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三章、海上生明月(2 / 2)

地师 徐公子胜治 7585 字 2019-09-05

第二天中午时分,到达了游方指定的海域。天公作美这一天风平浪静,四面是一望无际的碧蓝,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异状来。但是驾驶室后面有一间船舱里,几个人的神情却很专注,一直盯着各种仪表随时观察变化。

船放缓。缓缓在这一带海域呈形来回游戈,严礼强戴着耳机正在监视声纳信号,一边在仪器上调整着声波段,突然说了一句:“声波定位仪显示前方有不规则的海床。”

柳希芊皱了皱眉头说道:“看磁力计没什么变化啊。”牛月坡不解的问:“这说明什么问题?。

游方在一旁解释道:“通常情况,如果海底出现大型不规则物体,又没有磁力异常,很可能就是自然的礁石海床起伏。”

游方其实也是个外行,但为了出海“摸鱼”这几天做了不少功课。他到的这片海域在一九九五年的时候曾有人来过。是一位名叫麦克布什的美籍爱尔兰海洋科学家所带领的远洋科考团。这位海洋学者当时是以技术援助的方式,被获准在南海海域进行科考,考察项目是洋流、气候以及渔业资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海洋科考部门经费严重不足,因此有很多这洋科研项目都无法正常展开,这一类的援助很受欢迎。在当时看来,麦克布什所运用的科技手段很先进。其实现在回头看,无非就是投入大小的冉题,说先进倒也谈不上。

当时这一片海域还存在海权争端。麦克布什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完全遵照中国法律进行科考援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受欢迎的。因此很顺利的在这一片海域展开了预定活动。

吴屏东事后调查过麦克布什这一次科考活动的全过程,甚至还专门写了一份内参,提交给国家文物部门以及农业部渔政部门,表示了对这次活动的强烈质疑。

吴屏东并不是海洋科考学者。却是当代最出色的考古学者之一,他在十六世纪荷兰探险家吉姆一巴斯所撰写的航海日志中找到这么一段记录一

一七八八年,有一艘巨大的货船从中国福建的泉州港出,驶往东南亚沿海各地。这艘大船长四十五米。宽八米,吃水有八百多吨。船上有一千多名乘客和船员,还有几十万件产自景德镇的瓷器压仓。这些瓷器精美异常,有各种花瓶、餐具等等。

但这艘顺隆号船却在中沙群岛以西海域触礁沉没,八百余人葬身海底。只有不到三百人恰好被吉姆一巴斯乘坐的女王珍珠号救起。这位探险家得知这一消息,十年后又专门带船来到当年顺隆号的沉没之地,企图在海中打捞失落的“宝物”但是水太深加上风高浪急,根本就没找到沉船的线索。

吉婶一巴斯留下了这本航海日志,还附了一张手绘的海图,所标记的沉船地点就是麦克布什带领海洋科考队活动的中心区域。一九九五年十月,科学考察团还真的现沉船了,麦克布什随即资助潜水打捞工作,捞出了近二十万件瓷器,其中有不少还是完好无损的。

而吴屏东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查证,认为顺隆号上所装载的瓷器远不止这么多件,当时也只打捞上一半而已。可是科考报告上却记载沉船上的物品基本已清理干净,已无继续打捞价值。所以吴屏东怀疑这里面有猫腻,写了一份内参报告,提醒有关部门注意此类所谓的科考行为。

但是这一类事件要想调查清楚实在太困难了,海底深处的东西可不像地面上的掘那么一目了然,再加上年代久远洋流变化复杂,古代记录可能也有不准确的地方,缺凹曰况姗旬书晒)小说芥伞比漆证据的情况下没有谁会专门为了份内参投入那么咖论世八、物力、财力再去调查。

当时现这艘沉船是意外之喜,麦克一布什还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私人为赞助打捞的出资后来也由政府偿还,算愕上是名利双收。

游方之所以会忆起这段往事,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有了今天的机会。他当然想去查清吴老十几年前的疑问,另一方面听说那个麦克布如今已是海洋部门的科考顾问,最近又带着一个团队正在南海搞科研!

