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州城东门十里外的罗丰村发现上百名蒙古骑军,罗丰村村民死伤无数,物资粮草被夺,蒙古人目前正向下一个村落同福镇方向前进。”</p>
“再探再报。”</p>
“是,何旅长。”</p>
“来人,传令第六十六营立即集合。”何去尘下令完毕,立即来到城下的御林军临时指挥部,将斥候传来的消息告诉了师长张世杰。</p>
“这是罗丰村,与罗丰村最近的就是同福镇。”张世杰指着地图道,“何旅长,你立即带领六十六营赶往同福镇,我让六十四营随后接应。”</p>
“是,师长。”何去尘接着问道,“如果遇敌,我军是否可以使用火枪?”</p>
“虽然陛下严令,不可轻易使用火器,但并没有绝对禁止,况且陛下说过,军人要保卫我朝的江山社稷,更要保护我朝百姓的生命财产,何旅长,你见机行事,万一陛下怪罪下来,张某一力承担。”</p>
何去尘点点头:“是,师长。”</p>
张世杰与何去尘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对于百姓的情感远远大于其他将领,在百姓的生命和含糊其辞的军令之间,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前者。</p>
第六十六营是第六旅唯一的一支骑军,训练有素的六十六营将士在收到何去尘的命令后,很快便在东门外集合完毕。约莫一刻钟后,何去尘跨上战马,低喝一声:“出发,目标同福镇。”</p>
同福镇虽然被称为镇,其实也就是大一点的村落,和郢州城周边的村落相比,同福镇有一点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依山而建,出入其中只有一条道路,只要镇前的大门一闭,就如一处独立封闭的山寨。</p>
襄阳大战开始后,郢州城外的每个村落都组织了民团,罗丰村也有,不过,在嗦都所率的蒙古铁骑面前,根本来不及反应,便被洗劫一空,但同福镇不一样,当远远看见蒙古骑军出现时,同福镇镇长便立即下令关闭镇门,让数十名民团上到镇门前,准备迎敌,同时要求所有精壮男丁一起聚集在镇门前。</p>
这也是嗦都点背,偏偏来到了郢州唯一一处有防御力的村落。尽管嗦都知道自己这批人马处在宋军的实力范围内,应当速战速决,但蒙古人出征不可空手而回的习惯让其做出了攻击同福镇的决定。嗦都相信,像同福镇这种没有正规军防守的村镇用不了多久便可被其轻松攻破。</p>
从集合到赶至同福镇,宋军一共花了两刻钟的时间,半个小时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绝大部分人的眼里,半个小时只是一瞬间,一个点,毫无意义,但对于同福镇的百姓来说,这半个小时却是令他们刻骨铭心,终身难忘。</p>
无论同福镇的百姓怎样顽强,却依旧无法和蒙古正规军相提并论,在坚守了两刻钟后,镇门终于被嗦都所部攻破。守在最前面的民防队员几乎全部战死,协助守卫的百姓也是个个带伤,不过,仅管如此,手握砍刀木棒的百姓们仍然守在门前,兀自不肯退后半步,他们知道,在他们身后就是他们生长的土地,那里有他们的家人,有他们的家园。</p>
坚持住,坚持住,虽然他们知道,或许他们所做的都是无用功,但他们尽力了,他们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没多久,这些英勇的百姓们一个个全都倒在了地上。</p>
</p>
“一个小小的同福镇,竟然这么费事。”嗦都不满道,“尽快抢,完事后立即。。。。。。”嗦都话音未落,就听后面押后的蒙古士卒远远地叫道:“千户将军,宋军到了。”</p>
“什么,这么快,有多少?”</p>
“大约二、三百人,全是马军。”</p>
嗦都哼了一声:“儿郎们,上马,先将敌军击退。”</p>
“得令。”安平应了一声,率先赶去。</p>
来到阵前,安平发现对面三十米处的宋军大都下马在地,最前面的七、八十人半蹲着,手里平举着像是烧火棍的长棍,后面约有一百人站着,同样平举着一模一样的长棍,队伍两旁则是数十名骑在马上的刀盾手。</p>
何去尘冷冷道:“你们是蒙古中路军?”</p>
安平道:“正是,来将通名?”</p>
何去尘想起家乡的父老,也不言语,眼中精光一闪,大声道:“放!”(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