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通天心事(1 / 2)

 北海之上,碧波万顷。</p>

一座数里方圆的微型海岛边缘,一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鹤发老者,正静静坐在岛边的礁石上,怡然垂钓,看上去,就仿佛隐世不出的得道高人一般。</p>

那人非是别人,正是昔日的柏鉴。</p>

想当初,柏鉴作为轩辕黄帝的统兵元帅,身上满是戾气,而现如今,戾气早已不在,更有淡淡的功德金光和清气加诸于身,看的出来,在这数百年间,他并未把李扬那时的吩咐当作耳旁风。</p>

李扬在云端点点头,径直落到柏鉴身旁不远处。</p>

“柏鉴见过圣师,圣师圣安!”</p>

当李扬落下云端时,柏鉴便已心有所感,只见他缓缓站起身形,待李扬站稳后,随即恭恭敬敬使了一礼。</p>

“呵呵,不错,居然是功德法体!”</p>

李扬将柏鉴从上到下打量一番,不禁脱口赞道。</p>

功德法体与西方教的功德金身相似,都是以功德凝聚身形,只不过一个是虚,一个乃实。</p>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有封神榜的因果从中牵扯,此刻的柏鉴怕是很快就能成神。</p>

这就好比后世的那些“阴神”,生前虽是凡人,但在死后接受供奉,久而久之,便有了法力威能,如果能得朝廷敕封,便会成为拥有“编制”的正神,从此香火不绝。</p>

很显然,柏鉴定是因为数百年的行善积德,渐渐有了信众,进而有此造化。</p>

李扬点点头,继续道:“既然你已知贫道跟脚,那么贫道也不再瞒你,五百年后,大劫将起,到时,会有一位姜姓道长前来此地,赐你一番机缘,不过你要切记,在此之前,万万不可用愿力再度凝聚肉身,否则机缘必失……”</p>

说着,李扬身形越变越淡,却是回了苍界。</p>

须臾,当柏鉴直起身时,李扬早已消失不见,只见他转身望向海面,长长叹一声,随即化作一道流光,瞬间没入了海底。</p>

下一刻,随着阵阵轰鸣传来,那座微型海岛顿时四分五裂,缓缓沉入了海中。</p>

说起来,当初在被李扬救下后,柏鉴并不知晓李扬是谁,但李扬那时所施展的神通太过骇人,他亦是不敢不信,但心中难免有些芥蒂。</p>

而随着时间流逝,柏鉴通过不断搭救那些落难的渔人,不但积累了不少功德,更有了一定的信众,时间一久,也就有了法力。</p>

那之后,他才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从北海龙王口中知晓了李扬的身份。</p>

虽说柏鉴生前乃是凡人,但他乃是炎黄部落高层,自然知晓李扬之事。</p>

要知道,人族在诞生之后,除了圣母女娲娘娘外,就属李扬对他们帮助最大,尽管因为李扬不喜有人膜拜,没像女娲娘娘那般接受人族供奉,但对于人族高层来说,李扬之事,却是他们必须谨记的传承之一。</p>

正因如此,柏鉴才会对李扬这般言听计从,而再无质疑之心。</p>

………</p>

当那座微型海岛缓缓消失后,李扬在苍界内不由长出了一口气。</p>

柏鉴这件事,李扬却是险些作茧自缚,他当初让柏鉴多积累功德,乃是为了令柏鉴拥有炼化苍之果实的资格。</p>

虽说此次封神已与记忆中那次封神迥然不同,阐截二教皆已答应让弟子上榜,但李扬深知,封神榜非是仅供阐截二教所用,像柏鉴、比干、曹宝……这样的凡人、散修,亦有上榜的资格。</p>

对于阐截二教的门人,李扬并不担心,他相信元始跟通天必定早有算计,而像柏鉴、曹宝这类人,则需要李扬来操心。</p>

没办法,谁叫李扬的苍之果实需要功德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