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祸倚福惜(1 / 2)

 探春的秋爽今日可是济济一堂。零点看书李纨、黛玉、宝钗、迎春、惜春还有宝玉,连上各自带来的丫环,热闹非凡。

一说是起社诗,别看都是小姑娘,也不甘示弱的七嘴八舌提建议,定规划。一时,又为各自提了名号。

李纨是“稻香老农”,探春是“蕉下客”,黛玉是“潇湘妃子”,宝钗是“衡芜君”,迎春是“菱州”,惜春是“藕榭”。诗社自然是海棠诗社。

李纨自荐为社主,迎、惜二人为监督。

探春自嘲道:“到弄来了三个管我的人。”其实,她的目的已然达到。在这个荣国府里,林黛玉是有老太太宠着,宝钗有王夫人捧着,贾家三姐妹倒显得黯然失色。要想自己活的自在、潇洒,就得自我推荐,让别人认识自己,让别人赞赏自己,不然,就永无出头之日。作诗的水平,她自己也明白,难敌黛玉和宝钗二人。她要的不是这个,起诗社她可是第一人。

这不,李纨也不傻,一经探春出头,立即为自己某了个社主的位置,还拉上迎、惜二人。此人也是狡猾狡猾的。

海棠诗社一起,林、薛二人就拔了头筹。

潇湘妃子的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帝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卷倚西风夜已昏。

明明是绝好的一首诗,却被李纨压为第二。好在黛玉也不为恼,不过是玩儿一场而已。

这一次,宝玉又落了第。人家字号为“怡红公子”,倒也贴切。晚间,在袭人的言谈中,提起湘云,好不后悔。二天,忙忙的求贾母派人把人家接来。

那湘云也乘兴做了两首诗。号为“枕霞旧友”。自家一时兴起。要开诗社。那一晚。她与宝钗在一起拟了一些题目。并取名为“菊花社”。

探春地意思。谁不明白?宝钗看湘云兴致颇高。就借着帮她开社。请客。办起了螃蟹宴。这可真是你高一尺。我高一丈。

在菊花社中。黛玉地诗又是群芳之首。不愧是探花之女。百折不摧。经得起时间地考验。那一刻。所有人都为之叹服。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好诗。好句。问菊地这一句‘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问得好。菊梦也好。这丫头。亏她怎么想地?这份傲骨依然让人钦佩不已。也亏地她在那样地环境下。怎样地处世?这样一来。该不该把她接回来?”

“既然她能够潇洒自如,臣妾之意,还是让她在那府里待上一阵子,有铮慧在,有什么事儿,咱们也好掌握。”

“不知道诚亲王苏州之行如何?”

苏州,绛玉庵。诚亲王携御医匆匆来到。

庵门大开,瑱清师太帅众人迎出来。

“师太不必多礼。纳沁姑母怎样了?”边说边走进大门,进入庵堂后面的主持歇息处。

“査大人带着的太医已为主持看过,也服了药。就是时时昏迷。”

御医紧紧随行,还有一队随来的侍卫。

游廊拐过去,正房里走出来査启文。

“王爷。微臣见过王爷,王爷吉祥!”

“大人辛苦了。御医,快快给公主诊治。”说着话,走进屋内,来到师太身边。轻轻唤着:“纳沁姑母,姑母,允铋奉旨探望。”

随来的御医二人,急忙上前,诊脉。良久。

“禀王爷,公主主要是一股气憋的,年纪又大了,只能徐徐缓而化之,不可急躁。”

诚亲王点点头。

瑱清师太安排好来人的住处,也过来相见。.k6UK.co

“师太,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

其实,事儿原委并不大。还是林如海辞世之后,苏、吴二位姨娘愿在庵内随师太为如海祈福。苏姨娘一到绛玉庵就留下,而吴姨娘则先回老家探望老母与兄长,也想给他们留下些银两,再回来常住绛玉庵。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谁想到,吴姨娘一到家中,就被族中宵小窥视,知道她有5000两银子,还不眼红?鼓动族长收了她的银子,还要把她卖给一家买卖人做小妾。

