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西北储备银行与战车(2 / 2)

“老天保佑,希望这封信不是回绝信!”

看着信箱里塞着的白色的信封,而信封上那个熟悉的五铢钱标志,李历清有些激动的拿起信。在心里默默的想到,这封信李历清已经等了三天了,在信封的右下角地五铢钱标志中赫然写着“西北储备”的字样。

“尊敬的李历清先生,经本银行人力资源部面试,本银行现同意录用你为本银行员工.请于共和六年三月三十日到人力资源部报道.请持本通知,携带本人相关资料(见备注)

打开信封之后李历清屏住看着信中的内容,当看到自己被西北储备银行录用的时候,李历清几乎感觉道一种强烈的窒息感,李历清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这么顺利,自己竟然如此顺利的应聘到这一职位,只要通过三个月的试用期。自己就可以正式成为西北储备银行的一名正式员工。

战车是什么?战车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地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战车作战,依靠自身良好的装甲防护突破敌方防线,是一种集防护、火力与一体的完美的战争武器。在西北地装甲兵手册之中,对战车如此介绍到。

装甲兵这个在全世界都属罕见的新鲜兵种,在西北不过仍然只是存在于训练场上的模似试验训练之中,而在西北军的绝大多数军官对于装甲兵的了解。是西北的普遍装甲那上百辆装甲汽车,那些拥有着一定厚度的装甲防护,装备着机枪、马克沁机关炮等种类繁多地武器,由特种机械厂利用“特种卡车”改装而成地装甲车,就是西北军大多数军官的眼中装甲兵和装甲力量地存在。

第二机械集团下属的特种机械厂是一家以为边防军提供装甲车以及战车的企业,更准确的来说,特种机械厂更多的时候是一家装甲车辆改装厂。自从特种机械厂成功的将第一辆集材拖拉机改装成突击战车之后。近四个月以来,特种机械厂所承担的生产任务。就是将外购的集材拖拉机改装成突击战车。而最近的半个月之中,一直以来特种机械厂所承担的集材拖拉机的改装工作却被停止了,而全力生产一种刚刚完成试验的新型装甲战车。

“滋……嗵、嗵、”

在长达数十米特种机械厂的总装车间之中,伴着车间内金属打磨机和气动工具的声音,一排八辆由厚实的钢板焊接成的装甲外壳上仍然泛着铁锈色,而站在这些盒型的装甲外壳内外都站着数名工人,在使用着各种工具或是打磨着焊缝,或是在其中安装着各种配件。

这些装甲外壳都是置放在轨道的平板车上,在盒型装甲外壳的侧面,一名工人在半蹲在那里用力的拧着近半尺粗弹簧,而另一个名工人而拿着打磨机仔细的打磨着盒型装甲壳的前部的U型凹槽,另一名工人则的把刚刚吊来的一个钢质的双层缕空钢轮安装在横置的大型弹簧下撑的叉架上,而在装甲壳内一名工人则在其中仔细的按着一些零件,这里的一切都是有条不稳的进行着。

“这就是我们的制造的坦……战车?它的性能怎么样?”

在特种机械厂后方的钢架结构的棚架库房中,看着眼前的这辆看起来有些面熟地坦克,不应该是叫战车才对,司马拍了拍战车厚实地装甲说道。司马差一点又叫它坦克。而战车却是中国味十足的名称,虽然早已经习惯了坦克这个名称,但是司马很乐意给予它一个中国式的名称。那就是战车。

之前特种机械厂利用集材拖拉机改造地坦克,并不能让司马觉得的满意,必竟那种坦克根本就不是什么坦克,准确的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拥有一个小炮塔的突击炮,那种高达三米重量达到十余吨的“准坦克”距离司马所期待的坦克仍然有一定的距离。

一次偶然地机会在正在扩建的重型机械厂那里,看到重机厂的车棚之中置放的十几辆损毁的东方红802型拖拉机的时候,看着损毁的东方红802型拖拉机的履带、负重轮、动鼓轮、导向轮、减震器。当时司马就动了利用这些制造真正的坦克,为此司马还特意绘制了一个草图,一种坦克地外型草图和结构草图,实际就是参考二战时的坦克绘制的简图。

也就是从那时起特种机械厂开始在重型机械厂和汽车厂的配合下,利用802拖拉机的底盘零配件,包括后桥轴、拐轴、等各种轴类,变速箱、导轮、驱动轮毂以及后桥、变速箱、台车等部件组装试制新型坦克。

