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的教育家曾经讲过,能不能压得住课堂。对新教师来说很不容易。是对他们能否从事教育事业的考验。这里不包括婴幼儿或小学教师,而是特指那些初高中乃至于大学教师。</p>
老教师在学生眼里意识上跟自家父母差不多,先天上就带有一种畏惧的心理。一个膀大腰圆,身高达到一米八几的男生,被一个刚到他胸口的中年妇女训斥,脸红耳赤手脚无措低头杵在那里,连句硬气话都不敢反驳,就是这个道理。</p>
新入行的青年教师则不然。他们在学生眼里就是哥哥姐姐的角色,绝大多数都很容易交流、沟通,但是没有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该有的威严。对他们来说,如何掌握学生的心理、爱好,找到共同语言,才是能否压得住课堂的关键。</p>
谢子华这下黑板檫拍的好。提的问题也恰到好处。</p>
听他这么一问,让学生们觉得老师似乎也在关心这个问题。找到了共同点,心里自然而然的就把他划归为自己当中的一员。暂时没了师生身份的差距和隔阂,由此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上的认同感和尊重。</p>
虽然课堂上讨论争吵的声音没有彻底消失,但已经小了很多。不再像是菜市场那样嘈杂、吵得人心燥,闹得人脑袋疼了。</p>
而且从混乱无序的吵吵演变成了有理有据的争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是那种任何老师都可以接受的热烈。就算是此时有人从走廊上经过,听到这里面的声音,也不会认为是课堂纪律不好,反而会赞许任课老师会调节课堂气氛。</p>
谢子华的一句话转变了课堂气氛,目的达到,他也就不再管不再问了。下了讲台,走到旁边的窗前,双手撑着大理石窗台,透过窗户望向楼下。任由身后的同学们自由讨论,一直到下课为止。一堂课又混过去了……</p>
堂下四五个小团体针对刘宇转学事件秉持着自己的看法和论点彼此间争得脸红脖子粗。</p>
“喂,喂,你们说,省城学校竞争那么激烈,对学生要求都特别高,他那样的去省城混,那不是纯粹去找虐吗?”</p>
“切,你懂什么。竞争才出成绩。省城教学质量高,只要在那里,受到严格管束教育,日后才能考上好的大学,一表儿零表儿什么的手掐把拿,咱们这儿跟人家没法比。”</p>
“得了吧,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不在于是在哪儿上学,关键是学习成绩。去年云南省出来的那个文科高考状元,人家小女生还是有名的贫困县高中出来的呢。如果照你这么说,她就读的那所高中的教学质量难道比省城还高还好?”</p>
“她那是特例,什么叫特例你懂不懂?特例就是不能从广泛意义上拿来相比的。反正刘宇转学是好事,比一直呆在这里要强。”</p>
“不管怎么说。反正我认为没必要。哼,说不定啊,是他老爸贪污的钱多了。多的没地方花,这才大把大把的投在他的身上。”</p>
“哥们儿,你这话在理儿啊。就怕他那个局长爹日后投资亏本儿啊!从咱们这儿参加高考,还有边远山区的加分呢,他去省城,嘿嘿,等着最后哭鼻子吧。”</p>
“笨,不会先从省城念,最后回来参加高考吗?有钱人家的孩子,想做什么做不到?学校的规矩政策在有权有势那些人眼里就是一纸废文,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说到底,无论他转学也好,还是日后想回来参加高考也罢,钱的力量大于一切。”</p>
“话也不能这么说,光有钱,成绩上不去,一切都是白搭。”</p>
“外在环境是一方面,关键还是要看个人呐!刘宇的成绩在咱班来说,虽算不上特别好,但也说得过去,兴许在省城学校被逼一逼,压一压,成绩说不定就起来了呢。”</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mimiread.com 】</p>
“想去吧。就他那样儿的,我看啊,悬哦!”</p>
争论在热烈进行中。有羡慕的,有嫉妒的,大多数都是那种持着无所谓不以为然态度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