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人才(求收求推)(1 / 2)

 PS:继续坚持在新人榜首页,这都是各位大大的功劳,小三儿在这儿谢谢大家,希望继续支持。

“苏大哥,你是说我这些东西都白准备了?”面对着苏春芸脸上的笑意,杨笑可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苏春芸,24岁,1992年毕业于首都农业大学,被分配到平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可能是常年在农村的缘因吧,苏春芸一点儿也没有一个大学生的样子,黑黑瘦瘦,挺干巴的一个人,只有圆脸上架着的黑框近视眼镜和文雅的谈吐才让人们记起,眼前的这个人可不是个土老帽。

“三少,不是说你的东西都白准备了,”苏春芸笑道,“我是说这些牛粪白准备了。”

糗大了,当初为了这些牛粪,连段鹏都惊动了,这可好,到了专家这儿,人家说是不用!

“养殖普通的平菇是不用牛粪的,只要有麦秸和木屑就够了,养双孢菇才需要牛粪。”苏春芸给杨笑解释道,“三少准备的这些牛粪如果是要养双孢菇倒是能派上大用场。要不咱们养双孢菇?”

杨笑一摇头,“算了,还是养平菇吧!这是我给上石硼人做的第一件好事,可别办砸了!”

苏春芸点点头,“那咱就养平菇,只是可惜这些牛粪,这得费多少事收集啊!”杨笑的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自己印象中养蘑菇是需要牛粪的,没想到竟然闹了一个大笑话。看来,自己也就能拿个大方向,具体的操作还是得找明白人啊。

“苏大哥,你说我在这儿养平菇前景怎么样?”杨笑这下可是很谦虚地问。

苏春芸推推眼镜,“平菇是种大众蘑菇,大家都喜欢吃,而且价钱不太贵,销路应该没问题。从养殖角度讲,它好养,而且产量高,也适合规模化养殖。没事的,不会赔的。”

看杨笑得意地笑。苏春芸往前凑了凑。“三少。你知道吗。在这儿养平菇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这儿地环境。温度。湿度。最适合进行特种蘑菇养殖!”

“特种蘑菇?你说地是什么?”杨笑很感兴趣。

“就是说一些比较稀奇地蘑菇种类。这些蘑菇往往对环境要求高一点。所以养殖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它们地价值也同样高地惊人。打比方说。养平菇能解决温饱。搞特种养殖则能解决致富地问题。在这儿。目前以我地观察。就特别适宜养猴头!”苏春芸拼命地向杨笑推销自己地观点。

猴头?杨笑愣住了。这家伙可是山珍啊。据说只产在东北地大森林里。现在这儿能养?仔细地回想一下。似乎前世也曾在超市里见过猴头。虽然价格不低。但是明显是养殖地。

杨笑一把抓住苏春芸。“你是说这儿能养猴头?”

“没问题。以我地观察。这儿很适合养猴头。而且应该也适合养其他地几种特种蘑菇。不过我也就是说说。你就算是要养。现在也没有猴头菌种啊!”苏春芸有些泄气地说。

“哪儿有咱上哪儿弄去,我就不信全中国就没有一家有猴头菌种的地方。”杨笑牛哄哄地说,现在钱对他来说已经只是一个符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