实际上所谓的新型坦克就是利用东方红802型拖拉机地底盘结构整体将发动机后置,再加装装甲外壳以及新型的专用炮塔后,最终制造成了整体外型与二战时苏联的T-26坦克相类似的一种新型战车。

“主任,这就是咱们制造的新型战车全重8.4吨,全长4.7米。宽2.5米,高2.5米,发动机使用西北动力生产的90马力柴油机,最大速度30公里,最大行程400公里,车体前装甲厚度为25毫米。炮塔前装甲25毫米,使用一门新型40毫米专用坦克炮,备弹130发,两架6.5毫米重机枪备弹5500发。”

听到主任的问话宫兰亭开口回答道,眼前地这款新型战车地就是由宫兰亭亲自负责设计,宫兰亭参与过西北全部装甲车辆研制和改造,而在之前的包括突击战车在内地装甲车辆的改造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如此顺利的完成这一款新型坦克的改造。

当这一款新型战车被试制出厂之后。在特种机械厂的教练场上宫兰亭在看到这种只有一门4毫米“小炮”的坦克的表演之后,知道了为什么主任会要求设计这么一款新型战车。相比之下这种战车才是真正的战车,就像主作说的那样之前制造的突击战车,只不过是几十辆自走炮架而已。

“兰亭,现在我们一个星期可以制造几辆这种战车?”

看着眼前的战车尽管还没有见识过它在训练上的表演,但是眼前这熟悉的外型仍然让司马满意不已,不过现在恐怕最重要的还是产量,要知道现在的边防军教导师的两个装甲团可是在用拖拉机那里进行着训练,在司马踩着履带登上战车后站在战车的厚实的钢板上司马一边打量着坦克的炮塔一边开口问道。

尽管知道像坦克这种先进武器在收复唐努乌梁海时不可能使用到,但是并不意味着在其它地方没有他的大逞其威的地方,像以后在被日本占领的关东州、胶东地区,这种重量合适火力较为强大的武器,用来突破日军构成的防线到是再合适不过的武器。

“主任,现在我们每周可以改造5到7辆新型战车,每个月改造20辆战车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前提是必须要保证外购部件供给。目前厂内储备的零部件只够制造45辆新战车,所以如果要维持当前的产量,必须要在这些零部件用完之前补充新部件。”

见主任问道新战车的产量宫兰亭便开口回答道,宫兰亭所说的只是相对保守产量,毕竟作为特种机械厂的负责人,宫兰亭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有所保留。

“二十辆!……嗯!所需要的零件没问题!尽量加快一点。看看能不能提到三十辆左右。”

听到宫兰亭的回答尽管对这个产量感觉有些失望,但是司马还是知道目前的这个产量基本上等于是一个月一个坦克团,这个产量就目前而言还是够用的,于是便开口说道。毕竟特种机械厂并不是坦克厂也不是拖拉机厂,不可能每个月制造出数百上千辆坦克。

如果说再加上自行火炮和装甲运兵车的话……集材拖拉机!想到这里司马想到那些后部空间较大的集材50型拖拉机,集材5型拖拉机足够宽敞的开放式的后部空间,可以说几乎就是专门为自行火炮和装甲运兵车而准备的,只需要在前后左右加装一层装甲钢板,就可以轻易的改装成装甲运兵车,若是再加105榴弹炮去除炮架加装上去,就可以做为自行火炮使用。

“兰亭,第一批战车制造好之后,就立即交到教导师装甲团试用。还有你们试试把原来的集材拖拉机改造成搭载105毫米榴弹炮的自走炮车,然后再看看把突击战车的主炮去掉,在他的基础上改造一种搭载步兵的装甲运兵车,给我一张纸,就像这样的……”

脑子里想到自行火炮和装甲运兵车之后司马就连忙开口说道同时拿出钢笔,接过递来的纸后,就开始用钢笔在纸上描画着基本的装甲运兵车和自走火炮的草图,其草图很简单,就是在集材拖拉机的后部开放空间处增加一个装甲箱,然后火炮或人员都会被布置在这个装甲箱之中。

“这些倒是简单,我们可以直接用已经改造好的突击战车修改,工作量不大,估计能和第一批战车一起送到部队去。”

看着主任绘的草图上宫兰亭一眼看出改造这种自走火炮和运兵车的难度,甚至于还没有改造装甲汽车复杂于是便点头说道,而看着眼前的草图宫兰亭模模糊糊的好像意识到一些什么东西,但是好像又不是太清晰。一时弄不清楚的宫兰亭还是决定暂时不考虑这些,还是先完成主任交待的这种自走火炮的改造再说,必竟相比于装甲运兵车的改造,这种自走火炮的倒是还那么一点儿难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