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1 / 2)

 威宗十八年春,驻西北大将军吕远传来密报称惠王私下练兵,意图谋反。懿王得知消息十分震惊,立即上书称此事必有误会。而后写信与惠王说:父皇膝下六子,只剩你我二人。得知你私下练兵,惊极怒极。吾身为兄长,不愿见你深陷灭门之祸。特望你速速停止练兵,六月上京请罪,以示忠心。如此做才能逢凶化吉。

而后,惠王上书解释并无谋反之心,练兵只为府中防御,现已停止练兵。

六月初,惠王突然率军夜袭西北军营,吕远被杀。近七万西北驻军全军覆没,朝中一片哗然。懿王请兵前去镇压叛军,欲戴罪立功。

威宗不悦。“皇叔。你请兵前去,是欲杀还是欲帮。”

懿王闻言不再请兵前往。威宗下旨,命白衣国师前往西北镇压叛军。若擒惠王,立斩不奏。

数日后,当爱卿再次弹完曲子准备离开时,身后终于传来了开门声。“国师命姑娘每日的这个时辰都来献曲一首。”暗铮站在门口,用手指着面前的空地说道。

爱卿领命后回去连连叫苦:“这人怎么听个曲子也不忘记折磨我!”

慧珍掩嘴一笑,“又乱说话!你应该庆幸大人没让你跪着弹”

爱卿闻言立马闭嘴,暗叹好险好险。

固定的时间同一个地点,都会有一个可爱的姑娘在沐林园门口弹琴。这事儿传遍了整个懿王别院。逐渐会有人在爱卿弹曲子时过来凑热闹,而且人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这些人都乖觉的狠,悄悄的来,悄悄的离开。只偶尔用眼神或小动作表达对爱卿曲子的赞美之情。

今日天空乌云密布,四周昏暗无光。爱卿打开窗户一看,心咯噔一下。这是要让她雨中抚琴的前奏啊。心正想着,雨点便吧嗒吧嗒的落了下来。

大雨滂沱,汇聚成小溪,不停的冲刷着鹅卵石路面。慧珍一手打伞一手护住爱卿往沐林园走,“今日还是算了吧。”

“你说什么?”雨声太大,爱卿都听不清她在说什么。

“我说,这雨越下越大,你就算过去弹琴,大人也不会出来听的。今日就算了吧!”

爱卿摇头。“不行。今天必须去。否则会前功尽弃的。”

慧珍想了想觉得她说的有理便没有再劝。

令爱卿没想到的是,沐林园门前竟有几人打着伞在雨中等她,要听她抚琴。

爱卿心中感动,轻声说:“没想到曾想尽办法都得不到的东西,如今竟得到了。”

慧珍不明白她话中的意思。但见她十分诚恳地向每一个来听曲的人行礼时,便明白了七八。

“爱卿作曲一首。望大人喜欢。”爱卿对着黑色园门大声喊,雨声雷雷,回应她的是无声的门和门旁两个肃穆的侍卫。

古琴柔美的音色夹杂在哗哗雨声中,显得格外沉静深幽。爱卿心中所想的,是一片苍茫辽阔的大海。海波涛涛,烟雨渺渺,所有的雨滴尽都无声的垂进深蓝色的海水中,似不曾来过。

海。时而温婉,时而狂暴,时而平静,时而澎湃。

曲子刚奏到一半,园子的门缓缓打开。

暗铮打着伞快步走到爱卿面前说道:“姑娘随我进去吧。”

许多年后,当爱卿再次回忆起那天雨中的情景时,仍能感受到那一刻心中荡起的一切自有天意的感觉。她就应该执拗的在门外为他一遍一遍的弹琴,然后等着他有一天能让自己走进他的园子。

爱卿让慧珍先回去,自己同暗铮进了沐林园。暗铮命人为她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才带她去见国师。

爱卿起初不明白沐林园名字的由来。进来之后才明白,整座园子都被郁郁葱葱的草木所包围。入目尽是苍松翠柏,团团点点,层层叠叠。树是绿的,水也是绿的。长廊的廊柱也是绿的,屋檐边缘的瓦片也是绿的。

暗铮带着她在一处门前停下,门上挂着木牌匾,上面刻有荷秀亭三个字。

“大人就在里面。姑娘请。”

走进屋内,爱卿发现这儿不是个供人起居的房间,而是个凌空建于湖上的巨大的亭子。亭子成六边形,三面开放,可赏湖光荷色,由竹帘遮挡。三面石墙与普通房间无异。亭内的一面墙上,挂有四幅水墨画,全都画着荷花。只不过情景不同,荷花的状态也不一样。其中一幅就是雨中荷花。

前方碧绿的珠帘发出叮叮咚咚的轻响。爱卿低着头上前行礼。

“奴婢拜见大人。”

“起来吧。”

“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