游方与牛月坡说话,回忆当初在吴老的书房中,听他老人家一边翻阅资料一边讲述往事,那天晚上聊的是似乎是史志考证的话题,不知怎么就谈到南海沉船了。

这时游船掉头选择了另一个探测角度,三维成像仪屏幕突然出现一个模拟画面在约四十米深的海底,有一个四米多高、约四十多米长、七米多宽的巨型物体。柳希言赶紧喝了一声:“停!兰德先生,你快看,这很像是一艘沉船”。

游方点了点头:“应该就是了。现在是中午,天气不错能见度很好。正适合下去看看,找地方抛钴,我去换潜水服。”

柳希言劝阻道:“兰德先生。你的伤还没完全好,就让袁野、孟三美潜水,把视屏资料带上来就是了。”

游方摇头道:“我的伤不碍事。就是潜水看看情况而已,又不是与高人斗法。有些痕迹视屏录像中看不出来,要自己下去才知道,水中神识展开受很大限制,要靠近了仔细感应才行。”

柳希言:“既然如此,就让老夫下去吧,这海里的经验,我倒不必自谦

游方还是摇头:“这不是搞深海捕捞,而是遗迹考古,柳长老还是在船上坐镇,好随时监控各种情况。”

柳希言想了想道:“那好,我先抛钴放探头,测水温和海底洋流,再让苍岚陪你一起下去。”

半个小时后,游方已经换好潜水服站在底层甲板上,四十多米深的海底,一般人裸潜是下不去的。以游方的功力倒是可以下去,但一样有危险并且停留不了太长时间。所以还是需要潜水装备。而且不是普通的潜水镜加氧气瓶,是专业的是深潜作业装备,全身都包裹起来,还有作业缆绳与船上相连。

一共有四个人下水,游方打算摸进沉船一探究竟,为了水下活动方便所以没系缆绳。而另一个人一看就知道是苍岚,贴身的潜水服下身材柔美姣好,看得牛金泉眼神都有些直,却又不好意思盯着看。游方也注意到苍岚也没有系缆绳,还没有挂配垂铅块。

牛金泉本来也坚持要下水,慕容纯明同样想下去,其他几位年轻人一见这个场面纷纷都要凑热闹,被游方板着脸阻止了这又不是海底探险娱乐活动,没有经验也没考古常识的人下去一点用都没有,人多了还会添乱!

向影华见游方这么说,便没有坚持与他一起下水,只是叮嘱道:“以你的本事,就算不用装备,平常情况也不会有太大风险。但三百年沉船、八百阴魂无依,在海底阴寒之地。又曾被人骚扰,此去守护元神为要!这不比寻常的打捞,你一个生人悄然潜入,可能会有异状,千万要小心。”

连向影华都很自觉没有入海,其他人就更不好意思添乱了,于是看着四人依次入水。严礼强携带了水下探照灯,孟三美带着水下摄像机。扶着缆绳跟在游方后面缓缓入海。令游方赶到诧异的是。苍岚将法器带下海了,在水中一挥蓝色分水软刺,竟能在很小范围内运转神识、控制水意灵枢流转,缓缓向下潜去。难怪柳希言放心让她陪着游方

从水面上看不见海底,只能望见碧蓝色的一片,但是潜到几十米深的海底,会现阳光透过海面能看清周围的东西。深处的海水比海面温度明显要低,通常情况下不知不觉中体内的热量会散失很快,但游方完全可以忍受,有深潜服的保温就更没有问题。

这一带海床主要由淤沙与礁石构成。洋流度并不快,生长着稀疏的海洋植物,有的海草有四、五米高。在海水中轻轻摇摆,呈现出各种奇异的颜色。看哪里有没有海草生长,就知道哪里是礁石哪里是淤沙。这里并没有大块的礁石伸出海床很高,看来顺隆号是在远处触礁、在风浪中挣扎着漂浮到这里才彻底沉没的。

假如不小心被海底的水草缠住是很麻烦的,几人随身都带了潜水刀。下潜到海底,又往前方游了一小段距离。游方终于看清楚在三维成像仪中显示的那个庞然大物,是一艘硕大的古代木船,残存的轮廓比他们乘坐的那艘游船还要大。

从海底看见它,神识中莫名有一种阴森的压迫感,游方有一种数不清的感觉假如秦渔还在身边的话,此时一定会瑟瑟鸣响。

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