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省级答辩(1 / 2)

 接下来的假期生活里,方舟在修好电脑之后,以一个正常的运算量缓慢计算着大分子多糖物质排列组合后的分子性能。</p>

但这样的速度属实有有些拖累方舟的进度。</p>

这才到三糖的地步,到了四糖之后物质的组合方式将会更多,分子属性将会更加复杂。</p>

不过,有一说一,这样的研究过程并不是毫无意义。</p>

至少,方舟凭借从单糖到二糖到三糖的不断合成进化中,慢慢总结其结构和分子性能的规律,还真的让他写出了一篇论文来。</p>

题目是“浅谈分子结构和分子性能的关系”,核心内容是方舟利用数学知识和生物知识的组合,搭建的分子性能模型,以此为基础,对单糖类物质、二糖类物质和三糖类物质进行归纳。</p>

以往并不是没有人想过这样的论文,但是这个课题要求的数据量和计算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p>

即便有幸获得了这样的数据,你必须对组合而成的上完组分子结构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并能用数理思维来进行总结。</p>

这篇论文被写出来之后一直存在方舟的电脑里,因为并不清楚生物学和化学的投稿套路,所以在找到一个靠谱且内行的人之前,方舟暂时还不想将其发表。</p>

另外,在反射及激光器的原材料到货之后,方舟利用从平行时空“借”来的一双工匠巧手,没有相应的零部件就用工具切割,零部件齐全之后全部组装完成再用胶水进行封装。</p>

理论上,这种电子元器件并不能用胶水将其金属外盒简单糊住,但谁让这是自制的呢。</p>

既然不用担心内部结构的保密问题,元器件的使用也并不算高强度,那用胶水和焊接又有什么区别。</p>

好看有什么用呢?能运行不就得了。</p>

虽然将反射器给了魏莱,但是魏莱的脸色并不算好看,反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除必要外,时刻保持着沉默。</p>

方舟没有多想,平时白天思考分子,晚上思考天文,除了吃外卖的时候在一起,其他时候都没有去打扰认真研究光刻机的魏莱。</p>

国庆的假期很快结束,方舟告别魏莱之后在最后一天晚上拿着笔记本回到了宿舍里,只是没有听到身后传来的一声叹息。</p>

进入宿舍之后,除了张江一副如丧考妣的脸色以外,其他人都和往常一样平静,甚至王超脸上的超然更甚了一些。</p>

捏了捏张江的肩膀,笑着问道:“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p>

“这该死的黑客,我家没了...”张江满脸悲伤的说道。</p>

“不是净网行动吗?和黑客有什么关系?”方舟假装一脸疑惑的说道,但是内心却非常惊讶。</p>

难道工信部已经把黑客存在的消息公布了?</p>

“神特么净网行动,一个国外黑客拿境内的黄色网站作伪装钓鱼,结果被国家一锅给端了,消息在网上都传开了,你应该是没有看到。”张江解释道。</p>

砰...</p>

宿舍的门突然被从外面打开,王泽华走了进来,大声的和众人询问道:“10月学校有两个比赛,有没有人报名啊?一个是挑战杯校赛,一个是偏向于编程的蓝桥杯。”</p>

“有大腿抱吗?”肖晓听到王泽华的话之后,接着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