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347章 开中实边安疆策(1 / 2)

盛唐夜唱 圣者晨雷 0 字 2022-01-15

 鲜于仲通确实不信,会有商家主动来帮忙。

在他印象当中,商人可都是锱铢必较一毛不拔的货色,若是商人愿意为一件事情投钱,原因一定是那件事情能给他们带来数倍的利润。

叶畅能给这些商贾什么利润,让他们心甘情愿跑来相助

鲜于仲通琢磨了好一会儿,云南虽然也产丝绸,但仅仅是丝绸罢了,除此之外,哪里有什么物产,值得这些商贾来此

想来是些被叶畅赚钱之名唬住的蠢货,来此博一时侥幸,若是有些积累的商家,必不会如此犹豫了一下,鲜于仲通又道。

都有些什么人这次杨钊没有理睬他了。

有长安琉璃行的胡家广陵米行的沈家苏州丝行的韩家

那吏员拿出了一大串名刺,都是著名的豪商,而且其中数家,都在成都亦有分号,鲜于仲通即使未曾与之打过交道,也听说过其人。

或许这些人都比不得王元宝那般富可敌国,但他们加在一起的影响力,却比十个王元宝加在一起都大,因为在他们背后,往往都有朝中权贵宫中贵人的身影,或者于脆就是山东世家的产业

这怎么可能鲜于仲通喃喃地说了声。

请他们进来吧。杨钊虽是骄傲,听得这些人,想到他们背后代表的势力,却也不敢太过托大。

不一会儿,众人纷纷进来,十余位富商济济一堂,纷纷向杨钊见礼。

杨钊注意到为首者,乃是覃勤寿,不由心里一跳。

这个覃勤寿,乃是叶畅的人,帮叶畅在成都建柜坊,也就是安东银行分号,叶畅初入成都时,便带着他来见过杨钊,请杨钊多多与他方便,故此,他没有送名刺来。

杨钊如今对叶畅的手下相当了解,覃勤寿原本是叶畅在家乡的旧交,多年以来,叶畅对他都是极为信任,在提出银行之论后,便带着覃勤寿为之。覃勤寿也不负所望,先是在长安助叶畅办第一座银行,接着叶畅回辽东办第二座时,他留在洛阳办了第三座,现在又到成都来办第四座。

原来是覃勤寿汝等来见我,不知有何进言

在杨钊面前,诸人自然没有座位,杨钊待他们礼毕之后便直接问道。

仆等欲筹资助边,沿途经历,请杨公行个方便,下令与诸州县主官

覃勤寿代替众人发言,其实这个命令,叶畅完全可以下,不过他不想杨钊在背后捣乱,故此还是将一切挑开来为好。

杨钊也明白他的心思,心里暗叹了一声,若是放在当年两人交情好的时候,叶畅绝对不须要这般小心翼翼,他也绝对不会猜忌,现在这模样终究是立场不同。

他此时就完全没有想到,正是他,将叶畅拉下这潭污水的。

等一下你们究竟做何打算,竟然如此好心,要筹资助边旁边的鲜于仲通开口道:若其中有诈,谁能负起此责

此公何人也覃勤寿讶然道。

有认识鲜于仲通的本地商户,便介绍了鲜于仲通身份,覃勤寿闻言,执礼甚恭:鲜于公,为国分忧,乃我大唐万民之天责。我等虽是商贾,亦知若无大唐之兴盛,便无我等之财富,故此

你看某象是傻子么,某曾为剑南节度这般高官,难道你不知道这世上做官的比奸商更会说谎鲜于仲通口不择言,打断了覃勤寿的话语。

哈哈覃勤寿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他毕竟不是叶畅,若是叶畅在此,早就打脸打回去了,你自己这等废物官僚,无报国之心,以为百姓就也无报国之心

不过这些豪商们,倒真不是为报国而来,杨钊见覃勤寿神情,便知道这其中另有奥妙,当下缓缓道:我与叶十一,多年至交,覃勤寿,当初叶十一引你来我府中时,他曾与你说过吧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说与我听,我也好相助

这个,叶郎君提出一策,名为开中法。

开中法此为何意

就是

叶畅没有说这个方法需要保密,故此覃勤寿便说了出来,叶畅其实是将明时的开中法提前到唐朝用了出来。豪商们为叶畅提供粮食物资,在结算之后,可以换取安东银行的票引,凭借这票引,可以以低于正常价格一成半的价格,从辽东收购辽东产的商品,而且凭借此票引,这商品运贩天下时无须给付入城关税。

且不说低于正常时一成五的进货价格,单是免除入城关税一项,便足以豪商们趋之若鹜了。

而且,叶畅能赚钱,乃是所有豪商们的共识,跟着叶畅,就算吃不倒肉,能喝些汤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