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偏右的心(2 / 2)

谈雨婵微微点头,“此人与常人似有不同,若我猜得不错,他的心略向右偏,所以这一刀未使他毙命。待我父亲回来后,会有定论。”</p>

三妹和留留吃惊望向昏迷中的魏四。他果然不同常人!</p>

谈济生回来时,听说魏四受重伤,急忙前去察看。魏四已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对他苦笑一下。</p>

“魏四,你的命真大!”察看完毕的谈济生欣喜地道。</p>

从父亲这句话中,谈雨婵断定自己判断正确,问道:“父亲,莫非他的心脏位置与常人不同?”</p>

“没错,位置略向右偏一毫。”谈济生感叹道,“所以那一刀没有夺去他的命。”</p>

魏四躺在那心想应该是因为阻止了宋二刚的行动,才有此一劫。而这只是开始,之后不知有多少危险在等着自己呢,他们绝不会就此罢手。</p>

在谈家父女精心治疗下,第三日魏四终可下地,便急着回宫。再不回宫,追究下来,不好交差。私自离宫也是大罪。</p>

谈济生考虑下,还是雇了辆马车,把他送到宫门外,之后又搀着他进入,来到慈庆宫。</p>

形势有些紧张。慈庆宫门外停着金碧辉煌的皇帝辇车,骆思恭率大队锦衣卫整齐排列,进行戒备。魏四轻声道:“走偏门。”</p>

两人来到偏门,却见亦有锦衣卫把守。魏四让谈济生先行回去,自己则在外候着。如此慎重的护卫工作在慈庆宫是第一次,肯定有大人物来。宫里的大人物能有谁?那辆大辇车说明来人只能是皇上。</p>

不错,来人确实是万历皇帝。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慈庆宫,也是第一次主动来见这位让他生厌的儿子。</p>

朱常洛恭敬地倾听父亲的教诲。万历的语气第一次如此委婉,不带一点尖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道理。”</p>

没受过多少教育的朱常洛听得晕晕乎乎,但最后那句他懂。“父皇教育的是。”</p>

“若要治国,就要先管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万历望着这位还在打颤一脸窝囊相的儿子,强忍住厌恶,继续开导,“现在外面的人都说咱们朱家谁跟谁有仇,谁和谁不对头,都是胡扯。如果朕连这个家都治不好,又怎可能将咱大明朝治理得如此昌盛兴旺。”</p>

太子也算机灵,顺着父亲的话道:“父皇英明,外人胡乱揣测,不需理会。”</p>

“父皇留给你这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你有能力治理吗?”万历渐入正题。</p>

“父皇长命百岁,万寿无疆。”朱常洛没有直接回答。</p>

万历一摆手,“总之你要记住,只有齐家才能治国。三日后,朕将在皇极殿外召见文武百官,希望你能体会朕的良苦用心,不要让朕失望。”说完离座来到儿子身旁,语重心长地拍拍他的肩,在慈庆宫人的叩拜中自信地离开。</p>

他自信这个儿子能听懂他的话,知道在那时该说什么做什么。</p>

万历来到慈庆宫当然不是来给儿子上“政治课”的,是因为昨晚郑贵妃在他面前的哭诉。</p>

“这事如果是我做的,我全家死绝!”郑贵妃披头散发,神情激动,泪痕满面,举手诅咒发誓,以示清白。她确实是清白的,她之前对此事一无所知。</p>

万历慌了,在这位心爱的女人第一次出现这种表现的时刻。他向她大吼:“此乃朕之大事,你全家死光又能如何?”然后吩咐将郑贵妃送回宫去。</p>

静下心来,万历在默默分析。此事应不是郑贵妃所为,朝野都知道她与太子的关系,她不会傻到这个地步。再说若要杀太子,何故不带兵刃,只拿根枣木棍呢?此案若再不结案,不知要扯出多少枝节,不知道那些官员们会做出怎样的文章。要想结案,太子的态度很关键。必须要去给他敲下警钟,以免他被朝廷官员控制。于是,便有了此慈庆宫一游。</p>

出了慈庆宫,万历先来到万安宫,安抚一下神情憔悴的爱妃。“爱妃放心,朕已与太子交流过,朕会处理好此事的。”</p>

郑贵妃感激地望着他,泪花闪闪,“臣妾相信皇上!”</p>

“不过……”万历犹豫下,说出自己的想法,“太子刚刚失去母亲,若你能前去安慰一番,让他感觉到母爱的温暖,效果应更佳。”</p>

他以为郑贵妃会拒绝,或者会犹豫,然而她很痛快地点点头,“臣妾这就去慈庆宫。”</p>

“好。”万历很开心爱人如此理解自己,“朕这就回养心殿,沈一贯应该在那等着朕了。”</p>

皇上刚离开,郑贵妃正欲往慈庆宫,郑国泰神情紧张地进来,“姐,怎样了?”</p>

郑贵妃望着这位不争气的弟弟,忍无可忍地挥掌掴了他一巴掌。“闯出这么大的祸,你想害死姐啊!”</p>

郑国泰捂着疼痛的脸庞,委屈地道:“我不也是为了姐姐您嘛!”</p>

“为了我?”郑贵妃更是气愤,本来白皙的脸赤红一片,“我什么时候让你去加害太子了?你这不是要把我往火堆里推吗?”</p>

郑国泰不敢再争辩下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