的,难不成真跟传闻说的那样,不爱江山爱美人?</p>

想到这里,项忻心知要解开这一迷团,只有到舒眉跟前探探风声了。</p>

别人不敢保证,说到姨母他信心倍增。</p>

当初,姨母明知跟他们北上不妥,她还是带着表弟来了。</p>

自从自己一行人被接回了宫,宁国府那边虽然几次三番接舒眉母子回去,一直没对秦氏作别的安排。</p>

他们到底是何意思?</p>

难不成齐家人眼里只有孩子,没有孩子他娘?</p>

想到这里,项忻将目光挪到了葛曜身上——那些传闻若是真的就好了!</p>

跟念祖表弟的亲爹比起来,眼前这位算得上他堂叔的男子,显然更加适合姨母。</p>

突然,一个念头在项忻脑海里形成。</p>

只见他收回目光,走到了葛曜跟前,对他道:“既然将军已经认祖归宗了。不如将王府继承下来,也好让端王爷在九泉之下安心。”</p>

听到这个提议,葛曜连连摆手:“陛下好意,微臣心领了。此事怕是不用那般着急。毕竟,天下尚未安定,圣上现下就封赏,若是被边关将士知晓了,岂不要人心涣散!”</p>

“爱卿言之有理!”葛曜这番替主分忧言辞,立马搏得了项忻的好感。</p>

项忻原先不过想起,端王府跟宁国府相邻。若能尽快将恢复葛曜的爵位,只怕对他也是个便利。</p>

毕竟,阻止舒眉再嫁的障碍,如今只剩下念祖表弟的归属问题。</p>

既然已经跟对方表达出让他承王爵的意思,项忻便不再赘言。回紫宸殿的时候,他将文曙辉在太医院养病的事,特意告诉了葛曜。</p>

望着项忻一行远去的背影,葛曜眸色微暗。</p>

这日,他没有去太医院探病,而是一人单骑独马,往西郊方向驰去。</p>

※※※</p>

葛曜在紫禁城奉先殿认祖归宗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随即在京城王公贵族以及官宦世家中间就传开了。</p>

等郑氏得知这一传闻时,心里的悔意,险些没把宁国府的屋顶给掀翻过来。</p>

自从那次,葛曜推荐给她那位邓神医,帮她治好身上的老毛病后,郑氏对葛曜就青眼相加了。</p>

原先,她想到对方出身草莽,虽然晋升得十分迅速,到底根基还是浅了一些。若齐府能招之为婿,是一桩对两方都有利的好亲事。</p>

可是,谁也料不到的是,这人竟是端王府正儿八经的世子爷。</p>

若是那个时候,两家对了亲家,娆儿以再嫁之身配他,两人算是勉强说得过去。</p>

如今,葛曜一跃成为王府继承人,又立下收复江南此等奇功,就算封王侯勋爵都不成问题。在说亲一事上,自然就会水涨船高。</p>

若娆儿还是待字闺中初嫁之身还好,可偏偏她是被宋家那挨千刀的休回娘家的。</p>

想到这里,郑氏只觉被什么东西堵在嗓子眼,让她吞不下也吐不出。</p>

不过,郑氏的心思,齐府的女眷没人能猜得到。</p>

柯氏刚诞下宁国公齐屹的长子,正在坐月子,自不必说了。就算最近一段时日,喜欢在郑氏跟前恭维讨好婆婆的秦芷茹,也因要张罗大房麟儿满月宴的事,忙得脚不沾地。</p>

倒是操心儿子亲事的芙姨娘,这些天常在各家走动,听了外面一些关于葛曜的传闻。</p>

对芙姨娘来说,别的倒没什么,只是关于葛曜为舒眉冒险赶回京城的事,让她暗地里着起急来。</p>

其实,对舒眉不肯回齐府,芙姨娘起初颇不以为然。她见过对方刚进宁国府的情景,对于四房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没人比她更清楚的。</p>

原先她以为,舒眉不肯回宁国府,不过是跟齐府拗价钱,要压过秦芷茹一头才肯回府。</p>

没想到,一年多都过去了,齐文两家至今没动静。就是之前齐屹提及的,让齐峻肩祧两房的提议,也因长房有子嗣出世,而形同虚设。</p>

难道,她真的不回来了?</p>

芙姨娘只要一想到,舒眉有可能另嫁,再也不会回齐府了。从此以后,在宁国府自己就没了同盟,她就开始如坐针毡。</p>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了。</p>

芙姨娘一咬,开始琢磨该采取何种行动,来阻止此类事情的发生。</p>

这一日,她带着丫鬟仆妇在枕月湖边的水榭里钓鱼,就见对面林子里走出两道身影,她当即认出,其中一位好似四房的秦氏。</p>

她怎会到那地方去的?</p>

秦芷茹的行踪,让芙姨娘犯起了嘀咕。</p>

自从她从徽州回来后,对齐峻身边这位新夫人,起初并不反感。刚开始时,齐峻托她到舒眉跟前说项,她爽快地应了下来。待她到文府碰一鼻子灰后,才惊觉秦氏并不简单。</p>

接着,她便开始跟府里的旧仆打探,想知道她母子不在京城的这些年,宁国府发生过什么事。</p>

这一打听不要紧,没得把芙姨娘刚萌生的念头,差点掐死在摇篮里。</p>

原来,秦氏并不是跟表面看上去那样,一味的恭顺的谦让。为了阻舒眉回府,她在背地里可是做了不少动作。</p>

“论理,夫人、姑奶奶主子们的事,奴婢不该嚼那舌根子的。不过,贺姨娘以前对奴婢有恩,如今她留下的唯一骨血,婆家婆家没有了,娘家娘家呆不得。一位公侯千金,竟然抛头露面跟人学起做生意,奴婢着实替四姑奶奶抱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