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臭味相投(1 / 2)

 城头守将不敢小视。急是派人飞马往城中国公府。去报知晋公。

国公府。

袁尚正焦头烂额。眉头深皱。负手在殿中踱步。

井陉关失陷的消息。早就传回了晋阳城。这惊人的噩报。令他晋国的君臣们。都感到如同天塌下來一般。

他身为晋国之君。岂能不知此关的重要性。这井陉关一失。魏军就打通了冀州与并州的最佳通道。粮草军需物资便可畅通无阻的运往晋阳前线。而不用担心路途崎岖泥泞。

粮草无忧。也就意味着。陶商想把晋阳围多久。就围多久。

当年黎阳之围。邺城之围。陶商不惜围城半年之久。最终都将两座坚城攻破。照这情势下去。只怕晋阳城也要步黎阳和邺城的后尘。

晋阳一破。他这袁家最后的血脉。只怕也要如父兄那样。不知受多少折磨。最终惨死了陶商的魔爪之下。

形势越來越危急。袁尚焉能不焦头烂额。

“晋公不必太过担忧。其余四路诸侯都在进攻陶贼。只要我们能撑下去。撑到四方有变。我们就还有一线生机。”司马懿却淡定的安抚道。

话音方落。袁尚还沒有发话。谋士审配便沉声道:“形势都到了这个地步。你却还让晋公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真是不可理喻。我说司马懿。当初若非你的出现。晋公早就集中全力去防守壶关。形势也不会发展到这般不可收拾的地步。”

到了这个地步。总需要人來背黑锅。这个人自然就是司马懿了。

司马懿眉头一皱。一时也无言以辩。

袁尚被审配这么一提醒。蓦然省悟。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想当初。他本是要率晋国全师。前往坚守壶关。那时若集中全部兵力。壶关未必就会失陷。

而河东又有匈奴五万铁骑。陶商必不敢轻易向河东用兵。也就无法从晋南攻打并州。

至于井陉关方向。只要陶商杀不入晋中腹地。就沒办法从西向东攻打井陉关背后。也就无法破关。

不攻破井陉关。陶商的粮草就无法顺利运入并州。这个时候。说不定陶商已经因为道路泥泞。粮草转运不利而撤兵了。

而这一切。皆在司马懿出现。劝说他向南匈奴借兵之后。发生了改变。

若说一切全怪司马懿。倒也沒有错。

袁尚看向司马懿的眼神中。顿时变的幽怨起來。却又不忍出口责备。只能默(www.19mh.com)默(www.19mh.com)的叹气。一副失望的样子。

司马懿能够感觉得到。袁尚对他的埋怨。眉头不由又是一皱。

正当司马懿处于尴尬之时。殿外军士匆匆而入。拱手道:“启禀晋公。司马朗在城外请求相见。”

司马朗。

袁尚一愣。惊奇的看向了司马懿。显然惊奇于你的兄长不是被陶商所俘了么。怎么又会出现在城上。

司马懿也脸色一变。心思急转。瞬间已是明白。眼中不由掠起一丝忌惮。

他知陶商残暴。原以为自己兄长落在陶商手中。必已凶多吉少。却不想仍然活着。还出现在了城外。

司马懿何其见识。他立刻就猜到。司马朗极有可能是受陶商逼迫。前來做说降之客。

司马懿自己清楚。却又不好明说。正琢磨着如何应对时。袁尚已好奇的起身。前往了城头。

司马懿沒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心怀着忐忑。也跟了上去。

袁尚一众。策马出府。直抵晋阳东门一线。

登上城头的袁尚。举目一扫。瞧见陶商巍巍身姿之时。背上本能的就掠起了一丝寒意。下意识的打个冷战。

司马懿的目光。却落在了护城壕前。那两骑的身上。当他认出其中一人。果然是自己的兄长司马朗时。眉深不由暗暗一皱。一双狼目闪烁愈加阴沉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