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邀请(1 / 2)

 “鄙人是私立复旦大学的张其美,这几位都是复旦的老师,这位是王富民教授,这位是李立国教授,这位是李宝泉教授,这位是于世杰教授,听说蔡博士在经济学方面极有造诣,著作一经出版,便得到美国总统的亲睐,我等特意厚颜前来,向蔡博士求教啊。”一位头发花白,看上去却非常有精神的中年人,开门见山的直接说明了来意。</p>

“不敢当不敢当,原来是张校长,久仰久仰,诸位先生请进,”蔡宝林颇有些意外,迎着一干人来到客厅坐下,问道,“几位先生,是喝茶还是咖啡?”</p>

“还是喝茶吧,”张其美说道,其他几位也都附和的点了点头,说完他将一封电报递给了蔡宝林,“这是蔡博士从美国过来的电报。张某恰巧顺路送来。”</p>

蔡宝林接过电报看了看,并没有被拆开过,那么自己的行踪要么是被人特意透露了,要么就是电报在封信之前就被面前这几位看过,而看张其美的样子,应该没看过电报内容,他眉头微微一皱,拆开了电报。</p>

电报是蔡宝林的导师约书亚教授发来的,内容除了关于蔡宝林的几本经济学著作已经成功出版,以及罗列出的几条这些书所引发的讨论外,还有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邀请,希望他加入美国国籍,并且提供一个副教授的职位和一大笔资金,让他可以在科学院进行学科研究。虽然电报文很简洁,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或者建议,但蔡宝林还是从中读出了他的导师,一位知名的犹太经济学家对他的期望,就如同之前临行前那次见面时候所说的,希望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能继续自己的理论研究,即便是在中国这个还处于农业经济末期的国家。</p>

看完电报,蔡宝林侧身对送电报来的几位西装革履的学者点了点头,微笑道:“有劳张校长了。蔡某昨天才刚刚回国,没想到竟然打扰到几位先生,真是惭愧惭愧啊。”说完将电报夹在自己的记事本里。</p>

“蔡博士是否打算接受美国政府的邀请?”略有些发福的李宝泉教授看到蔡宝林的表情平静,但略带笑意,眉头一皱,问道。</p>

“蔡某是中国人,如果想要在美国搞研究,也不用千里迢迢乘船返乡了,”蔡宝林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更是疑惑,“不过蔡某刚刚获得学位,除了哥大的几位校友之外,并没有人知道,至于作品出版,也仅仅是十几天前的事,不知道各位是如何得知的。”</p>

“呵呵,蔡博士看来是因为漂泊海上,没看过最近上海滩的报纸罗,”张其美笑道,“一周之前,上海九家报纸就用头版报道了蔡博士的事迹,听说北京那边的报纸也是如此,张某已经是望眼欲穿,天天扳着指头算着蔡博士你这位语惊欧美学术界的大才什么时候抵沪啊。”</p>

“竟有此事?”蔡宝林语气如常,只是语速略有些加快,“蔡某确实学的是经济学,也出过几本书,不过恐怕担不起张校长口中的大才啊。至于学术上的事,那也应该是蔡某向诸位先生请教才是。”</p>

“蔡博士过谦了,”张其美摇了摇头,一副认真的表情,“就凭博弈论这三个字,就足以让泱泱华夏所有学经济的人自愧不如了。蔡博士或许不知道,鄙人也是学经济出身的。一年多前,在杂志上看到一位叫保罗蔡的学者关于博弈论研究的文章,一直还以为是西人又出了一位大学者,不久前得知竟然是我华夏儿女,正是当浮一大白啊。”</p>

“张校长关于我国民族资本的发展的研究,数据之详细,研究之细致,才是经济学大家的手笔,蔡某不过是蜀犬吠日罢了。”</p>

两人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谈起了理论研究,顺便互相客气着。</p>

“好了好了,张某还是直接说明来意吧,”十几分钟后,张其美终于不打算就这么互相吹捧下去了,赶紧转移话题,“鄙人这次是代表私立复旦大学正式邀请蔡博士担任我校经济学教授一职,待遇薪资全部按照美国人的标准,请蔡先生为了未来中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勉为其难。”说着站起身来,对蔡宝林鞠了个躬。</p>

“这,”蔡宝林赶紧扶起张其美,摇了摇头,“蔡某只是路过上海,很快就会南下返乡,而且也暂时没有教书育人的打算。”</p>

“这个没有问题,张某可以等蔡先生回来嘛,学校可以先和先生签订一份聘书,”张其美笑眯眯的看着一脸无奈的蔡宝林,说道。</p>

“多谢张校长美意了,蔡某确实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蔡宝林摇了摇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