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事(2 / 2)

李扬笑道:“老相公是我之师长,张公子亦为我兄弟,但无妨。”见张拯仍是犹豫便道,“张老相公在时对我无不尽言,即为兄弟何不坦言。‘</p>

张拯闻言退步与李扬施了一礼,正sè而道:“拯受教了。”又脸sè显红润,“拯闻李郎中家有一妹,特来求之。”</p>

“哦”李扬看着张拯。</p>

“李郎中,家父曾言,子仁家风严谨之极,观其便知其兄弟姊妹品xìng好坏。如是求一女为妇,当是我家之福。”又道,“今岁正月于街上回宅,观车出一女便引为天人,随车而至却为李郎中之宅,自感形卑不敢上前来见。恍忽几月顿是思念莫及,索xìng今rì登门来求此女,望李郎中通禀尊父以为传见。”顿了顿,“弟家中尚未娶妻,只有一妾,生有二女。入门之门便是主母正妻以待。”</p>

李扬心中大喜,知张家之底强,自是十分的满意,头持张拯之手道:“你之言我定以告家父母与妹。但请贤弟稍坐,等我唤人出来。”让婢女请茶顺便去唤太爷出来会客。</p>

父亲自宅中出来,进而问道:“我儿子仁唤为父何喜?”</p>

“父亲,不觉今rì有喜鹊登枝之兆吗?”李扬笑着由门而扶进。</p>

坐下父亲瞪眼李扬道:”还是这般不稳重的xìng子,有贵客来访也不早些告之。真是传教不出来的蠢货!”脸上却是颇有自豪之意。</p>

“见过李叔父,侄张拯有礼了。”张拯自李父进门便是起身执子侄礼,见其坐下忙过来行礼。父亲忙是回礼道:“好好好,张侄儿快请坐下,敢问你父名讳。”</p>

</p>

“回叔父,家父张讳九龄字子寿,现为荆州长史之职。”张拯恭敬回道。</p>

“哦,是张,谁?张相公!”父亲也在云中县任职,岂能不知张相公之名,听罢起身施礼道,“是张公子来访真是令我李家蓬荜生辉,来,请张公子上坐。”</p>

张拯连称不敢。</p>

李扬道:“父亲莫要推辞了,我等皆是晚辈,难敢与父亲争坐。”</p>

“混帐东西!这张公子岂是平常之人!你这逆子!天下谁人不知张相公之名,你这子竟敢怠慢!”父亲大怒,指李扬之鼻骂道。</p>

李扬自是诺诺不敢语。</p>

张拯忙道:“李叔父息怒,侄此次相来是有求李叔父的。”</p>

“快讲,漫什么求不求的,只管讲来,我李家就是破了门也得应下。”父亲看来是极是敬重张相公,竟然连此话都能了出来。</p>

“父亲!”李扬忙是止道。</p>

父亲复指骂道:“你这逆子,真是妄读了圣人之书。张相公那是何人,那是我朝头一有功之臣,如今被宵下所陷被贬荆州。我且问你,你可是上书陛下为相公直言,可是相互奔走为相公明事!如今官是越做越大了,可你这人xìng却是越来越要磨灭了。当我人老不知,你近来可是与那李相公走的甚近,可是也学了他做那献谄之臣!莫要哄了我,莫要欺了自己的良心!”骂完复与张拯一礼道,“让张公子见笑了,此儿我是寒心之极,如是张公子去往荆州,请托付老儿的问候,张相公一生为国实为我大唐之栋梁!”</p>

李扬委屈之极,心道哪有父亲这般的不堪,却不知自己在以家为重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又是走了偏路。</p>

“李叔父言重了!家父如是知道李叔父如此评,定会以此为一生之傲!拯定会以实相告。李郎中也是无奈之极,家父之事唯有天力方可逆转,不为天地,只为这大唐与陛下足亦!李叔父,侄叩谢了。”张拯长揖到底,起身已是红目。</p>

“使不得,使不得,岂能受张公子如此大礼!子仁!还不快些替我回礼!”父亲闪身避开不敢受,又唤李扬平礼,“张公子不妨下有何事要我相助。”</p>

张拯这才红脸相告:“李叔父,侄之请不为别的,只为求聘而来。知李叔父家有兰草,姿态优美,喜煞侄,所以特来寻门,不知李叔父何意?”</p>

“许得,如何能许不得!此为我儿之大幸!不敢待枕以待就是许她个以身相侍,我也高兴之极!子仁,速速去唤女来。”父亲一听便是一口应下,忙让李扬去寻囡囡。</p>

李扬也是高兴,出客房直父母院中,先与母亲下,母亲细问:“他家中有几子,他是否为长?年岁几何,若是五十许就莫要寻囡囡了。是否有妻妾,又有几子女?人是怎样,可否有顺眼等等。”</p>

李扬无奈与母亲将张拯之情况上一遍。果然母亲大喜,但却又愁苦起来道:“自古许之门当户对之人方成美满之家。这张家如此之厚,囡囡是否被人看了,还是多多打问为好。母亲眼见活不上几年了,这rì后她好她坏皆是不知了,可母亲却是在yīn间揪着心呢?”</p>

“母亲,儿已问过了,实是张相公之子爱慕妹,应是许之后不差的。”李扬宽心而道。</p>

母亲含笑:“这就好,这就好,不过也让囡囡相看一下,我等也不管旁人如何看待,如是囡囡不愿那便算了。”</p>

李扬应是,退出房去至妹独屋,轻叩之唤道:“囡囡,请开门,是大郎来了。”</p>

门开,囡囡微笑一下掩了脸上的苦意,问道:“大兄不与嫂嫂坐着,何事登了妹之门。”</p>

“囡囡,是喜事。张相公之公子,官居太子府主簿之职张拯来与父亲求聘来了。”李扬喜道。</p>

囡囡脸sè变白,低首而幽幽道:“谢大兄关心妹,妹实是无意另嫁。”</p>

“你这是何苦呢。往事便让它过去吧,父亲与母亲皆是想你幸福。”</p>

囡囡又道:“囡囡知道,但囡囡确实是无心再嫁了。”</p>

李扬心痛,轻声道:“妹,父亲已是应下了,此事你不妨先看上一看,如是不妥再与父亲、母亲相,你看如何?”</p>

“即是如此,那也好。妹就随大兄走上一次。”囡囡似是心死,转身轻掩上门,慢慢相随。</p>

李扬叹道,囡囡不过十七,这心却如七十,但愿张拯你能解开她的心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