老母与兄长都是老实良善之人,拼着被族里责罚偷偷的放她出来。趁着半夜时分一路紧跑才来到这儿。

谁成想那族人竟还追来,在庵外胡言乱语的要人。师太火了,让人到府衙。此间府衙也知道绛玉庵与朝廷有些瓜葛,急忙过来,这才平息了此事儿。

可年迈之人怎禁的劳乏,一下子就病倒了。庵里的瑱清师太又派人去府衙告知,恰好遇上査启文携夫人前来此地游玩。一看之下,觉着不好,一面亲自留下找太医,照看。一面遣夫人星夜赶赴京城找黛玉。

纳清师太经过几天御医的诊治,终于苏醒。

诚亲王这才放下心,给京城宫里报信。

香菱来了,一进大观园,就找黛玉磨着人家教她作诗。

黛玉很喜欢这个不幸的女孩儿,小小年纪就被拐子拐走,又卖给了薛蟠这样的呆霸王,遭受蹂躏就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就依她的意愿,由浅入深,真心实意的教导她。

“姑娘,薛姑娘的妹妹、大奶奶的两个堂妹、大太太的侄女,四个仙女似的姑娘来了。”紫鹃禀报着。

黛玉闻听,忙赶到贾母那儿。

果不其然,四位姑娘各有千秋,不要说贾母看着喜欢,就是黛玉也兴奋不已。

湘云的叔叔被皇上调到外省任职,一家子除去她都走了。这一下她可随了心愿,留在大观园与众姐妹在一起,她就跟宝钗住在衡芜苑。

一时间,众姐妹联诗烤鹿肉。

宝玉又从栊翠庵妙玉那儿摘得红艳艳的梅花归来。

几位姑娘又做咏梅诗。

而后,薛家宝琴姑娘的十首诗摘得桂冠。

薛姨妈更是喜不自禁,自家的本家侄子、侄女来到,无异是锦上添花。那一阵子,薛家母女二人说话气粗、走路腰杆硬。

一望无际的松辽平原终结在一个山洼处,迎面就是雄伟壮观的长白山脉携茂密的原始森林。此间有一个不大的客栈,《悦来客栈》。在这荒郊野外里,也就挑剔不成,人在外,凡事从简。

薛蟠带着自家的伙计与另外五家一同住下。

忽然,从后面赶来几个那五家的家人,在他们面前低低的说了些什么。而此时,薛蟠恰好累了,贾菖、贾菱也没出过这么远的门,早就累惨了,二话不说,先各自去房里安歇。

第二天,薛蟠起来一看,那五家都还未起身。一问,回说是,不急,家里还要送来一些银两添补,再等一等。

薛蟠急了,这叫什么事儿?做买卖占的就是先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再说了,沿着官道走,能有什么?害怕就不要出来,待在家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谁拦着您啦?更何况,自家也曾拜过师傅,学过几天武。二话不说,带着自家伙计,叫上贾菖、贾菱就走。

这时候,那五家人急了,忙说,前面的路不太平,恐有劫匪,还是等一等,等大队的买家来了一块儿走。

这时的薛蟠,还哪儿听的进人话?瞧瞧,连这话都编出来了?还真是编瞎话不用打底稿的。连等大队的买家这样的话也说得出来?都来了,黄花菜都凉了,还有咱的好果子吃?等着吃屁都吃不着热乎的。性急的他才不理会,心说跟着你们这几个人,我算是倒了血霉。不管不顾的匆匆坐上自家的车驾,走进这陌生的地界。

山路崎岖,弯弯曲曲的绕来绕去的,看看到了中午,也没走出去。这时候,山上下来人一股山匪。拿刀动枪的临近眼前。

薛蟠悔之晚矣,贾菖、贾菱更是吓的浑身只有哆嗦的份儿,还没有跟人家比划上几下,就浑身带伤躺下歇息。

银两通通没入人家的囊内,车马也被掠走。好在还没有死到人。临走留下一句话,把薛蟠这几个人吓得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