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各自的小阵营(1 / 2)

极赋 明圣之君 0 字 2022-01-27

 进入万世殿里,裋褐和马明的心中很平静,也没有被万世殿的金碧辉煌和恢弘之气震慑到。

头一次见到这种不输皇宫内廷的建筑格局,是一个人,都会心神摇曳起来,可十二天狼没有,尽管他们不曾去过大魏的皇宫,就连稷下学宫一些比较气派的建筑都没有去过。

去皇宫内廷也好,亦或是天涯海角也罢,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去的地方,有什么样的事情在等着自己,又有什么人在等着自己。

沿途的风景固然重要,但也只是过眼云烟。

也只能让自己的内心获得暂时的平静,也许思绪开朗了,还会领悟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也许,还是一无是处,到了终点之后,又过上了一切如常的日子。

在吕安的引荐下,这十二天狼来到了万世殿的偏殿里,苏仪就在那张椅子上,桌子上,是堆积成山的折子,多数都是已经过目的。

吕安上前微鞠一躬道:“先生,人都带来了。”

苏仪抬起头,看向了这十二天狼。

稷下学宫里出来的文官,和江南世族里的士子比较起来,不会逊色。

稷下学宫里出来的武将,和北方的军营了武将比较起来,不会逊色。

裋褐也是头一次看到了苏仪先生的真面目,道袍在身,头戴紫金冠,两袖清风,眉宇之间,没有书生气,也没有为人主上的贵气,有的,只是和气。

苏仪点头道:“知晓了。”

吕安退后一旁,裋褐和马明两人率领自己的师弟上前,深鞠一躬,异口同声道:“见过先生。”

裋褐和马明在稷下学宫的时候,时常和戚永年在一起品茶论道,研究学问阵法,也时常和元青在一起,切磋武艺,附庸风雅。

他们两人都觉得,苏仪先生身上的某些特质,和宫主戚永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却又不完全一样。

这是一种感觉,来自心里的感觉。

在此之前,他们推测过苏仪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未曾想到,苏仪先生,是可以和戚永年相提并论的人。

兴许苏仪的名气没有戚永年那么大,可是但论才华的话,不弱于稷下学宫的宫主。

苏仪和善的笑道:“列为都是青年俊彦,这里是万世殿的偏殿,也非主殿,无需多礼,赐座。”

裋褐和马明闻后,也没有故作推辞之状,坐在了早就安顿好了的椅子上,总共十二张椅子,十二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正襟危坐。

苏仪说道:“裋褐,我很喜欢这样的名字,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你自己取得,还是你的父母取的。”

裋褐站起身来,脸色平静,双手作揖,柔和道:“我是一个孤儿,自幼被宫主收养至稷下学宫,也不知晓自己原来的名字,宫主也一直没有给我取名,后来随着宫主远游,见到了田地里的劳作的百姓,便给自己取了这样的一个名字。”

苏仪道:“一个读书人,不适合这样的一个名字。”

裋褐从善如流道:“读书人也好,武夫也罢,还是百姓,都是人,都是血肉之躯,并无两样,贵以贱为本,我一直用这个道理鞭策着自己,从未忘本。”

苏仪对裋褐还是颇为欣赏的。

比较可惜的是,苏仪还未看过裋褐写过的文章,以及裋褐所作下的诗词歌赋,要是能够有幸看见的话,兴许会对裋褐这个人更加欣赏的。

苏仪道:“你们十二个人来了,可以解当下的燃眉之急,不同于大魏的庙堂,不缺乏文官武将,咱们这里,还停留在唯才是举的时期,不知让你带领你的五位师弟,坐镇灵州,你成为灵州刺史,你的五位师弟,在灵州三郡,三位担任郡守,两人担任你的左膀右臂。”

“你可有把握胜任此事?”

裋褐不理解的看着苏仪,言道:“帅不可常统兵,文不可常驻守,先生就不害怕,我和我的师弟们,在灵州之地,日渐壮大,尾大不掉?”

苏仪呵呵笑道:“其实你能说这样的话来,我不意外,因为你的名字叫做裋褐,我知晓你是平素枢机的人。”

“的确,一个官员,协同党羽,在一个地方扎根的时间长了,就会有自己的根基,上面的人,也不会轻易弹劾。”

“可我也说过了,眼下唯才是举。”

“灵州刺史一位,暂时空缺,我们需要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治理灵州。”

十二天狼,在稷下学宫里地位,也是超然在上的,有无数学子,以十二天狼为榜样,就连当初的元青,经常都寻找十二天狼答疑解惑。

一出来,就是灵州刺史的位置,也会让稷下学宫里不少的有才之士,心生向往。

苏仪也是打算,通过此事,彻底的考量一番裋褐的才华,到底有几斤几两。

其实让吕安,去担任灵州刺史的职位都可以,哪怕吕安做的不够好,以苏仪的才华,也能够第一时间,力挽狂澜。

只是对比之下,裋褐这些人还年轻,心里有盼头,单论才华,裋褐其实在吕安之上,只是人情世故差了很多。

可也没有办法,这世上许多好东西,还是适合把握在年轻人的手上。

裋褐转念一想,也大致知晓了苏仪先生的意图,心中有些起伏不定,没有想到,苏仪先生的目光格局,如此之恢弘,一州一郡,可不是一城一池那么简单。

用一州一郡,来判断一个人的才华,来衡量人心。

敢这样做的底气就在于,源自于苏仪的实力。

果然和吕安所说一样,苏仪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和稷下学宫的列为师尊比较起来,还有一些别致,苏仪先生看似柔和,可骨子里,有一股野性的光辉,这是大多数读书人并不具备的优势。

