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梦后楼台高锁:百烛城门.(1 / 2)

是剑神啊 夏乐绿 0 字 2022-01-24

 濂靖带着司徒涟速速回了自己的山头。

“快,关门!”濂靖到了六宗后院,就掠到曾经师父常躺那张凉椅上坐下,左手拖着脸,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司徒涟笑道:“师叔这是劳心门派生死,还是架子端得累了?”听起来却颇有几分嘲讽。

濂靖懒散地躺倒了凉椅上,拂去遮住面容的几缕乌发,说:“原以为年龄大点的总见多识广,最终还是定了你这丫头的主意。”

“师叔忘了件顶顶大的事儿。”司徒涟古灵精怪的侧脸对着他,却透露着一丝奉承的意味。

濂靖不搭话,看她又作何怪。

“师叔忘了,您今年弱冠了,生辰一到,您的皇帝哥哥必定大张旗鼓来给您办礼。倘若那时您不在教中或是被人打得下不来床,叫源教如何交代呀?”

濂靖恍然,自己只顾着想借助深冬寒风刺骨的天时,却忘了人和。此时盛夏,不日动身,才能在生辰前,勉强赶回。

“云上青风,在温震山之巅,那里常年积雪,气候寒冷,怕是比源教的凛冬还要寒上几分。”司徒涟一个眼神,濂靖心领神会,“我已向司言署买了残风若火在江湖行走的所有情报,他在自己的奇门盘中,最擅长的是火,其次是土,与师叔正好生死相克。只需稍加改动盘内时间,中宫异位,师叔便可随意将他拿下。”

“骗到他的盘,再对流星出手,即使我境界不如他,也不会输得很难看。”

“对!”司徒涟兴奋地打了个响指。

可濂靖依旧是那副家有丧事的表情:“你会《大衍双仪术》,我又不会,你不会真以为我会带你去吧。”

“那可不!”司徒涟一副快要得逞的表情。自来源教,从未下过山,每天除了研究萧逸留下来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暗器,就是做些机关术的小玩意儿捉弄那些内门弟子,实在无聊至极。

濂靖双眼森森,直接对着司徒涟摊手道:“听说前几天你向三宗主要了我下个月的月例银子,机关房恰巧在那几天塌了,可我口袋里分文未多啊。”

司徒涟瞬间黑了脸。

濂靖深觉有趣,继续道:“你头上新得的两支玉簪,怕不值那么多吧。”

司徒涟往后一退,眉一皱:“师叔和小孩子计较什么。”被抓现行也认了,乖乖交出了一颗青铜制作,巧夺天工的小球,中间一分为二,两边是精确的刻度,能随圆心转动。

司徒涟见被看穿也不想装了,黑着脸说道:“我那么丁点大的内力,全都灌注进了这青铜球的中心。你只需要将刻度对到最大,将球合拢。它就会小范围的让时间停滞一瞬。”说到此,她挠了挠头,有些泄气,“但这一瞬究竟有多短,我也不知道。”

不经意间,濂靖已揣手将青铜球滑至袖袋中,表面却不依不饶:“你都没试过,就让我拿去打生死战?”

司徒涟见濂靖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礼也不行转身就走了。

她不曾想,濂靖翌日清晨,就独自踏上了去云上青风的路,未曾给任何人留下只言片语。全教上下就仿佛回到了他闭门六宗的日子,他的露面,就像昙花一现,大梦一场。

一夜过后,那丝炎夏的清凉,就仿佛浮云般宁静的略过。

一宗的晨练呵声,三宗的欢声笑语,四宗的书声朗朗,五宗的枯叶荒凉,都没有变。

变得只有濂靖曾在的六宗,头顶骄阳,非但没有带来新的热浪,而是照出楼影森森,孤单寂凉。

司徒涟在那坍塌的机关房楼顶孤身修补,不小心扫落一片深绿的树叶,砸到地上的声音都觉得刺耳惊心。

濂靖在第一日的晌午十分,到了百烛城大门口左手边的猪肉摊上吃茶。并非他身娇肉贵,行不动了,而已他一出百烛城门,就觉得自己果真是活得太简单了。

百烛城只有前后两扇门。

濂靖儿时,是从纳国坐船,经过青泽大湖到的耳朵山临湖的峭壁边。那是百烛城的后门。

在源教私有的后山码头,青亭小筑做得简单交接,后随师父经密道去的前山。从此之后,未踏出源教一步。

他亦对世间名山大川无感,更别说是世家门阀的争斗、江湖各派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绵延深远的爱恨情仇。对他来说,曾是无用又遥远的东西。

山下送上来的江湖密信,全让司徒涟看了。她到沉迷当中,还为濂靖在六宗用红线勾画出一张《武朝恩怨情仇录》的人物关系图。他却当作小孩把戏,未看一眼。

从总角到弱冠,他的心中有的只是一双潋冰剑,一根萧逸托付他维护的线。

如今初到百烛城外,赤地千里的戈壁滩,让他傻了眼。原来寸草不生的蛮荒,和自己离得那么近。他瞬间觉得内心憋闷,于是暂缓了行程,顺便一看百烛城门外著名的大小比武擂台。

他穿着白色锦衣长袍,手无寸铁。外貌又是清冷出尘,肤白俊逸,与这枯木破棚,缺角龟裂的长凳和千疮百孔的木桌格格不入。

身旁不远,便是那赤身露体,挂着黑色围兜的猪肉铺老板,摊前刚劈好的块块红肉,都还往外冒着猪血。腥味引得蚊虫在上边飞转,扑翅的声音不绝于耳。

只不过擂台上的拼杀声与擂台下的叫喊声,沸沸扬扬。场外下注的摊子更是人声鼎沸,早就盖过了这些蜉蝣之物的生命之声。

百烛城门外百人斩,可成就江湖威名,虽及不上各派宗师,但也足以青史留名了。因为人们最爱看的,不是比武,而是变数,是有趣。

喜欢看别人,从登天的最后一步掉入万丈深渊;喜欢看别人,拿着手中的筹码乐极生悲。这大概就是江湖人这么推崇百烛城门口擂台赛的原因吧。

那么多人背井离乡,将所有的家当装进一个布包,寻一把武器,一头老驴,在城门口一呆就是数月。等得是宗师路过收徒的机会,搏得是一夜成名的勇气。

虽说源教近些年停了招募,百烛城也落寞了许多。另一个类似的地方在云上青风所在的温震山,山脚下的一个小镇——石岩镇。因地势不够快阔,所以百年间也未有大的发展。

还是这百烛城,繁荣依旧。白天涌入城中买卖兵器的,教书收徒的,甚至说书杂耍的,仍是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