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十足把握(2 / 2)

陈元沉默片刻后道:“陛下之意是?”</p>

“陈元,安南地区说汉话,写汉字,和我朝并无多大差别,朕奉行的是大一统的思想,当然,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你们安南,目前采取中立之法,朕默许之,但当朕挥师北伐,消灭蒙古,收复山河后,朕定会将安南纳入我大宋之版图,朕会让安南的百姓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p>

作为安南国的首辅大臣,陈元当然清楚眼前的局势。蒙古大汗忽必烈传承了其先祖成吉思汗的强势,继续东征西伐,指挥蒙古铁骑四处征战,且是战无不胜,而宋朝新皇帝和以往的历朝宋帝都大不相同,势态之强甚至远远超过了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更让人费解的是,宋朝新帝并没有摆出天朝的“派头”,安于接受周边小国的纳贡,不久前,大宋已经将琉球群岛纳入版图,成立了琉球省,这无疑就是在向天下示威,大宋之大一统行为已然昭显尽露。安南小国,弹丸之地,身处两头猛虎之间,其结局也就不难猜测了。</p>

陈元沉默片刻,问道:“陛下,陈元有一疑问,可否相问?”</p>

“请讲。”</p>

“陛下认为即将到来的宋蒙大战,宋朝有几分成算?”</p>

我毫不犹豫道:“朕有十足的把握。”</p>

“十足?”陈元猛地喝了一口热茶,似乎给自己壮了壮胆,才继续言道:“陛下,从蒙古成吉思汗崛起之后,先后统一了大漠,消灭了金国,收复了西夏和高丽,十年前更是将大理国吞并,一时风光无限,而大宋朝尽管守住了半壁江山,然自‘端平入洛’之后,军力每况愈下,六年前,川中刘整投降,无疑又是雪上加霜,此消彼长之下,又怎么能说,在未来的宋蒙之战中,陛下有十成胜算呢?”</p>

</p>

陈元的想法,是当今天下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在大家看来,即使是五五开,也是略微抬举了宋朝,最合理的胜算比列应当是蒙古六成宋朝四成,这四成的原由主要就是因为有长江之险和城池的坚固。</p>

一旁的贾似道端着酒杯,好像也是十分想要知道我的答案。</p>

我笑笑:“陈元,决定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财力,二是物力,三是人力,这点你认可吗?”</p>

“陛下言之极是。”</p>

“好,那朕就此三点逐一分析。首先是财力,这点朕以为不用多做解释吧,我朝的财力雄厚,本就胜于蒙古,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朝的国库日渐充裕,蒙古忽必烈虽然也想发展经济,但这个马背上成长起来的大汗在这一点上是远远不如我朝的。第二是物力,尽管这些年来,蒙古人的疆域越来越大,然其所得之处都不是什么富有之地,朕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朝将士的铠甲和兵器就要胜过蒙古将士的装备吧,整个军需物资做一对比,除了战马之外,我朝均可胜出一筹。至于第三点,朕认为是你们最为关心的吧。”</p>

陈元下意识地点点头道:“正是。”</p>

“决定战争胜负的直接因素就是军力,军力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人人都说,我朝自孟珙之后再无良将,蒙古铁骑所向无敌,我大宋朝的军队只会依托城池打防卫战,若将双方的整体军力做一对比,蒙古人的单兵素质要远胜过宋人将士。或许,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对此,朕暂且不去分辨。”</p>

“我朝刚刚占领了琉球群岛,这点太师十分清楚,陈元,想必你也听说了吧。这件事的起因是我朝水师为歼灭长期盘踞在我海域的海贼张瑄,而琉球之人竟然庇护张瑄,让其登岛躲避,我朝才不得已而为之。那张瑄在海上作恶多端,截杀来往船只,私运禁品前往北方,于法于理,都早就该将其剿灭了,之前,我军也数次征讨,却都无功而返,为何这次就能成功呢?你们想想,这并不是因为张瑄的实力大不如前,而我朝水师呢,还是原来的人马,人马战船未变,但我军的战斗力却明显变了,变得强大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想必你们心里都大致明白吧。”</p>

我自己答道:“是因为我大宋水师的士气变了,是因为我大宋水师有了必胜的信念,是因为我大宋水师有了属于他们的灵魂,而且,这种灵魂已经遍及我朝所有的军队之中,也就是说,我军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军魂。一百年前,我朝有支战无不胜的岳家军,他们靠什么取胜?就是因为岳家军有自己的军魂,而今,我朝所有的军队都有了这种军魂,难道还不能取胜吗?”</p>

我看着无语的陈元道:“陈元先生,朕再回头说说前面的那些问题,良将,其实什么时候都存在的,古人不是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吗?就如我朝扬州军区的制置使李庭芝,就是由太师亲手提拔的,在李庭芝镇守扬州的数年间,蒙古人丝毫不敢兵犯。其他的如夏贵、吕文德、高达、张珏等无一不是能征惯战的良将,朕和贾太师都是世间少有的伯乐也,有了伯乐,何愁没有良将。至于蒙古铁骑的所向无敌,那是因为蒙古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其骑射功夫天下无敌,这一点朕也承认,但这种情形呢,只是存在于没有骑军克星出现之前。如果蒙古铁骑的威力被制约,那无疑就是老虎被拔了牙,相对来说,便很好对付了。乃至于什么依托城池打防御战,什么单兵能力的问题也就都不复存在了。”</p>

“骑军克星?”</p>

“神器?”</p>

陈元和贾似道分别想道。(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