裋褐道:“多谢先生信任,灵州刺史的一职,我带着五位师弟,应该可以胜任。”

“不会让先生失望的。”

说这些话的时候,裋褐的心里恨平静,可有一个人,心里就不是那么的平静了。

吕安,心中五味杂陈,他本来也是灵州刺史的候选人之一,如今,彻底没了希望,心里谈不上失望,也没有欣喜,就是有些复杂。

苏仪先生此举,也让吕安心服口服。

年轻人要多多历练,可到头来,却成了吕安这样的中年男人要多多历练。

裋褐不知道吕安此刻心中想法,但他清楚苏仪此刻心中想法。

苏仪道:“我失望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主上失望与否。”

裋褐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一路上,都是元正带着他们来到了这里,大概是先入为主了,让他们在路上差一点忘记了,元正才是云端之巅的主上。

一个为人主上的主儿,愿意带着刚从稷下学宫里走出来的十二天狼,跋山涉水,来到这里。

裋褐自嘲的笑了笑,道:“多谢先生指点迷津,是我有些恍惚大意了。”

苏仪道:“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你们都是年轻人,想法各有不同的年轻人,走在同一条路上,难以有所共鸣,也实属正常,我那个师弟,虽然看上去吊儿郎当,没有个正经样子,一个会儿想要去江湖,一会儿想要去战场。”

“心里是很清楚的,这一路上,他陪着你们,只是陪着你们来到这里,并没有多余的意思,你们也无需想得太多。”

这才是苏仪真正指点迷津的地方,元正带着十二天狼来到这里,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只是人尽其才罢了,可在有心人看来,元正这一路上,必然有所启发和交代。

裋褐微鞠一躬,没有言语,答案都在心里。

苏仪这会儿看向了马明,言道:“你在化境后期,根基并不是很稳,缺乏一股杀伐之气,壮哉自身,学宫里的修行,也许是有些枯燥,才让你步入化境之后,却无真实的化境之力。”

马明站起身来,抱拳道:“先生所看不假,我虽然在化境后期,可论真实战力,遇到化境初期的老油子,兴许还都不是对手,统兵作战一事,也并无什么特别的心得,这些年来,一直都在稷下学宫里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

经验不足,却是很稳。

苏仪道:“这些都无关轻重,练武一事,和学问不同,只要你自己肯下功夫,终归还是会有所小成的,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上战场的。”

“其实,我本来想着,让你成为灵州的守将,可想了想,又算了。”

“裋褐六人,本就在化境,文武双全,他们即为灵州的刺史,也是灵州的守城大将,文武并重,也不会辜负了天狼之美誉。”

“至于你和你的五位师弟,大致,也会随着前方的将士们,一同出征。”

“入秋之后,若是气候天文正常,就要进攻冀州之地了。”

“你走的是武将的路子,仕途也许没有裋褐他们那么顺利,都是武将,你难免会和李尘傅玄黄他们见面,演武切磋,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套把戏。”

其实元正也不会猜测到,师兄会让裋褐六人,成为灵州刺史与守将,而将马明六人,安排至纯粹的武将行列之中。

文人之间的交锋,擅长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武夫之间的交锋,那就要真的要在拳脚底下走真章了。

马明故作谦虚的说道:“李尘将军,手中有凤翅镏金镋,我自然不是对手,傅玄黄将军,更是兵家传人,我这点微末道行,恐怕在人家那里,也不足称斤轮两。”

“我愿做一个无名小卒,给将军们扫开道路。”

对于武将,苏仪其实很喜欢打击武将,不像是大多数人,对武将的态度都很尊重,都让着。

古往今来,其实有不少的武将,天下无敌,所向睥睨,结果因为自己心高气傲,给阴沟里翻船了,成为了千古遗憾。

苏仪看不出来马明到底是一个骄傲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但是武将多数都有一个毛病,打了几场胜仗之后,都会变得有些飘飘然,难以保持心境澄明,念头通达。

苏仪笑道:“无名小卒,倒是委屈了你,我也不会让你这样的武将成为一个无名小卒的人,咱们云端之巅,

其实不缺万人敌,也不缺可以领兵作战的将军,缺的是中流砥柱。”

“我意,让你着眼于演武练阵,带领新兵,这一段日子,秋水郡和天蓝郡,因为宋清的缘故,暂时没有招兵买马,等到入秋之后,就会开始招兵买马,到时候,李尘和傅玄黄等人,自然是要随时迎战的。”

“而你,和你的师弟们,就要成为灵州的底气,招兵买马,演武练阵,以防不测,偶尔前线不顺之时,还需你率领兵马,助他们一臂之力,这是一个看人眼色的活儿,甚至也会导致,你和李尘傅玄黄等人政见不合,而发生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