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刀与剑(1 / 2)

仗剑问天 程实 0 字 2022-03-02

 战斗结束,魏鹰回到了自己的囚室。这轮战斗比起翼族人来说,要轻松得多。但是魏鹰却认为,张盛比翼族人更加危险!

那可是破空啊!就算是有隐情在里面,也是无可置疑的剑罡!擦着就伤,碰着就死!

魏鹰没有对姜炼隐瞒,而是将一切都告诉了他。

说句实在话,就算他掌握了张盛的弱点,也知道该如何应对那蓄势后的剑罡,可到最后他也没有真的取得胜利。只是张盛最后认输了而已,否则这场子战斗,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呢。

“你这双能够看到未来的眼睛,还真是有够霸道的。若是他人,面对那张盛,恐怕已经死了好几回了。”

“只能说是运气。”魏鹰顿了顿,“我的弱点还很明显呢。”

“你要多练练刺。”姜炼指出,“你的退守能力极强,可是进攻性却明显不足。所以接下来挥砍训练减一些,多练练更重要的刺。”

“为什么刺比砍重要?”魏鹰并非单纯的好奇,而是想要知道其中的理论。在养济坊接受的训练,多是挥砍。除非用枪,否则极少用刺。之前就想要问姜炼,可魏鹰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便立即开口了。

“你知道为什么武举,会被称呼为剑武祭吗?”姜炼不答反问。

“因为所有人用的都是剑。”魏鹰依照自己的印象答。他知道这句话大概率是错的,因为剑武祭上的确出现过刀,但他不明白问题到底处在什么地方。老实说,比起剑,他更喜欢刀。因为他从小接受的军事训练,大多是刀与枪,几乎不碰剑。

“剑武祭对武器的形制有限制,必须是随身携带的礼器。按照标准,是柄长不过一尺,总宽不过两寸,刃长不过三尺,总重不过四斤。”姜炼先是重复了一遍剑武祭的规矩,然后再问魏鹰,“这里有没有限制你不许用刀?”

“没有……”魏鹰答完立即意识到了不对,“为什么都不用刀?”他记得,大魏的军队,除了少数军官是佩剑外,其他的士兵几乎都是佩刀。

“砍和刺,谁快?”姜炼不答反问。

两点之间,直线最近。不用过脑,魏鹰便直接答道:“当然是刺!”

“砍和刺,哪个距离长?”姜炼再问。

刺以尖伤敌,砍以刃伤敌,这还用问吗?魏鹰斩钉截铁地答:“当然是刺!”

“砍和刺,哪个杀伤更大?”姜炼又问。

刺的伤口深,很容易触及内脏,这也是刺死砍伤的由来。魏鹰当即答道:“当然是刺!”

“那剑和刀,哪个最适合刺?”姜炼还问。

“是剑!”

姜炼没有告诉魏鹰剑武祭为什么用的是剑,也没有说为甚刺比砍重要,反而抛出了几个问题,让魏鹰自己思考。比起枯燥的讲解,这种反问式的教学,让魏鹰学得更快。

“剑是小枪,比起斩击,更强的是刺。”姜炼解释道:“所以刀在决斗的时候,远远比不上剑。刀的优势在于,打造起来更简单,训练起来也更简单。刀与剑唯一有争议的地方,只有马战。但我们的舞台是剑武祭,追求的是极致,所以用刀的人就少。”

“我懂了。”原本魏鹰还有些军刀的底子,现在看来不应该纠结这点。

决斗中,明显是用剑比刀更好用。

“有个坏消息,你想听吗?”姜炼适时开口道,

“是什么?”魏鹰好奇。

姜炼伸出两个手指,不急不缓地说:“魏天子裁撤了霖江河谷的两个卫所。”

“是为了通缉剑魔吧?花了十万金,朝廷没钱了。”

“你知道?”姜炼问。

“我听那些狱卒私下里说的。”魏鹰答。

“看来你的听觉很敏锐,是什么时候听到的?”

“七天之前,与翼族人战斗之后。我受伤了,狱卒以为我晕了过去。”魏鹰答完,又问,“他们通缉剑魔,裁撤卫所,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姜炼道:“这关乎到澜州的存亡。”

“我听不懂。”魏鹰想了想,没弄明白。

“霖江河谷是北地最重要的关隘,是马胡人大规模南下,唯一的去路。若是无人守卫,他们必定穿过河谷,直达澜州府。”姜炼解释道:“此时北地还有兵的,就只剩下了澜王。他不可能将手下的兵权放下去,所以最有可能的,便是亲自帅兵阻拦马胡人,守住那条河谷。”

“也就是说,澜王要带兵守土?”魏鹰瞬间就抓住了姜炼话里的重点。

“没错。”

“那他以后,是不是不能来了?”

“对。换句话说,今年的死斗,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死斗了。”姜炼分析道:“若是想要走这条路获得自由,恐怕会变得更加艰难。”

“是最后一次获得自由的机会?”

“不一定,或许几年后,澜王还会回来。”

“那谁都说不准。”

姜炼厉声说:“所以你的对手会变得更加疯狂!他们以往或许会想办法避开竞争,不会不顾一切的搏命。可自由的机会若只有一个,他们恐怕就不会在有所保留了。没有谁,会真的想要一辈子都守在肮脏的囚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