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只争朝夕(1 / 2)

 治平二年的夏天,很热,比天气更热的是人心。

以太师兼太傅,西夏总督文彦博上书作为,越来越多的官员跟着上书,强烈要求迁居天下世家豪强,屯垦戍边,开发边地。

这一次上书人员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干脆,都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包括在京的官员,许多人都大吃一惊,他们猛然发现,原来王宁安竟然强大到了如此的地步!

东西两京,六部衙门,各地的官吏,甚至御史台,翰林院,全都有人支持,十几年的积累,终于到了厚积薄发,开花结果的时候。

就连那帮蛰伏的老家伙,也是目瞪口呆。

姓王的一直在隐藏实力啊!

这一次或许才是他全力施展吧!

还有姓文的,这个老不要脸的,果然倒向了王宁安,成了他的走狗马前卒,也难怪别人都倒台了,他还能屹立不摇。

中原没有位置,还能跑到西夏呼风唤雨,文宽夫,就是个败类!

此时的文相公,却也是一肚子委屈。

娘的,老子又被坑了!

文彦博真的是精心准备,推心置腹,他觉得王宁安一定会听得进去的,其实他想的也对,王宁安是听进去了,但问题是王宁安没有按照文彦博希望的那样走,相反,王宁安来了一个大转弯,把改革的力道骤然加大了。

迁居豪强,这个事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干过。

他逼着家产在300万钱以上的豪强,迁居茂陵。

当时还有个著名的大侠,叫郭解,卫青都替郭解求情,说他是个穷鬼,没有那么多的钱财……可汉武帝却说,郭解能让朝中大臣替他说情,不是豪强,还是普通人吗?

就这样,郭解被迁到了关中,后来全家都没了性命。

乍看起来,汉武帝的举措很残忍,但是仔细研究,却发现这一招太高明了。

天下豪强被迁到关中,他们手上的土地田产就需要变卖折现,这时候朝廷就能花低价被田产拿到手,反过来,以很低的税赋,出租给无地的百姓。

得到了土地的百姓就能交税,服兵役,提供产品,支持大汉对匈奴的战斗。

中国的历史很漫长,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经验教训太丰富了,只要仔细研究,遇到的困难,在历史上都有类似的案例,去看看先人怎么办的,在仔细权衡,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

王宁安之前就推动了分田令,希望摧毁原来的土地依附关系,给老百姓一个生存发展的基础,为整个工业化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还有丰富的农产品……他这个道命令,在兖州,济州等地,效果很好,在幽州大本营,也推得动,但是其他地方,就应者寥寥。

本来摧毁了孔家,情况好了很多,但是接下来爆发了和西夏的战争,又把分田的事情,再一次延迟了。

如今拿下了西夏,多了河套平原这个大粮仓,王宁安再也不想拖延了。

和文彦博的谈话,更坚定了王宁安的想法,不是斗倒了接老臣,灭了旧派,就能改变文官集团的,这帮家伙就是一群精明的吸血鬼,稍微放松,纵容,他们就会卷土重来,把变法大业毁于一旦。

此时的大宋,远远没有发展到可以安享太平的时候,相反,危机四伏,刚刚开始的工业化,随时会胎死腹中,工业化的庞大成本,稍不留意,就会落到穷苦百姓身上,而一无所有的百姓,只要推一把,就会家破人亡,反过头摧毁所有的成果……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只是以往阻力太大,就连王宁安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

但是这一次,他终于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客气了。

驱逐,全部驱逐!

不配合分田的,一律赶到西夏去!

绝不客气!

王宁安还没回到京城,在路上就下了命令,京东两路,交给吕岩负责,河北两路,交给章惇负责。

另外苏辙负责统筹全局。

把世家大族迁走之后,皇家银行要提供贷款,和地方衙门联合,将土地拿到手里,原来佃户的田产,要继续由佃户耕种,并且给予地契,保证土地所有权。

有人无田,或者不足的部分,要用朝廷收购的土地补偿给他们……从朝廷那里拿到的土地,只需要按照当地平均地租,缴纳5年,5年之后,也要给予地契,将土地确认百姓所有……

这一套东西,在兖州都做过了,他们是轻车熟路,以前推不动,最大的因素就是地方的世家大族,他们不肯吐出土地,老百姓也惧怕世家,不敢配合,因此很多地方,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可如今呢,王宁安不打算姑息养奸了。

他直接抽调了人马,而且抽调的还是最精锐的西北兵,让他们直接负责迁居事宜……这下子各地的世家可都傻眼了。