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改朝2(1 / 2)

李代桃僵 张三又疯 0 字 2022-01-26

 天下司在河东监军院里派驻了一位主书,用于和李煦对接,李煦每三日将其拘至宅中盘问一番。主书名叫蔡小余,自幼入宫,三十岁不到混到天下司主书,本事自不必说,脾气更是好的难以附加,李煦不止一次当面询问他有关靖边侯杨隆的一切,蔡小余每次都耐心的回答,不管李煦怎么挖空心思突然提问,他都能回答的滴水不漏。</p>

可是李煦知道他说的都是假话,关于靖边侯的一切,韩五已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李煦相信韩五的话是真的。</p>

韩五是个聪明人,知道观天下大势,曾叶虎也是个聪明人,观天下大势甚至比韩五更透彻,但他有个弱点,为人太过古板,不大会转外。韩五则不同,明知天下大势将有大变,兄弟会难成大器,他便毅然决定择新主而事。李煦就是他选定的新主。造化弄人,现今的假杨赞已非当年那个能随意摆弄的棋子,诚心投效门下,人家还未必能看的上眼。</p>

偷天计无疾而终,他也不再是杨赞,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能要挟他,那么投入人家门下,凭什么就能得人重用呢,凭当年在韶州的一句戏言,做他的表哥?</p>

做付家的女婿已有几度寒秋,凭着韩五的坚忍,凭着付家碧对付家内情的掌握,凭着兄弟会暗中不遗余力的支持。付家,根植于岭南,开枝散叶在整个大唐的庞大家族,已经被韩五成功渗透,渗透不等于控制,实际上如果没有外力支撑,光凭韩五夫妇的能量,付家想踢他出门并非难事,无非损失几百万贯钱。</p>

对于付家钱不是问题,那么踢走韩五夫妇也就不是问题。</p>

只是因为韩五身后有一个庞大而神秘的力量做支撑,付家才容忍他吃里爬外到现在。</p>

但是现在一切都有可能会改变,志于争夺天下的兄弟,在屡遭挫折后,已经改变了策略,他和老对手天下司达成了妥协,兄弟会割据河朔,天下司控制天子和长安,其余地方两家个凭实力争夺,但一个原则是要友好竞争,不使矛盾公开化。</p>

竞争就是争斗,争斗又哪来的友好,天下司和兄弟会的矛盾在一方彻底胜出,另一方彻底失败前,是无法调和的。</p>

友好只可能是表面上的,而做到这一点却并不难。</p>

时机很好,励精图治的大唐天子李纯暴死太和殿,荒嬉无度,但大事不糊涂的穆宗皇帝也驾鹤西游。宝历皇帝看起来既荒嬉无度,大事上也很糊涂,有这样的天子在朝,岂不正是两家拼命扩展势力,争夺地盘的好时机?</p>

看起来两家谁也没闲着,兄弟会将河朔诸镇收入囊中后触角开始向江南地区伸展,与天下司喜欢搞秘密活动不懂,兄弟会更喜欢做的是明刀明枪的抢城夺地。王智兴已经把触角伸向淮南,李介则在图谋襄阳。</p>

他们在努力把自己的亲信送上州刺史的位置,天下司则在增强各地寻访小使的权力,做影子刺史。作为二者妥协的一部分,天下司撤回了河朔各州的寻访小使,撤的干不干净,则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不过天下司既然拍了胸脯说他已经把人撤走了,并没有留下一个尾巴。那么兄弟会也就只能承认,他们以后若在辖内抓到的类似天下司的眼线、爪牙也就只能处死而不能用以指责天下司在毁约。</p>

作为交换,兄弟会承诺自己的扩展以东都为界,绝不再向西去。</p>

把李煦的亲信刘沔安置在河中为的就是在此树立一个界碑,时刻提醒双方,天下司不得东出,兄弟会不能西进。无形之间,李煦已经成为调解两者关系的第三股力量。</p>

偷天计无疾而终,真的是无疾而终,实际它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它不仅没有失败,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成功了,它的执行人李煦成为了二者沟通的桥梁,一个在两边都能说上话的协调人。</p>

当初陈弘志就是拿这个理由来说服王守澄全力支持杨赞步步高升的,在兄弟会那边,虽然对偷天计的理解各式各样,但在大执事的心里,其实也是倾向于扶持杨赞成为二者沟通桥梁这一目的。</p>

天下司的组织再严密,兄弟会想在其中安插几个眼线还是能办的到的,没有理由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培植一个所谓的“天眼”。</p>

杨赞的幸运在于他的父亲是杨隆,让他生而为双方所认同,所接受。李煦的幸运在于他遇到了一个野心勃勃,又完全不了解内情的刘默彤。</p>

经历了一番苦难,李煦替代了杨赞的角色,成为了那个幸运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