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东征序曲(2 / 2)

“陆爱卿,军务院需要将精力放在正面战场上,你暂且不可外出。”我眉头微微一皱,接着问道,“主帅人选怎么还没定出?我朝就没有将军愿意统兵东征吗?”</p>

“陛下,只因事关重大,而朝中名将大都在各军区驻守,所以。。。。。。”</p>

“所以朝中就无将可派了?”</p>

军事大学校长兼军务院院士史岩之见我微怒,起身道:“陛下,我朝的军制规定,统兵元帅只能由皇上钦定,而且是在出征前的十天才会公布。”</p>

我脸色稍霁:“原来如此。”</p>

“陛下,臣史岩之愿意领兵出征。”</p>

我摇摇头道:“不行,史爱卿,军事大学这一年十分关键,你需要留在学校。”</p>

范文焕本想出声领命,却自知能力有所不逮,最终闭口哑言。</p>

“陛下,臣印应雷愿意领兵东征。”</p>

“印爱卿?”我道,“可有把握?”</p>

印应雷不慌不忙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陛下,臣以为,这世上并没有绝对把握的战争,但只要我军事先准备充分,事中灵活果断,事后不骄不躁,自该有七、八成以上的胜算。”</p>

“好,印爱卿,你来说说事先怎么准备方为充分?”</p>

“陛下,臣以为首先要知道双方的优势所在,我朝将士人数为优,装备精良,令行禁止,具有人和,而敌方熟悉当地的山川地势,具有地利,最关键的天时却也为我方所拥有,高丽岛上蒙古、高丽本就处于微妙的对峙状态,而高丽内部又是君王和将帅不和,元宗驾驭不了军队,所以,只要蒙古不再增兵,我军自是优势大于劣势。至于事中,则需要根据战场的变化,高丽的风土情况我军不熟,所以需要随时改变技战术,但不可犹豫行事,而事后则要善于进退,当退要毫不犹豫,当进也要一鼓作气。”</p>

我点点头道:“此次东征,首先要拿下高丽外围的耽罗国,这是第一个任务,也是最简单的任务,再以耽罗为本,进攻高丽半岛。登陆之后,我军便要和高丽军队交战,击败并占领高丽,这是第二个任务,接下来,就要和蒙古军队正面交手了,如果蒙古没有派兵增援,那就要将原蒙古驻军消灭,在高丽半岛建立我朝又一处海外根据地,并固守之,如果蒙古人派兵增援,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攻还是防御,这点朕不做具体指示,一切由东征元帅自行决定,对于进军高丽的目的,你们都该清楚,所以,这第三个任务并非固定不变的。”</p>

“陛下,臣等明白。”</p>

我看了看地图,道:“印应雷,李北洋。”</p>

“臣在。”</p>

“朕封你们二位为东征军正、副元帅,按预定时间率水陆联军出征高丽,务必完成前两个任务,第三个任务则由你们两人商议后自行决定。”</p>

“是,臣等遵旨。”</p>

“姚希得、欧阳建青。”</p>

“臣在。”</p>

“朕任命你们为东征军随军正、副参事。”</p>

“臣姚希得、臣欧阳建青遵旨。”</p>

“扬州军区厢指挥使施忠、临安军区厢指挥使吴松含、沿江舰队制置使陈弈、东海舰队制置使李曾伯,朕任命你们四位为随军大将军,在元帅帐下听令,不得有误。”</p>

“是,臣等遵旨。”</p>

“史岩之史爱卿。”</p>

史岩之愣了一下,以为我改变了主意,忙道:“臣在。”(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